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易
新學期對於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是新征程的開始,為了孩子的教育,新的學期依然需要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開學初期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讓孩子真正收心,培養良好習慣的好時機。
開學前,班主任想對家長說5句心裡話。
1、學習雖苦,但果實是甜的
很多孩子一聽要上學就煩躁的睡不著,吃不下,做什麼可以,就是不想上學,上學對很多孩子來說,是很頭疼的事情。
上學真的有那麼苦嗎?古人很早就說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離不開勤奮和吃苦耐勞,過程雖是苦的,但果實卻是甜的。
讀書與不讀書,一兩年可能看不差什麼差距,可是十年後將要面臨不同的人生。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看見更廣闊的世界,學習不苦,不學習的人生才苦。
2、好習慣決定好成績
同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孩子之間成績的差異來源於習慣的不同。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優秀的習慣。
教育孩子,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新學期,給孩子制定目標計劃很重要,培養學習習慣更重要。
首先,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預習提高聽課質量,複習鞏固課堂重難點。
其次要讓孩子積極思考的習慣,如果孩子能獨立思考,就會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減少對他人的依賴。
再者,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習慣能成就孩子的一生,壞習慣會拖垮孩子。
3、不要讓手機毀了孩子
現如今,孩子沉迷手機已然成為了普遍現象,過度沉迷手機只會毀了孩子。新學期,千萬要讓孩子少玩手機。
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現在的孩子看電視少了,沉迷手機的卻越來越多。一些家長很早就給孩子配了智慧型手機,加上忙於工作,疏於管教孩子,讓孩子逐漸沉迷手機,影響了學習。
手機可以用來查資料,用來學習,不過要限制使用次數,觀看的內容。
父母每天儘量抽查一些時間陪孩子,監督孩子學習,與孩子多溝通交流,避免孩子與手機為伴。
4、老師愛孩子才會去管孩子
近幾年,師生關係,家校矛盾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因為管孩子,老師被報復,因為罰站孩子,老師被關小黑屋,因為批評孩子,老師被停職。
教書育人是天職,可有些時候老師不敢管。
新學期,老師想告訴父母,教育的懲戒權,不是老師的需要,而是孩子的需要。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各方面都需要老師與家長做正確的引導,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
老師愛孩子,對孩子負責任,才會去管孩子。不怕老師批評孩子,就怕老師不管孩子。
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那麼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理解,配合與支持。善待老師,就是善待孩子的未來,家校共育,才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合力。
5、真正的好教育就是拼爹媽
教育孩子,光老師努力是不夠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
家庭教育,很多時候「就像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有些父母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就可以不管了,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放在了老師身上。
家庭教育不到位,在學校也會成為「問題兒童」。最好的家長,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只有父母做好榜樣,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同時無論是關心孩子平時的學習情況還是考試成績,家長都老師做好交流溝通,理解配合老師的工作,才能在新學期助力孩子成長。
新學期,新的開始,讓我們攜起手來,爭取孩子能在新學期有更大的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OdcEHEBfwtFQPkd-Y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