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紀實---回看耒陽城市建設輝煌歷程

2019-08-28     耒陽生活圈

這是一座承載著歷史厚重與滄桑的城市,這是一座流淌著紅色血脈的城市,這是一座輝煌巨變的城市……

耒陽素有「荊楚名區」「三湘古邑」的美譽,作為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耒陽已有2200多年歷史。

時光飛逝,1949年,新中國成立,耒陽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從1949年到2019年,70個春秋過去了,這在歷史長河中不過一瞬間。然而,對於耒陽這座城市,卻凝聚了太多的過往與回憶,光榮與夢想。

從一座「點燃一支煙,繞城走一圈」的小縣城,發展成如今城區建成面積50餘平方公里、人口約56萬的中等城市。伴隨著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史,耒陽人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用勤勞和汗水,書寫自己的「建城史」。70年,時光流轉,歲月滄桑,耒陽的城市建設從百廢待興到化繭為蝶。特別是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以實現全面小康為目標,以加快城市建設為推進耒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作出實施「北擴東移 南提西拓」的城市發展戰略,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筆、大氣魄、大動作加快城市建設,創造了耒陽城建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奇蹟。

今天的耒陽城,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寬闊通暢,一盞盞路燈點亮街道。公園廣場點綴其中,耒水蜿蜒穿城而過,人居環境越來越美,百姓生活幸福安康……歷史與現代輝映、產業與城市共融、文化與綠化彰顯、城鎮與農村互動、影響與美譽俱增,使耒陽古城成為一座魅力之城、山水之城、幸福之城!

「這是一座懷著夢想、奔向未來的城市。」有人這樣評價耒陽。



道路通四方 明珠耀湘南

新中國剛成立時,耒陽道路交通不發達,主要依靠水運。那時過耒河,行人和車輛要靠渡船渡運,極為不便。

「要想富,先修路」,樸素的民諺闡述的是一個深刻的經濟學原理。耒陽曆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著眼未來,大視野謀劃,明確了交通先行的經濟發展戰略。

1970年,耒陽大橋順利建成。改寫了過去那種「隔河如隔天,渡水如隔天」的歷史,使耒水「天塹」變成了通途。

1988年10月27日 ,京廣鐵路複線耒陽地段建成通車。1989年12月30日,耒陽火車站新站落成舉行開業典禮。耒陽成為了鐵路運輸交通大樞紐。

1991年,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籌資,完成了五一路五一廣場至灶市火車站段6.21公里街道拓寬及水泥路面工程。五一路的建設,為耒陽城市發展騰飛打造了一條「龍骨」。市城建檔案館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年建設五一路時,反對的聲音很大。很多人不理解,覺得花這麼大的人力、資金,修建這麼長、規格這麼高的道路是一種浪費。事實證明,當年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之後,城北路、蔡倫路、群英群、西湖路……一條條城區主幹道先後建成,耒陽城市的骨架逐漸壯大。



2006年4月,武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耒陽段動工,在耒陽設立客運站。時隔三年,2009年,當武廣高速鐵路上的流線型機車停靠在耒陽西站時,耒陽人民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2016年10月1日,新耒陽大橋順利完工通車,促進水東江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快車道。

2016年12月16日,耒陽城市環線建設開發項目協調領導小組暨市城市環線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城市環線工程項目是由竹哲公路、G107耒陽繞城公路、S320耒陽城區改線工程三條國省幹線公路閉合組成,全長60餘公里,投資總額達15個億,進一步拓展了耒陽城市發展空間,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耒陽交通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城區金陽東路、五梅路、群英南路、西湖南路、蔡倫南路五條「斷頭路」全線拉通;德泰隆路、金陽東路、城北東路等城市老乾道完成「白改黑」,數十條主次幹道的道路綜合提質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同時,西湖北路、沿江北路、鹿岐峰大橋等啟動建設,工業大道、富民路、武廣新城武園、武嶺等十餘條道路全面通車,保證了城區「血脈」暢通,從內部為城市「強身健體」。加上城市環線工程項目,一舉打通耒陽城市的「外環線」。

自此,耒陽中心城區「六縱六橫」主幹道兩頭延伸,與外環線連接,建成一個龐大的城市路網,城市骨架被全面拉開。城區面積大為增加,建設了一個大耒陽。

從新中國剛成立時耒陽交通的窘況,到如今京廣鐵路、京深高鐵、京港澳高速、107國道貫穿耒陽全境,省道、縣道、鄉道公路路網縱橫交錯,集團的交通優勢讓耒陽成為對接珠三角的橋頭堡,成為大湘南的領跑者,耒陽交通建設的步伐越走越快。



藍圖繪到底 日月換新天

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時的耒陽城,樓房低矮,大多為陳舊的磚瓦房、平房,那時鄉幹部來城裡開會,因為沒有地方住,還要自帶被子。當時城區面積很小,只有0.6平方公里,僅有南正街、北正街、五一路等幾條街區。被人戲稱,「點燃一支煙,繞城走一圈」。

1958年,耒陽縣委和縣政府對城區加以改造和建設,增加了從四眼井到耒陽中心汽車站0.25平方公里的面積,但變化仍然不大。

1984年,在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總體規劃研究所的幫助下,耒陽制定了《耒陽縣城總體規劃》,為耒陽縣城區擴展描繪了第一張藍圖。

1986年,城關鎮西關管理區成立西關客運公司,縣衛生學校經省教委和衛生廳批准為中等衛生職業技術學校,耒陽國營百貨、五金交電大樓竣工營業……隨著城市公共設施的不斷完善,耒陽城市建設的步伐穩步向前。

198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耒陽縣升格為縣級市,耒陽城建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1987年4月1日,市第一綜合市場建成開業。

1988年6月28日,耒陽電廠一號機組(單機容量為20萬千瓦)投入生產併入華中電網。

1988年12月30日,遙田水電站第一台1.25萬千瓦機組開始發電。

1989年3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原城關、灶市兩個鎮,新設蔡子池、水東江、灶市街三個街道辦事處。

1989年4月28日,耒陽市第二綜合市場破土動工,占地4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建成後可供3萬多人經商交易。

1992年3月29日,耒陽市委、市政府頒布《關於建立耒陽經濟開發區的決定》,並成立「耒陽市經濟開發區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

1992年5月21日,耒陽市第一家國家星級賓館——耒陽賓館建成交付使用。

1993年5月25日,市中醫院新門診大樓落成開業。

1993年8月27日,市經濟開發區首期開發的藍天市場舉行隆重的奠基典禮儀式。

1994年10月29日,東洲公園舉行奠基儀式,公園位於城東耒水河段,與八角亭遙對,包括大小東洲及兩洲之間小島,陸地總面積為207.3畝,水域總面積為338.7畝,共546畝。

1994年12月4日,市體育運動中心建設指揮部在市建設銀行掛牌辦公。

1994年,市政府委託湖南省城市建設高等專科學校規劃設計院對耒陽市總體規划進行第一輪修編。規劃將市區劃分為老城區、城北區、城南區、灶市區、東江區、沙頭區和青麓區七個不同功能的區域。城市結構確定為一城七區,從而為耒陽市的城市發展制定了藍圖。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今天的耒陽城,高樓林立,鱗次櫛比,車水馬龍,熱鬧繁華。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以實現全面小康為目標,以加快城市建設為推進耒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作出實施「北擴東移 南提西拓」的城市發展戰略,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武廣耒陽新城是城市最亮的一張「名片」。它圍繞武廣耒陽西站順湖,建設一座宜居天堂,同時改造新城內歐陽海灌區水系,將「水竹新城」的水循環景觀打造成耒陽市新城區的亮點,極大地提高了城市的品位。

工業區是城市活力的源頭。市經濟開發區調區擴區,不斷壯大;哲橋物流園、蔡倫工業園快速發展,成為城市新的工業區,耒陽已基本形成「一城三區」的大格局。

樓市人居變化見證著耒陽城市的發展。合興地產、碧桂園、華毅首府、外灘公館、廣廈名都、紫荊府、香格里拉、平安和潤園、和諧花苑、金橋新區、閩港新城、盛世華城等高檔住宅小區先後進駐耒陽,為耒陽提高城市品位提供了樣板,帶動了耒陽房地產市場升級提質。

登高觀望,繁華美景,盡收眼底。一棟棟百米以上高樓,拔地而起,新步步高、海瓊超市、維多利亞廣場、龍騰時代廣場等商貿中心的崛起,讓城市生活魅力綻放。

建設城市的「符號」,打造城市地標。耒陽市全民健身中心、文體會議中心、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的建設,豐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城市文化軟實力。

站在遠方,遙望耒陽城區,一個繁華、大氣、蓬勃發展的城市讓人讚嘆不已,心生嚮往。城市裡棟棟高層建築宛如一個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婷婷玉立,妝點著城市,扮靚了城市的天際線。

青山伴綠水 建設宜居城

綠色是宜居城市的主題色。生態建設是「主」,綠色環保是「流」,在生態文明中把住綠色重心,就抓住了科學發展的「主流」。

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生態耒陽,綠色崛起」。這是耒陽市委、市政府確立的發展思路。

2015年6月19日,投資3.3億元,備受市民關注的耒陽市白洋渡污水處理廠正式通水。該項目總設計規模為20萬噸/日,用地面積240畝,納污面積約8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80萬人。據悉,自2014年5月13日白洋渡污水處理工程啟動後,參建各方充分發揮了「白加黑、五加二」的拼搏精神,奮戰240天就高質量地完成了通水任務。

如今,生活廢水、城市污水通過地下管道流入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再流出來時已是涓涓清流。

污水化作清流,綠了青山,凈了耒水。

建設生態城市,是為了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品質,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耒陽市決定給城市裁剪一件「綠」衣裳。近幾年來,全市吹響了「建設園林城市、打造森林耒陽」的號角,耒陽市從大街到小巷,從機關到社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城市綠化高潮,植樹栽綠、拆牆透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垂直掛綠等多種形式全面展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不斷提高。城區各主幹道綠化帶、花壇翠意盎然,綠地、公園廣場花木茂盛,園林綠化建設欣欣向榮,千年古縣盡顯自然之美、生態之美。

公園,是城市的「綠肺」。獅子嶺公園、馬阜嶺公園、鹿岐峰森林公園先後開園迎客,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樂園。馬阜嶺公園本是荒山、墳場,耒陽市僅僅花費幾千萬元資金,便將廢地變寶地,成為讓市民稱讚的樣板工程。如今,樟煌嶺公園、南嶺仙公園正在加緊建設中,將進一步為城市添光增彩。

母親河,是城市的「綠帶」。我市高標準建設沿江大道,建設耒水沿江風光帶,將耒水「四曲連環」的獨特景觀打造成為耒陽城市的圖騰。在沿江路,綠樹花叢與澹澹水色融為一體,群眾漫步其間,其樂融融。

草木無言,綠蔭會意。美容造綠工程給耒陽城區的「綠網」建設打上了一個又一個完美之結,一個山水相連的生態新城款款走來。



城市有溫度 人民更幸福

「立足湘南地區次中心城市發展定位,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目標,狠抓市政設施改造、保障房建設、城區市場改造、小城鎮建設、老城改造等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實事項目。」耒陽市委市政府按照「一核三片四鎮」建設思路,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注重讓民生工程、人文關懷唱主角,描繪了一幅幸福的民生畫卷。

2012年3月16日,我市召開電力建設工作動員大會,正式啟動電力改造這項民生工程,著力破解城市居民用電緊張的問題。如今耒陽電網運行平穩,惠及千家萬戶。

2012年1月19日,耒陽市第二水廠正式通水,供水能力提升到14萬噸/日,耒陽城區居民多年來用水難的歷史徹底結束。

市政設施改造不遺餘力。近幾年,耒陽市通過不斷努力,清淤泥、疏管道,新建擴建下水道,盡最大努力解決城市內澇。城市「頑疾」得到治癒,德泰隆路等城區路段漲水已成過去。

保障性住房建設如火如荼。自2007年以來,我市建設各類保障住房項目共154個39932套(戶),其中,公租房97個,12862套(含廉租房項目3900套);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51個,20717套(戶);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5個,共6064套;林區棚戶區改造項目1個289套。截至目前,我市2018年以前的棚改任務已全部完成,2019年棚改的工作是3個棚戶區改、擴、翻續建項目,共1947戶,現已全部開工建設,實物工程量全部過半,預計9月底可全部建成。

農村危房改造應改盡改。我市自2009年啟動農村危房改造以來,至2019年上半年6月底,共投入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29047.05萬元,改造19999戶,受益群眾84121人。今年下半年將完成1227戶四類重點對象掃尾工作,確保不漏一戶。

城區市場改造可圈可點。佳發市場、水東江市場、梅九市場得到升級改造,市民買菜購物更舒心;新建義烏商貿城、金橋花鳥市場,南正街購物街、北正街電商一條街,繁榮了耒陽商貿圈。

小城鎮建設頗具特色。建設成黃市旅遊小鎮、哲橋物流小鎮、小水農業小鎮、新市古街小鎮,耒陽城市多了四個「衛星城」。

老城區改造、智能立體停車場等項目啟動建設,還新增一批垃圾站、公廁工程建設。市政設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越來越強。

傲然怒放的街頭景觀花、活躍街頭的志願者、醒目的文明標語……耒陽,這座千年古城,在城市建設上不僅延伸了發展高度,拓展了城市寬度,還一點點積蓄屬於自己的城市溫度。

2015年,有著耒陽第一街的南北正街和迎賓大道提質改造兩大重點工程正式動工,標誌著耒陽全面吹響了「塑城、美城、靚城」的集結號。根據我市部署,將迎賓大道「復古一條街」和南北正街打造成兼具仿古、商貿、時尚特色,體現本地文化傳統,符合蔡倫故里、千年古縣、文化名城、旅遊強市總基調的旅遊商貿步行街。並通過兩大工程的提質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推動商貿旅遊業的發展,助力經濟轉型。

提質改造,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在多方籌措下,籌集到近億元的資金後,工程如期順利動工。為兌現對耒陽市委、市政府的承諾,南北正街施工方24小時開工,3班倒作業,2015年國慶節前,兩大綜合提質改造項目主體工程順利完工,為千年古縣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市民和遊客參觀後,紛紛讚嘆這脫胎換骨的美景足以與鳳凰古街、陽朔西街相媲美。如今,漫步迎賓大道和南北正街,感受的是一份厚重的人文歷史文化,觸摸的是一張響噹噹的「千年古縣」金字名片,讓人留戀忘返,愜意紛飛。

與此同時,耒陽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籌資4500多萬元實施了耒陽烈士陵園提質改造,成功將其打造成城市「文化名片」;花大本錢重修耒陽「古八景」,平添了城市的靈氣。許多市民對耒陽修護青龍塔、環繡樓,再現耒陽古八景的做法推崇有加。市民直言,保護傳統文化,不僅尊崇了耒陽實際,也留住了鄉愁。

十步一景觀,百步見綠帶;城在綠中,水在城中。白天,走在南北正街上,仿佛置身蘇州園林景觀;入夜,華燈初上,耒陽一片燈光璀璨,流光溢彩,一幢幢樓體燈飾把這座城市點綴得美侖美奐,宛如夢幻般的世界……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表情。耒陽的表情,是自信與執著,是一張張堅毅果敢的臉龐。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名片。耒陽的名片,是雨後蔡侯墓那一抹新綠,是萬里竹海那一縷清新的空氣,是耒水靈動的朝霞晚艷。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耒陽的精神,是不屈不撓、迎難而上、開拓創新。

伴隨著風起雲湧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大潮,耒陽人憑藉這種表情,這張名片,這種精神著力打造城市品牌,正在把一個充滿希望的宜居、宜業、宜游的新耒陽帶入美好的明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ut922wBJleJMoPMPq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