遼國歷史上出現過兩個主政的太后,但遼國恰恰這兩個時期最強勢

2019-10-25     國史拾遺

漢族歷史上,出過很多皇后專權的事情,最有名的莫過於呂后和武則天。可以說皇后專權給朝政和國家都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給國家造成深重的災難。但是凡事不能一概而論,在我國,有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那就是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前後出了兩個非常有名的皇后,她們在朝中的權勢堪與呂后和武則天相比,但她們主政卻使遼國國力大增。這兩位皇后分別是述律皇后和蕭太后。

先說述律皇后。

述律皇后,名叫述律平,乃是遼國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耶律阿保機堪稱一代雄主,他最初是被契丹各部推舉為可汗,實際上相當於契丹各部的盟主,述律平被尊為地皇后。耶律阿保機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所以他銳意改革。但改革卻遭到了很多舊貴族的反對,就在耶律阿保機外出征戰的時候,舊貴族發動了叛亂。負責留守的述律皇后,暫時主政,她臨危不懼,運籌帷幄,在黑山組織了對叛軍的抵抗。她以驚人的智慧和膽略,平定了叛亂。之後她又幫助耶律阿保機安撫百姓,同時建議耶律阿保機減少征戰,輕徭薄賦,鼓勵農耕,遼國的經濟、社會都得到長足的發展。

但是耶律阿保機夫婦的改革卻遭了舊貴族的不斷的反抗,述律平看到契丹統一的條件已經成熟,於是她給自己的丈夫建議,首先完成契丹族的統一。為此她給耶律阿保機獻謀,召開契丹八部的會議,在會上,她建議丈夫殺掉了其餘七部的首領,把領導權收歸可汗。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號為大契丹,述律平被封為應天大明地皇后。

建國後,述律平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政,對述律平的建議和主張,耶律阿保機幾乎全部接受。耶律阿保機征戰四方,把軍政大權都託付給述律平,而述律平總是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一次,耶律阿保機出征党項,有兩個部的貴族乘機發兵造反,述律平帶兵迎擊。她身先士卒,率領私甲「屬珊軍」向敵軍發起攻擊,把叛軍打得大敗而逃。這一戰述律平威名大振,使得國內貴族乃至周圍少數民族政權都不敢造次。

927年,耶律阿保機去世,述律平臨朝稱制,朝中有大臣不服從她,於是她就問這些人:「你們思念先帝嗎?」大臣們回答說:「我們受先帝的恩惠,怎麼不思念呢?」述律平於是說:「既然你們思念先帝,那就去見他吧。」於是藉此就把這些人殺掉。但是有一個大臣卻非常狡猾,他說:「先帝也思念皇后。」述律平拿起一把刀,砍下自己的一隻手,並且說:「那好,既然先帝也思念我,就讓我的一隻手去陪伴先帝吧!」述律平的這一招,震懾了整個朝廷。她終於穩固了自己的權威。

述律平有三個兒子,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三子耶律李胡。她更喜歡的是耶律德光,希望耶律德光繼承皇位。但是有的大臣卻堅持皇位要傳長子。為了讓大臣們心服口服,她就採用了契丹選拔可汗的傳統辦法,讓兩個兒子分別騎馬站立帳前,大臣們選誰,就去執其轡頭。大臣們知道述律平的心意,都去執耶律德光的轡頭。於是耶律德光成為「民選」繼承人,合理合法地當上了皇帝,是為遼太宗,而述律平自然升級為皇太后。

耶律德光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大權仍然掌握在述律平的手裡。耶律德光對母后特別孝順,也特別恭謹。一次耶律德光平定晉國回朝,述律平派人賜給他酒、果表示祝賀。耶律德光都不敢坐著飲酒,軍國大事當然對母后更是言聽計從。

耶律德光去世後,南北大院的貴族擁立耶律倍的長子耶律阮在鎮陽做了皇帝,是為遼世宗。但是述律平喜歡的是三兒子耶律李胡,希望耶律李胡能夠繼承大統。為此述律平和耶律李胡帶兵跟遼世宗開戰。後在大臣的力諫之下才承認了遼世宗。在世宗朝,述律平的權威大不如前。後來有人告發述律平和耶律李胡謀反,於是遼世宗把述律平母子放逐到耶律阿保機的墓地,最後述律平死在那裡。

述律平歷經太祖、太宗、世宗三朝,這三朝正是契丹國上升時期,短短几十年里契丹國從立國迅速走向強盛,述律平功不可沒,她不愧是遼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再說蕭太后。

蕭太后,名蕭綽,她是遼景宗的皇后,遼聖宗的生母,蕭太后是人們對她的習慣稱謂。遼景宗身體多病,在位期間就讓她參政,實際上幾乎是讓她主政。景宗甚至下詔,以後但凡皇后自稱,均用「朕」,跟皇帝一樣,這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這種稱謂說明了蕭皇后在朝中的權威和地位。景宗死後,她臨朝稱制,一直到死才歸政於聖宗。蕭太后掌權時間長達四十年。在這四十年里,她勵精圖治,實行了多項改革,把遼國推向鼎盛。她是遼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

蕭太后主政期間,中原宋朝已經建立,在遼和宋之間還有一個北周政權。宋朝一心想滅掉北周,統一北方,遼國則保護北周以為屏障。為此兩國多次發生戰爭。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期間都曾分別征討遼國,但都以失敗告終。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都是了不起的皇上,都是能打的主,但是卻敗在遼兵手裡,原因就是遇到了謀略過人的蕭皇后。

982年,多病的景宗去世,十二歲的聖宗繼位,蕭皇后成了蕭太后,因為兒子小,所以她臨朝稱制。遼國皇位爭奪向來激烈,蕭皇后於是嚴令各王回府,互相之間不得會面,同時委任自己的心腹和情人韓德讓為政事令,掌握朝廷大權,她還在各個重要位置安排自己的親信,牢牢控制了朝廷,穩定了政局。在此前提之下,她對國家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她推行科舉制,選賢任能,推行漢律,獎勵農耕,把四支精銳部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在蕭太后的治理下,遼國終於成了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國家。

此後宋遼關係也發生了變化,遼國由防禦轉為進攻。1004年,蕭太后和聖宗統兵20萬,向宋朝發動攻擊。宋真宗御駕親征,雙方在澶州相遇,在遼國的強大攻勢下,宋朝被迫簽訂屈辱的城下之盟,即澶淵之盟。按照盟約,宋朝每年給遼國進貢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從此兩國贏來了一個長期的和平時期,對兩國的發展都有利。

1009年,蕭太后病重,她自知將不久於人世,於是歸政於聖宗。這位傑出的太后,交給兒子的是一個進入鼎盛期的遼國。她也以自己的文治武功永垂青史。

非常有意思的是述律平去世那年,蕭太后降生。這兩個女強人一個幫助遼太祖立國,並使遼國迅速強大起來,一個則把遼國推向鼎盛。兩個女人完成了一個漂亮的接力。遼國雖然享國二百一十多年,但最好的時光基本被這兩個女人占盡。

作者:土老帽

參考文獻:

顧宏義:《遼宮英後 細說蕭太后》

郭卿友:《中國歷代少數民族英才傳2》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vXfA24BMH2_cNUgJ3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