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黑龍江哈爾濱道里區某小區,有一個小男孩坐在33樓樓頂想要跳樓。民警得知後,不斷用聊天的方式分散小男孩的注意力,最終將小男孩救下。
據了解,當天家裡買了一台冰箱,等送貨員送貨到家裡的時候,孩子給媽媽打電話,由於信號不好,說得不是很清楚。媽媽一著急,就罵了兒子一句:「你咋這麼笨呢?死了得了!」緊接著電話那端的爸爸又接過媽媽手裡的電話,把兒子罵了一通,說兒子「這麼點事兒都弄不明白」,然後將電話掛斷。
因為信號不好,兒子被父母責備,還讓其「死了得了」,這讓兒子深受委屈。後來兒子爬到33樓樓頂,邊哭邊錄了一條視頻發給媽媽,說自己要跳樓,嚇得媽媽當場暈過去。
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很多人認為是如今的孩子抗壓能力太低造成的,但曦曦媽想說其實是家長的溝通方式存在嚴重問題。
(1)父母性情急躁,一丁點小事兒就說成是天大的事情
很多爸媽性格比較暴躁,當孩子有一丁點讓他們不滿意的地方,他們就開始無限誇大事實,並且喜歡翻舊帳,他們覺得「我把孩子說得越不像話,孩子就越是會改正」。但事實上,家長越是貶低孩子,越是侮辱孩子,孩子越是反感,甚至會抓住家長說的某一句話,而慪氣半天。
孩子沒有聽清我們的講話,或者我們沒有聽清孩子的講話,掛斷電話,重新打一次說不定信號就好了。用急躁的方式唾罵孩子,你可能覺得這是你幾十年改不了的習慣,但對孩子來說這就是父母嫌棄和厭惡自己的最佳例證。
(2)罵人、侮辱自尊、踐踏人格的話,不要隨時掛嘴邊
要想孩子的修養有多好,父母就得先做好表率。你常常把髒話、侮辱自尊、踐踏人格的話語掛嘴邊,這樣不僅對孩子的抗挫能力沒有半毛錢關係,還容易致使孩子內心崩盤,走向絕路。
孩童階段、青春期階段,孩子的內心都是敏感脆弱的。家長不要為了發泄自己一時的不良情緒,就衝著孩子大吼大叫或者人格侮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不要讓情緒牽著鼻子走,更不要把壞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
(3)停下腳步,聆聽孩子的心聲,不要以偏概全覺得孩子就處處差勁
很多家長都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但是他們卻沒有選擇做田忌,而總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相比,他們就是為了營造一個「孩子處處不如人」的假象,想通過這樣的對比,來激起孩子的鬥志和勝負欲。
我們要學著做孩子的伯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予以爭取的鼓勵和引導。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要太急躁,嘗試著停下腳步,聆聽孩子的心聲,不要以偏概全覺得自己的孩子處處差勁,覺得別人的小孩兒處處優秀。
——————
孩子的承受能力差,和父母有著直接關係!我相信這個小男孩也定不是第一次聽見父母如此罵自己,所以情緒崩潰也是遲早的事兒。
關於這個事件網友們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現在的孩子壓力太大,前幾天孫子來我家住了幾天,我和孫子閒談中,他告訴我『人活著還不如一桶水』。雖然我不知道他表達了什麼意思,但我知道這個三年級的孩子學習方面的壓力一定不小。」
「身為一個00後,我感同身受。父母那一輩的童年有兄弟姐妹,有貓有狗有田野有星星,沒有那麼大的學習壓力。而我們呢?高樓大廈沒有星星,只有寫不完的卷子和作業,聽老師的話,小心翼翼的不敢招惹父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一句話不是跳樓的根本原因,而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父母二人都唱黑臉,一罵兩人都罵,孩子自然感覺這個世界沒人愛自己了。」
「一句鼓勵和表揚的話語,會讓孩子自信,智商也會上漲。貶低、挖苦、瞧不起孩子,只能讓孩子無地自容,覺得在父母眼裡的自己都這樣了,還不如以死做個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