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374天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秦朔朋友圈
邁入2020年,中國企業新的機會在哪裡?
這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我們來聽聽財經觀察家秦朔的分享。
歲月如梭,我們即將跨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本世紀的「20後」即將出生。
我們的企業如何提升創新力,增加競爭力?
最近在採訪調研中,我體會到兩個最重要的方向:數字化轉型與底層創新。
比爾·蓋茨多次說,「如果說哪個經濟體的數字化發展最先進,那一定是中國。」
聯合國總部最近發布的《2019年數字經濟報告》顯示,美國和中國占區塊鏈技術所有相關專利的75%,全球物聯網支出的50%,雲計算市場的75%以上。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找到了榜樣。
今天,我們和榜樣的差距越來越小,同時還面臨著「被脫鉤」風險。
那麼今後向誰學?學什麼?
以PATH(平安、阿里、騰訊、華為)為代表的平台型、生態型公司就在身邊。
它們所具備的能力也在工具化,向全社會打開。
如果說中國的C端消費者享受了世界最方便的在線購物、支付以及數字內容消費,從現在起,幾千萬家B端企業和政府、社會將通過和PATH們的連接,極大地提升勞動生產率、產銷精準性、服務效率與品質。
PATH為什麼有這樣的能力?時勢造英雄。
阿里巴巴的系統要扛得住流量洪峰,今年雙十一訂單創建峰值達到每秒54.4萬筆,24小時產生了超過10億筆物流單,還不能有錯;
騰訊讓11億用戶擁有便捷愉悅的體驗,微信小程序日活躍帳戶數已超3億,使線上與線下場景進一步融合;
平安的智慧人事管理系統不僅有效管理著超過180萬員工,已經向外部輸出,金融壹帳通服務客戶涵蓋了中國所有主流銀行(包括6家國有銀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99%的城商行和46%的保險公司;
華為過去30多年服務全球運營商,建了1500多張網絡,幫助超過30億人實現聯接,現在正把ICT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解決方案開放給企業,推進實現普惠AI。
我從PATH(平安、阿里、騰訊、華為)身上看到的,是遠遠領先於中國企業平均能力之上的「超能」。
假如這種「超能」像水電一樣接入經濟和社會,會明顯拉高經濟和社會的智能。
我甚至認為,從營銷服務看,如果一家企業和阿里、騰訊完全不搭界,身上沒有一點阿里味和騰訊味,就不是一家合格的未來企業。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事實上,不僅大批知名品牌在和阿里、騰訊合作,很多小企業也被賦能。
一位阿里人告訴我,他正在深耕廣東中山的小家電企業。
通過數據分析告訴它們,電飯鍋里如果能烘焙麵包,電子體重秤如果縮小一點面積(中國人腳沒有那麼大)而增加一個簡單測量體脂的功能,產品會更好賣。
產品預測更精準,庫存更少,企業的日子就會好過得多。
PATH具備「超能」,次一級規模的美團、京東、拼多多,以及像聯想、TCL這樣的先進位造業代表。
現在都在為B端客戶創造優化成本、優化體驗、優化決策、提升效率、提高收入、減少浪費、降低瑕疵等等價值。
牽手PATH這樣的服務,實現自身的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這是中國幾乎所有行業都值得探索的一條強身健體、提質增效路徑。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再來講底層創新,在香港參加阿里巴巴的二次上市活動,我感受到了未來中國向世界輸出新商業模式的可能性。
從香港到深圳,我去了一家創新型製造企業——深圳韶音科技有限公司調研。
他們自主研發了無需塞入耳朵的骨傳導音頻技術,為消費者帶來安全、健康的聆聽體驗。
韶音科技2011年在美國註冊的AfterShokz,是全球骨傳導耳機品牌的翹楚,產品70%在國際市場銷售。
旗艦耳機Aeropex售價接近160美元仍然銷售火爆,在亞馬遜的評分達4.4。
韶音科技的聯合創始人陳皞向我講述了通過底層創新實現行業領先的過程。
公司2004年成立時,給國外的對講機耳機做貼牌代工。
2007年二次創業,選擇了骨傳導技術民用化這一細分領域,集中了一批博士碩士進行技術攻關。
堅持了9年,終於在2015年徹底實現了核心技術突破,解決了骨傳導的音質和漏音問題。
2016-2017年業績開始高速增長,產品供不應求。
陳皞說,智能硬體的底層創新大致有四個方面,一是材料,二是器件(如骨傳導揚聲器),三是算法(如無人機的飛行控制算法和圖像防抖算法),四是晶片,把算法固化在晶片里。
中國企業不重視基礎研究、底層研發,總想著有現成的、快的,組裝一下就可以了。
而華為手機為什麼厲害?
都說是拍照功能好,這後面是華為自己做光學變焦、數字變焦、圖像處理、色彩渲染,是自己的器件和算法,而不是去買現成的光學鏡頭模塊了事。
底層創新很難,失敗機率很高,韶音疊代了五代技術,才真正解決了骨傳導揚聲器體積、功耗、音質和外漏音等問題。
在陳皞看來,中國製造可分為六個層次:
1.簡單作坊;
2.好工廠(有工藝能力、系統工程能力、質量能保證、有系統運營管理思維);
3.模塊創新(有外觀設計思維);
4.網際網路思維創新(解決某個用戶痛點);
5.底層科技突破(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價值,有系統的科技創新、工業設計與疊代能力,產品做到極致);
6.在全球主流市場銷售、進行主流定價的品牌(價值創新者)。
目前中國大部分企業在二到四的層次,後面兩個層次的企業還很少。
因為這需要秉持「先做強後做大」的原則,需要技術背景的領導人耐得住寂寞,做得了冷板凳,需要集中大量人才啃硬骨頭。
優秀的、卓越的中國企業應該都在朝著底層創新和全球主流品牌的方向邁進。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底層創新能力不夠,「卡脖子」還會不斷出現。
提升數字化能力、開展底層創新、擁抱新消費,中國企業提升和超越的潛力很大。
如果能沉下心精益求精,向縱深處開掘,何愁效率不能提高、價值不能攀升?
只要中國企業進無止境,大而強,大而好,大而善,小而美,小而專,小而特,中國經濟仍將大有希望。
2020年就要來了,註定還有苦澀,還有矛盾,還有委屈。
也註定,還會有無數人,本著一個樸素的念頭,本著一種不信東風喚不回的信念,鍥而不捨,積跬步,盼千里。
祝中國企業的勞動者,創業者,企業家,以創新之心,堅韌之志,為自己也為中國經濟的大未來,探求無盡的生命力。
2020,準備好了嗎?!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單仁行的全部內容了,對於2020年,你準備好了嗎?
歡迎大家在下方給我們留言評論,祝您的企業能在2020年抓住新機會。
責任編輯丨羅英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Ffacm8BMH2_cNUgAN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