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奶奶」分享難忘地名、「巾幗英雄」讓沙漠變良田,《中國地名大會》本周開啟夢想之旅

2019-12-13     央視網

追夢,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回看歷史大潮,人類正是在不斷追夢的過程中,一步步地創造、發展、改進、感悟,才得以建設和完善自己的文明。而在沒有影像的年代,地名成為了人類追夢史的見證者,簡單而又濃縮地記錄著這個地方的人們對於夢想的追求和不滅的信仰。即將於12月14日周六19:00檔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五期節目,便以「追夢」為主題,帶領觀眾沿著地名的軌跡,開啟一段夢想的旅程。

葛劍雄重磅加盟深受選手推崇

康震、魯健聊祖籍上演「老鄉相認」

本期節目,來自浙江紹興的復旦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葛劍雄老師將代替胡阿祥老師擔任點評嘉賓。作為新中國首批歷史地理學博士,葛劍雄研究碩果纍纍,觀點正直犀利,是場上眾多地名高手心目中的泰斗級人物。在採訪中,北京曹玉騫表示:「我們北大的同學對葛老師推崇備至。」而杭州吳科傑則透露:「我在報考復旦史地所之前,就對他早有耳聞,在他的課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節目中,葛劍雄將用淵博的學識為大家科普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如何經歷從「河」到「黃河」的名稱演變;字面上沒有「夢」的「周公山」是如何與夢境結合在一起的;西方人口中的喀斯特地貌又為何在中國地理學界的標準術語中變成岩溶地貌……一連串精彩紛呈的解讀,讓許多初次見到葛老師的選手都紛紛化身「迷弟」,感慨道:「沒想到葛老師天文地理什麼都知道。」

自節目開播以來,主持人魯健一直將「阿拉善」冠於自己的人名之前。然而在本期中,他卻因葛劍雄老師的一句「講籍貫一般要講祖籍」而「改頭換面」,變成了「陝西府谷魯健」。同為陝西人的康震老師聽罷,竟和魯健上演了一場「老鄉相認」的戲碼。究竟兩位「純正老鄉」會擦出怎樣的火花?除此之外,魯健「阿拉善歌王」的稱號也將受到來自選手席的挑戰。究竟地名高手中的「歌唱擔當」會有怎樣的表現?

「辣椒書記」幫助鄉親共圓脫貧夢

年輕攝影師換個角度看中華大地

地名的形成和變更,記載著人類對歷史文明進程的探索,體現了人類的不懈努力和奮鬥。你知道唐僧玄奘的生死追夢路途經了哪些地方嗎?你知道現實世界裡的「桃花源」在哪裡嗎?你知道仰望星空最大的「眼睛」在哪裡嗎?你知道哪個地名見證了中國人的千年飛天夢嗎?康震、葛劍雄將為大家一一解讀那些因夢而來的地名。

除此之外,五位特別出題人也將為大家分享他們在不同城市的追夢故事。究竟是什麼讓八十二歲的「硬核奶奶」苗曉紅決心重返藍天?又是哪一個地名讓她永生難忘?被稱作「辣椒書記」的賽迪艾合麥提·亞爾麥麥提是如何幫助鄉親共圓脫貧夢的?航拍攝影師呂鳳霄是如何通過航拍用地形、地貌呈現中華大地之美的?以席彩娥、席永翠為代表的一群治沙巾幗又是如何讓沙漠變良田,改變了一個城市的命運的?

歷史的車輪在人類的追夢過程中飛速前進,而每一個地名都在無聲無息地告訴所有人,這裡曾經的過去和夢想的未來。12月14日周六19:00,跟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中國地名大會》,一起去認識地名背後的「追夢人」,感受地名背後的追夢精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pA_B28BMH2_cNUgwk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