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越戰老兵,為了馬拉松賣掉房子,每年自掏10萬腰包......

2019-05-05     全民跑步

他曾經是一名特種兵,1979年隨部隊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28天的血與火的生死磨練,留下了人生刻骨銘心的青春芳華。


2013年,56歲的他第一次跑全馬,就跑出了4小時36分的成績,之後5年,他跑下了110多場全馬,PB332,參加過波士頓馬拉松,曾入圍中國馬拉松跑步人物,被稱為「老兵」大咖。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他想帶更多人跑步,煉就健康的身體,於是創辦了合肥馬拉松協會,每年自掏腰包投入十餘萬元;他賣掉了母親留給他的房子,籌建了全國首個街道級馬拉松文化博物館,很多人說他是「瘋子」,他卻說,馬拉松是他的第二「戰壕」,既然選擇了就不後悔!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他叫魏普龍,「中國馬拉松第一人」張亮友的嫡傳大弟子,也是越野名將梁晶的師傅。跑馬6年,他成了合肥跑圈家喻戶曉的人物,不是因為跑馬成績有多好,而是因為他的那份熱愛、堅守和執著。

今年,就跟大家講講魏普龍的跑步故事。


01

從越戰老兵到跑馬「瘋子」

魏普龍,1957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因為父母都是醫護工作者,所以他從小就跟醫院打交道,看到過太多的生老病死,對於年少的這些經歷,魏普龍心中一直有揮之不去的陰影,也讓他深深知道,健康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魏普龍從小就熱愛運動,中學時曾得過學校的長跑冠軍。1976年開始工作,當過三年的體育教師。1978年,21歲的魏普龍當兵入伍,作為特種兵的他,每天要進行10公里或者20公里的負重跑步,潛水、武裝泅渡、扛木頭行軍……一系列的艱苦的訓練為他打下了良好而又過硬的身體素質。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1979年,魏普龍跟隨部隊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出發前組織要求每個人寫下遺書和遺願上交,他清楚記得在遺書上寫下:「希望在我犧牲後,父母親單位領導逢年過節,常來我家安撫慰問,門頭前掛個烈士軍屬牌匾。」

28天的戰火硝煙,魏普龍在前線浴血奮戰,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有時候在夢裡還會看到已故戰友的臉,不由驚醒,打擾到身邊熟睡的愛人」。現在,在魏普龍的頭上、頸上、腿上,可見多處刀疤,腿上還有彈片尚未取出,但是相對於戰場犧牲的戰友,他說這些又算得上什麼,「和平來之不易,現在的我們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沒有什麼坎兒過不去!」魏普龍說到這兒,很是慷慨激動。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退伍後,魏普龍在一家銀行上班,一干就是30多年。2013年,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上海馬拉松的一個全馬名額;第一次跑馬他心裡也打鼓,畢竟42多公里的路從來沒有一次性跑下來過,而且這些年來也就平時打打桌球,也沒怎麼跑過步。

帶著忐忑的心情,56歲的魏普龍踏上了上馬的賽道。4小時36分的完賽成績,讓衝過終點的他,感到驚喜不已!賽道上的堅持、對終點的渴望、完賽的成就感,這種感覺似乎喚起了魏普龍35年前當兵時的記憶,找到了在部隊時的激情和血性。

從此,他對馬拉松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

2014年,魏普龍參加了28場馬拉松,其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他跑了4場全馬;2015年,他參加了15場馬拉松,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北京馬拉松跑出了332的PB,這一成績也讓他成功達標BQ(55-59歲,340以內)。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2016年9月,魏普龍報名了波士頓馬拉松,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在大年三十,他收到了中籤的通知。2017年,參加波馬的50多名中國選手中,魏普龍是唯一一位來自安徽的選手。中籤之後,他就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備戰計劃,每天拿出近4個小時運動,還經常參加比賽,以賽代練。然而波馬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跑,但是3小時50分的完賽成績,對於59歲的人來說,也已經很不錯了!

迄今為止,魏普龍已經跑下了110多場全馬。今年他打算跑10多場全馬,半馬也會跑,主要為了以賽代練。

為什麼對跑馬拉松如此瘋狂?魏普龍說:「其實,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對我來說,就是一種信仰,給我一種力量,我想做中國的阿甘。馬拉松對於外行就是一場長跑運動,但對於愛好者就是人生熱愛的事業,馬拉松是我的第二戰壕!」


02

從跑馬「瘋子」到馬拉松傳教士

因為從小在醫院見到太多被病痛折磨的人,魏普龍就琢磨著有沒有一個辦法,能夠讓人少生病。直到後來他自己參與跑步,並愛上了馬拉松運動,他感覺,這個路子可能對了。

2014年初,魏普龍就開始牽頭籌建合肥市馬拉松運動協會,寫材料、跑各種部門去審批註冊,期間他拿出多半的工資,傾盡所能去創辦。直到9月,協會終於成立了。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經過近5年多的發展,合肥馬協從最初的「一桌人」,發展到現在擁有4600多會員,35個分會和跑團,看著隊伍的壯大,魏普龍感覺到這麼多年為馬拉松付出的諸多心酸,一切都值得了!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為什麼會有諸多心酸?因為合肥馬協是公益組織,不贏利、不賺錢,沒有收入來源,為了維持協會的運轉,魏普龍每個月會從工資中拿出4000元補貼家用,其他的剩餘工資(1萬多元)甚至年終獎基本都投入到協會當中,去組織大家比賽和訓練、舉辦會議和一些工資等等。一年大大小小的費用,合計都有十多萬元!

魏普龍的這一舉動,很多戰友、同學、親戚、朋友都表示不解,說他是不是瘋了,都快60歲跑這麼多馬拉松就算了,還投入那麼多錢去做公益組織?從此,他也有了一個「魏瘋子」的外號。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2015年4月2日,國際自閉症日,魏普龍帶領協會在安徽大圩舉辦了一場關愛自閉症兒童的活動,吸引了很多家長帶孩子來參加。活動後,有一位家長找到他,說:「會長,真是感謝您舉辦了這樣的一個活動,我兒子自閉症治療了很多年卻一直沒有好轉,今天我看到他竟然笑起來了!」

那刻起,魏普龍心底感到一種欣慰,覺得這是人生難得的收穫。2016年初,魏普龍在協會中組織成立了藍天殘疾人分會,他說:「讓運動和健康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初心,通過組織跑友參加跑步訓練和賽事,讓他們收穫滿滿的成就感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特別是殘疾人,他們也有奔跑的權力,我們應該多舉辦這些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享受馬拉松運動的快樂。」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如今,合肥馬協也彙集了眾多跑馬精英:梁晶、任耀、王宏財、祝依飛、單聖傑、吳宣霞、金婚夫婦81歲的胡應福和72歲的王章敏……


03

創建馬拉松博物館

在魏普龍出生的那年,合肥市肥東縣舉辦了新中國第一場馬拉松賽,最終安徽淮南人30歲的張亮友以2小時52分34秒6的成績獲得冠軍,這一成績也被國家體委確認為新中國第一項馬拉松紀錄,張亮友因此成為了新中國馬拉松運動的「啟跑者」,而合肥也成為新中國馬拉松運動的發源地。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之後六十餘載的跑馬歲月,張亮友創下了赫赫戰績,如今93歲高齡的張老,曾有一個心愿,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一座馬拉松博物館,把自己一些珍藏與馬拉松相關的物品放在博物館裡展示,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的馬拉松歷史。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而魏普龍——張亮友的嫡傳大弟子,也有這樣的想法,想在中國馬拉松發源地傳播馬拉松文化,他說:沒有文化支撐的馬拉松,就如同沒有了靈魂。

2015年,魏普龍已經開始籌備,收集相關文獻資料、獎盃、獎牌等等。期間他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甚至魏普龍還把母親留給他的一處房產賣了,來補貼博物館的建設。

苦心人,天不負!2017年10月,博物館的籌建得到了合肥筆架山街道的大力支持,街道免費給提供了500平米的場地;2018年初,中國馬拉松文化筆架山博物館正式開館,受到了社會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博物館收藏了400多件馬拉松藏品,800多塊獎牌,40多個獎盃,各個時期馬拉松比賽的歷史資料,其中張亮友夫婦也將自己收藏的一些珍貴物品捐贈出來。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如今,馬拉松博物館參觀人數達到上萬人,每當看到有跑友慕名而來時,再大的辛苦,魏普龍都覺得都值了!他說,這不僅僅是博物館,更是發揚中國馬拉松精神的載體,把馬拉松文化傳承下去,也是他內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無疑成為了中國馬拉松的傳教士!

如今退休的魏普龍,除了比賽之外,其他時間基本都在合肥馬協或者博物館裡忙碌著。因為對家人陪伴的時間太少,他常常也感到十分愧疚。自己的孫子、孫女也常常問,為什麼別人的爺爺都陪小朋友玩,送他們去幼兒園,而自己的爺爺卻一天都不見人影,因此對他也有些疏遠。

魏普龍也想多陪陪家人,但是沒辦法,協會和博物館還有很多工作離不開他,自己不能懈怠。在自己退休之後,還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兒,為馬拉松在合肥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魏普龍說,他會堅定地幹下去!

關注更多跑步信息,請關注VX: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專業跑步襪子,戳文末「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NyMPGwB8g2yegNDUe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