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唱轉起來》中期質檢:互動音樂綜藝的市場潛力有多大?

2019-11-26     綜藝報

作為一檔原創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嗨唱轉起來》在收視率和新媒體端的表現都可以說明,滿足年輕受眾審美和消費需求,創新電視表達手法的綜藝節目更容易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作為最能引發大眾情感共鳴的藝術載體,音樂類綜藝節目一直以來都是市場的剛需。這兩年,從偶像選秀到樂隊再到說唱,音樂類綜藝節目的品類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同時,創新乏力、觀眾審美疲勞等弊端也逐漸顯露。尤其是在各種娛樂產品層出不窮,受眾注意力極易被分散的當下,內容創作者亟待找到新的破題思路。

由湖南衛視打造的音樂綜藝互動節目《嗨唱轉起來》讓大家看到了音樂類綜藝節目的另一種可能,強互動、接地氣、短平快、大容量的音樂綜藝品類迎來內容拐點。作為一檔原創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嗨唱轉起來》在收視率和新媒體端的表現都可以說明,滿足年輕受眾審美和消費需求,創新電視表達手法的綜藝節目更容易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收視六連冠,新媒體指數持續攀升

原創音綜後勁十足

作為湖南衛視原創的一檔全新音樂綜藝節目,《嗨唱轉起來》憑藉對原創內容的創新創優,在競爭激烈的周五檔爆發出強勁生命力。節目自開播以來,連續6期斬獲全國網、全國網城域收視省級衛視第一,全國網平均份額超過3.5%,全國城域平均份額超過4%。

除了收視保持良好態勢,《嗨唱轉起來》在新媒體端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各項指數不斷攀升。節目播出六期,全網斬獲40多個熱搜。其中,微博熱搜達21次,7次位列前五名。#嗨唱轉起來#主話題閱讀量達13.6億,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50億,多次登上話題榜主榜、綜藝榜前三。

同時,《嗨唱轉起來》節目中的精彩片段也吸引了大量短視頻用戶的注意力。截至第六期,節目官方抖音號粉絲數達167.2萬,#嗨唱轉起來#主話題視頻播放量超7.5億次,累計獲贊超1805萬次,單條視頻點贊數達到205.9萬次,多次登上熱門視頻榜單。節目所表現出的碎片化、多樣性等網際網路屬性,成為吸引大量短視頻用戶關注和討論的關鍵所在,這也進一步強化了電視大屏與移動小屏之間的互動,滿足了用戶在不同娛樂消費場景下的需求。

作為一檔音樂類綜藝節目,《嗨唱轉起來》在音樂平台同樣圈粉無數。此番,節目與備受Z世代年輕用戶歡迎的網易雲音樂展開合作,網易雲音樂開闢節目專區為節目音樂賦值。節目中演唱的live版歌曲音頻同步上線網易雲音樂。其中,王一博、王子異、大張偉等單曲評論均突破999次。可以說,網易雲音樂評論區已成為眾多網友交流節目的「第二現場」。

從《嗨唱轉起來》在電視端和新媒體端交出的這份中期成績單中不難看出,在創新創優理念的驅動下,中國原創綜藝節目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得到越來越多年輕受眾的青睞。同時,在各種娛樂產品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時代,電視節目如果能保持自身在專業度、品質化等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娛樂消費形態,運用新的娛樂生產方式,不僅可以進一步放大電視的價值,還可以在新媒體平台鞏固自己的陣地。

傳統內核,新潮外殼

「轉」出來的強網感

《嗨唱轉起來》融入了大容量、碎片化、強互動、新鮮感等特徵網際網路一代喜聞樂見的創新形式,為音樂插上了翅膀。

作為一檔音樂類綜藝節目,《嗨唱轉起來》在堅持音樂內核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電視平台的內容承載量。每期1個半小時的容量中,由12位嗨唱歌手帶來20多首傳唱度極高的歌曲,從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華語歌曲,到傳播度極高的網絡流行歌曲,時代跨度之長、音樂品類之豐富,都是前所未有的,也引發了觀眾的情感共鳴和現場跟唱。

而從節目表達形式來看,碎片化時代的用戶需求突出一個「短」字,《嗨唱轉起來》中的嗨唱歌手們通過短短60s的時間來展現自己的歌唱高光時刻,這種開唱即高潮的設定和短視頻的消費模式頗為相似,讓現場和螢幕前的觀眾在短時間內忘掉自己的忙碌和煩惱,體會到音樂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同時,《嗨唱轉起來》中也融入了網際網路的互動思維。沒有導師、沒有評委,嗨唱歌手們的去留完全由「沙發客」和現場觀眾根據嘉賓現場演繹效果來判定。每位嗨唱歌手有60秒演唱時間,演唱期間有一名「沙發客」拉杆,則嗨唱歌手擁有出場機會,拉杆人數超3名即可到轉盤中心位,獲得演唱第二輪的機會。第二輪能否留下取決於現場觀眾支持率能否達到80%,真正實現了台上台下的實時互動。

此外,《嗨唱轉起來》也滿足了網際網路一代在娛樂消費時對於新鮮感的需求。令現場觀眾倍感驚喜的是,他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出來的會是誰。有可能是實力派歌手,有可能是平凡的普通人,也有可能是網紅達人。同時,每位嗨唱歌手出場前都會有一個關於自己的標籤,這樣的設置也更貼近網際網路一代的社交習慣,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獨有的標籤,正是通過這些標籤去介紹自己、認識別人。

《嗨唱轉起來》的模式再次體現出傳統電視工作者在內容創新方面極強的敏感度。面對音樂這一熟悉的題材,他們敏銳洞察到網際網路一代受眾對於娛樂內容消費的需求,同時將移動端的新鮮玩法進行「電視化」的設計之後,開闢出全新音樂綜藝玩法和模式,為電視人的內容創新做良好示範。

唱出真心聲,「嗨」走負能量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

唱的人盡興,聽的人快樂。《嗨唱轉起來》真正為大家營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空間,台上的嗨唱歌手們可以盡情演繹自己想唱的歌,台下的「沙發客」和觀眾則可以跟著一起嗨唱。現場氛圍如同周五晚上三五好友約在KTV的一場解壓聚會,在歌聲中釋放掉一周的壓力和煩惱。

同時,與其他音樂類綜藝節目不同的是,《嗨唱轉起來》沒有設置高門檻,只要是熱愛唱歌的人都可以參加。節目中也沒有完全的C位選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管是李克勤、徐懷鈺、楊鈺瑩、張靚穎這樣的專業歌手,還是在王七七、郭聰明等人氣不俗的素人嗨唱歌手,都可以在《嗨唱轉起來》的舞台上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

例如在剛剛播出的第六期節目中,圍繞「嗨唱青春」這一主題,出生於不同年代的沙發客和嗨唱歌手們展開了熱烈分享。儘管大家出生於不同年代,有著不同的成長故事,腦海中循環播放著不同的青春曲目,但勇敢、自信、陽光等有關青春的關鍵詞都是相同的,這也引發了現場和電視機前觀眾的強烈共鳴。正如羅志祥的媽媽在節目中所說的,「每一個來到《嗨唱轉起來》的嗨唱嘉賓都是青春路上勇敢的追夢人。」

值得肯定的是,《嗨唱轉起來》為短內容賦予了深內涵。除了音樂本身,節目也傳遞出樂觀向上的積極人生態度。前六期節目中,不少嗨唱歌手不僅在舞台上收穫了聚焦,也傳遞出滿滿能量。

例如,「胖女孩」王七七演唱的《我願平凡陪在你身邊》在網絡上收穫超高的播放量,她為「胖」發聲的積極樂觀更是傳遞到了每一個觀眾心中。由CTO組合演唱的《飛的更高》唱出了所有為夢想打拚的年輕人永不服輸、拼搏向上的精神。同時,《嗨唱轉起來》中也不乏主旋律作品。來自中國台灣的老鼓手楊克強用一首《我的中國心》引發全場大合唱,再次表現出當下年輕人強烈的愛國熱情。

除了嗨唱歌手們,觀眾也可以憑藉自己的喜好取悅自己。在《嗨唱轉起來》中也沒有專業的標準,沒有導師的點評,沒有專業歌手和普通素人之分,最終能否留在這個舞台上,都是觀眾審美和內心感受的直觀呈現,也是自我喜好的真實表達。

找准網際網路一代受眾的審美需求,運用創新的電視表達手法,並將節目中製造出來的歡樂氣氛轉化成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為了生活和夢想打拚的年輕人,或許這正是《嗨唱轉起來》開播六期以來能保持收視六連冠和新媒體熱度的重要砝碼,接下來還將有哪些更為精彩的呈現,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NZRZ3AB3uTiws8KKUM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