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19000億解禁洪峰要來了!
大股東解禁拋售,始終是懸在A股頭頂上的一把利劍。
2008年的巨幅下跌,股權分置改革形成的國有股減持壓力,給股市殺跌帶來了很強的動力。
2015年,新股上市後形成的大小非,也給股市的崩盤式下跌,造成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019年,隨著股市的不斷反彈上攻,大小非的解禁壓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多頭避不開的一大障礙。
那麼今年後2月的解禁規模大小如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了?老薑帶你來分析一下:
今年減持超2550億
今年以來,A股減持兇猛。
據Wind數據統計,截止到10月23日,2019年A股已完成減持240億股,約合總市值高達2550億元,已遠超過2018年全年的1952億元,刷新了2016年以來A股的年度減持紀錄。
隨著2019年A股各大指數回暖,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行動正持續進行中。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10月23日,2019年已有1532家上市公司累計完成減持240億股,累計減持市值達2550億元。
大股東越漲越賣
據Wind 數據統計,2019年以來,漲幅超過100%的(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上市公司共有149家,其中,正在進行或已完成減持的多達88家,完成增持的僅有3家。
在這88家減持公司中,減持市值排在第一位的是金域醫學,合計賣出約8365.87萬股,套現約28.5億元;匯頂科技套現金額排在第二位,套現市值亦高達27.4億元。二者股價漲幅分別為173%、147%,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減持行為嚴格說來是一種市場行為。伴隨不斷飆升的股價,部分個股顯然脫離了基本面,估值動輒超100倍,甚至數百倍,股東減持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合理的市場行為。
以下為2019年減持市值前15家上市公司:
由表格數據可見,2019年以來,減持、套現金額前15家上市公司,均遭重要股東減持超過20億元。
未來3個月的減持潮
A股減持潮仍未停止,更為兇猛的是未來的減持計劃。
據統計,截止到10月23日,2019年已有1502家上市公司,累計發布了2528份減持計劃,計劃減持上限高達427億股,計劃減持市值達4345億元。
就A股今年的表現來看,這些已經過去的減持行為,並未對市場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不過,離2019年年終還有兩個月,從解禁數據上看,形勢卻不容樂觀。
據Wind數據統計,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份,A股將有1541億股集中解禁,以最新收盤價計算,解禁總市值將高達1.9萬億元之巨。
值得一提的是,僅2020年1月便有多達565億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超6833億元,將創下2013年8月以來的單月解禁新高。
老薑建議,由於接下來解禁壓力劇增,我們在分析行情走勢時,一定要把這一重要因素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