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潤的誘惑下,許多人冒著高風險闖進了對沖基金的世界。
作者 | 貓仔
來源 | IPO那點事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對沖基金,英文全稱叫做Hedge Fund,意為「風險對衝過的基金」。是指彙集多個投資人的資金,作為投資基金的一種形式,對沖基金採用各種交易手段進行對沖 、換位、套頭 、套期 來賺取巨額利潤。
1949年3月,《財富》雜誌上宣布了一篇名為《猜測的時尚》的文章,彼時,美國正值經濟繁榮之際,但是,華爾街卻一反常態,表現出了格外的冷靜,甚至是過分冷漠,而這片文章便指出了這點,並對當時市場對於商品報價以及金融市場核算股價是否科學這件事提出了質疑。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個例子,在1946年夏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在5周內從205點下降到163點,通常情況下,股價對於一家公司而言,常常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但是,不同於低迷的股指,股指所代表的公司在業績上表現非常良好,無論是在股指下跌前還是下跌後。
而對於這樣現象,比起公司對股價的影響,作者更加認為是因為報價的改變是受到了投資者的一種猜測的心理影響。儘管距離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是,大蕭條所帶來的的金融恐慌卻一直停留在人們的心裡。
「錢或許很籠統,只是一串數字符號,但它也是一個前言,經過它,貪婪、驚駭和妒忌都呈現出來,它是大眾心理的反映。」
而寫出這片文章的人叫做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是《財富》雜誌的一名經驗豐富的記者,但是,提起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比起是記者,更多人是另一個身份記住這個名字——對沖基金之父。
49歲的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告別了《財富》雜誌,一腳踏進了華爾街,和朋友創辦了一家叫做AW Jones&Co的投資公司。
在眾多老牌投資公司雲集的華爾街,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推出許多新型的投資架構模式。
首先是收費模式,當時,幾乎所有的基金都是採取規模收費,佣金是根據資產規模然後按照一定比起抽成,但是,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卻反其道而行之,向他的客戶提出了絕對收益,只對收益部分抽成一定比例作為佣金,如果不賺錢的話不收費。
其次是投資模式,為了實現絕對收益,瓊斯發明了一種叫做套利保值的買賣股票規則來規避風險,也就是同時買入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和賣出價格被高估的股票。而這種交易模式也就是如今經常談到的對沖,通過這種對沖的交易模式,即使遇到市場下跌,瓊斯也可以通過做空來獲得收益,以此覆蓋掉因市場下跌造成的虧損。
可以說,最開始,對沖的投資模式,是用來規避風險的。如今,提起對沖基金,很多人腦海里都會浮現出高風險幾個字,在美國,為了保護投資者,北美的證券管理機構 將其列入高風險投資 品種行列,嚴格限制普通投資者介入,並設置了非常高的投資門檻。
儘管如今這種交易模式已經非常尋常,但是,在當年的華爾街,這種交易模式並不多見,甚至在瓊斯的有意干涉下,瓊斯基金也一直都不被大眾所知道。作為全美唯一的一家對沖基金公司,瓊斯歷來不在報紙上為自個的基金做廣告,一直保持著非常低調的態度。儘管在大眾面前不出名,但業界,瓊斯的名字卻一點也不低調,瓊斯基金的高收益早已吸引了諸多關注。
當時的瓊斯的基金收益到底有多高呢?在美國作家塞馬斯蒂·馬拉比寫的《富甲一方:對沖基金與新高手的興起》一書中文中提及了些許,據記載,瓊斯基金第一年的投資回報率達到17.3%。而到了在1968年,瓊斯的累計回報率簡直高達5000%,在1965年之前的5年,瓊斯基金的收益率是325%,遠遠超越其他競爭對手。
直到1966年,卡羅·J·盧米斯發表了一篇文章打破了瓊斯的低調,文章分析了瓊斯的對沖基金,並對其投資架構和投資模式進行了詳細報道。對沖這種交易投資的模式就這樣公布於眾,文章發表後,投資人便紛紛開始跟風,短短兩年,全美出現了數百家對沖基金公司。
截至2016年9月,對沖基金凈資產管理規模(AUM)約為3.2萬億美元
有句話叫做世界的金融中心在美國,美國的金融中心在紐約,紐約的金融中心在華爾街。
誕生於華爾街的對沖基金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已經逐漸與最開始的對沖基金分化開來。如果所最開始的「對沖」是為了規避風險,那麼,如今的「對沖」是在玩心跳遊戲,在人們的貪婪下,越來越複雜的市場,各種衍生品的槓桿,高風險高收益成為了對沖基金的代名詞。
而這樣的風險,即使是老手,也未能倖免,幾年前,期貨大佬James Cordier的道歉視頻還歷歷在目。
在利潤的誘惑下,許多人冒著高風險闖進了對沖基金的世界,縱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會是例外,但在現實下,更多的還是犧牲。
金融市場需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