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聲丨國企一晚喝掉16萬茅台,董事長被免職!頂風作案,底氣何在?

被曝光一晚喝掉16萬元1.3升裝茅台酒後第二天,深圳市光明區建設發展集團董事長被免職。

晚宴上,光明建發集團負責人張某致辭稱:「我們喝的是高興的酒、快樂的酒」

為避人耳目,所有白酒都在宴會廳角落一間隱蔽的房間倒好之後再端上桌。當晚所用白酒並非普通的500毫升裝茅台,而是市價約8000元的1.3升裝茅台酒。

暗訪組發現,在房間內的地面上,擺放了5個空酒箱,另外有幾瓶已經喝完的茅台酒空酒瓶擺在旁邊。

經暗訪組現場粗略計算,按照一箱4瓶統計,這些茅台酒總價在16萬元左右。

當天,主辦方還為與會人員安排了住宿,房間的價格從900餘元到3000餘元不等。

不僅如此,光明建發集團在該酒店各種活動費用,均未直接支付給酒店,而是由一家旅行社來代為支付。原因很簡單——方便走帳,旅行社可以開其他名目的發票。

「快樂的酒、高興的酒」,

也是「免職的酒」

網友直呼:真傻!


@張森:


自己非要當「典型」,說了不聽勸,攔都攔不住……


@流風:

真是傻子啊,吃喝到肚子裡面只是長几兩膘而已。


@楚綿:


「快樂的酒、高興的酒」,也是「免職的酒」。


@深圳市紀委監委:


光明建發集團一次年終述職會竟如此奢侈,既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大吃大喝,還違反財務制度,企圖利用旅行社的「幌子」在應對檢查和審計上擺起了「障眼法」。在糾治「四風」高壓態勢之下,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之後仍然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影響極壞。


「這一瓶酒是多少邊遠地區家庭

一年的生活費?」


@北冥有魚:

剛剛播出王曉光、秦光榮的新聞,這邊就大吃大喝大玩。如果不把這幫人抓起來,就對不住人民啊!


@顧長風:

這一瓶酒,是多少邊遠地區家庭一年的生活費,是多少大學生一年的學費?


@brave:

相比於其他類型的企業,國企本身具有特殊性,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也就是說,國企的所有資產都歸屬於國家和民眾,國企管理層承擔的是日常運營,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如此做派嚴重違紀,勢必招致嚴懲。


也有人指出:

這次要為紀檢的暗訪人員點個贊


@八風不動:


這次要為紀檢的暗訪人員點個贊了。為了掩飾喝茅台酒,企業還是想了很多辦法的,沒想到還是被暗訪人員發現了。


@阿漢:

儘管該國企的奢華晚宴通過多種手段逃避監督,但還是被紀委監委發現。可見,紀檢部門不僅切入的時間點非常準,而且對地點把握也很精確;不但調查方式很正確,鍥而不捨的取證精神尤其值得稱讚。


國企如何避免公款吃喝現象屢禁不止等問題?

還需從體制和日常管理機制上加以完善,

堵住制度漏洞,

確保國企良性發展。

「對公款吃喝需年終嚴管」


@畢舸(財經評論人) 新京報:


從上述案例看,可能涉及幾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資金管理可能存在漏洞。否則十幾萬的資金怎麼輕易被批出,並化成了一瓶瓶茅台酒?這背後是否有該企業會計審計缺位乃至「小金庫」現象,還需進一步深查。


其次,董事長等管理層參與、80多名參會人員大吃大喝,說明這已非少數人違紀,而是集體性行為。


更令人擔憂的是,當公然挑戰黨紀國法成為國企管理層的潛意識及行為,違禁而內部沒有任何制約機制,各類錯誤決策、利益尋租現象也可能蔓延擴散,對國企經營造成嚴重危害,也讓廣大基層員工的貢獻化為烏有。此前不少國企嚴重虧損乃至破產,不就曾曝出類似「蛀蟲」案件?


對「快樂的酒」現象需年終嚴管,既然有國企曝出年終突擊花錢、突擊消費的違規現象,各地就要加大對國企從資金立項、支出、報銷等環節的突擊普查,尤其是要加強企業消費性資金使用的監督。企業內部負責會計、審計和紀檢職責的人員必須切實履責,否則應承擔連帶責任。


此前曾有專家建議,國有企業應組建一個獨立的財務監管機構,不隸屬於任何一個公司部門,人事資金等方面也保持獨立性,確保財務監管機構的地位、授予其特定的權力。這一制度模式是否可行,還須進一步論證。但國企如何避免領導一支筆隨意批出幾十萬乃至更多資金、包括年會在內公款吃喝現象屢禁不止等問題,還需從體制和日常管理機制上加以持續完善,堵住制度漏洞,確保國企的良性發展,而不是淪為少數人的利益盛宴。


頂風作案,

這家國企大吃大喝的底氣何在?

「病根還在思想認識上」


@韓振 新華網:


部分黨員幹部之所以敢頂風作案,病根還是在思想認識上。一些黨員幹部自認為是領導,就可以跟黨紀國法「躲貓貓」;一些黨員幹部抱著僥倖心理,幻想自己就是那個「漏網之魚」;還有些黨員幹部看不到從嚴治黨的長期性,認為「八項規定」只不過是一陣風……


種種錯誤的認識表明,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須鍥而不捨、馳而不息地將全面從嚴治党進行到底。


要時刻繃緊全面從嚴治黨這根弦,對違反「八項規定」的情況發現一例查處一例,絕不姑息。用好警示教育這步棋,對典型案例要及時公布,以案育人。不斷與時俱進完善相關制度,讓不正之風無縫可鑽。更要創新監督手段,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新媒體和新技術,拓寬監督渠道,形成群眾監督的濃厚氛圍。


「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


@人民日報:


年終開個總結述職會,再正常不過。但是,打著述職的幌子喝茅台、吃高檔餐飲、住豪華酒店,就不只是浪費,還是腐敗,是頂風違紀。


從「述職會由旅行社操辦,只因走帳更方便」,特別是其中層層戒備的安排,足以說明這家國企的負責人不是不清楚有關紀律和規定,而是深知此舉違紀違規。既然如此,為何仍肆意而為、毫無敬畏,自我「放飛」?


目前相關負責人已被免職,但該事件不會就此畫上句號。中央八項規定出台以來,各地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了一輪又一輪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效果顯著,但這起事件反襯出一些人無視黨紀國法,仍心存僥倖。對於公款吃喝這種行為,必須重拳打擊,需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需要強化監管,讓監督「探頭」瞄得更准,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


「要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讓,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坐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的講話,振聾發聵。一場晚宴喝掉16萬元,這絕不是小事,就應該「寸步不讓」,反「四風」馳而不息!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編輯:劉燁燁

責任編輯:王迪

「人民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