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
遊覽鳳州古城時,抬頭便能遠眺對面秦嶺豆積山上的消災寺。只見諸多殿宇鱗次櫛比坐落於整面山崖,還有石窟寺鑲嵌于山體內,巍峨壯觀,莊嚴恢宏。於是我們決定逛完鳳州古城,便去消災寺一探究竟。
PS.關於鳳州古城的具體內容,可以看我上一篇遊記:陝西秦嶺深處有座「廢棄」古城,曾經繁華2200多年,如今只剩落寞
結果在鳳州古城逛的時候,和當地老鄉聊天說到了接下來的行程。老鄉滿臉惋惜地告訴我們:消災寺的大佛都拆了,裡面也沒什麼看頭,沒必要花錢去了。
當時還想著或許是老鄉天天見,也不覺得這座千年古寺有什麼稀罕。直到我們逛完消災寺,這才明白老鄉滿臉惋惜的原因所在……
消災寺本是一座石窟古寺,鑲嵌於秦嶺豆積山的懸崖絕壁之上,隔著嘉陵江與鳳州古城相望。古寺始建於西漢,興盛於隋唐,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
消災寺的出名,與兩位名人有關。先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曾經隱居修煉於此,寺內至今保留有張果老修仙的石窟果老洞;後來到了唐朝,唐玄宗避禍安史之亂時曾在這裡祈福消災,由此令這座秦嶺深處的石窟古寺聲名遠揚。
底蘊如此深厚的千年古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香火鼎盛,並且延續到了如今。消災寺距離鳳縣縣城只有10多公里,並且就處在從寶雞到鳳縣的必經之路212省道的邊上,所以名氣很大、遊客眾多。在鳳縣旅遊發展紅紅火火的時候,這裡也是縣城主打的景點之一。
只是沒有想到,我們這次再來,卻看到了和想像中完全不同的消災寺。
進入景區之前,我們就注意到212省道邊的指示牌和景區廣場的大牌坊,名字都從原本的「消災寺」改稱了「鳳州古城」和「古鳳州」。而廣場內的景區簡介,也只介紹了鳳州古城,沒有提及消災寺。
穿過牌坊,廣場上空空蕩蕩。之前遊記中看到的蓮花觀音的噴泉雕塑,似乎也已經被拆除了。
買票進入景區,原本50元的門票如今是25元。景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因為疫情的原因,所有大殿都是關門的。事實證明不僅如此,而且原本可以登臨的消災寺老廟(蕭寺)已經封閉,果老洞也只能遠觀,原本看起來的很酷的「祈福天梯」也不能上了,景區里大片區域被圍擋圍起來了。遊客可以抵達的區域其實只有藥王殿這一帶。
走進景區,需要走過一條長長的鐵索橋跨過嘉陵江,橋的盡頭,是一條筆直的台階直通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大殿的左上方,便是張果老修行隱居的洞穴遺址。
這裡也是整個景區最出片的地方之一。我們從鳳州古城就能遠遠看到一條筆直的石梯,石梯之上便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氣勢十分恢宏。不過走到近處才發現,這條石梯已經不能登臨了,可以看到左側區域有大面積的泥石滑坡(下圖)。
於是走過吊橋,我們便朝藥王殿方向走。一路上草木茂盛,但有許多施工廢料隨處可見,看起來像很久沒有維護過了。
到了一個「不老神泉」的景點,這裡原本從山上有一股瀑布順著石階奔流而下,可惜現在已經乾涸。如果有水,應該還挺壯觀的吧!
走到了「藥師大殿」,看起來氣勢還是挺恢弘的。這座大殿雖然是2008年修葺而成的,據說香火一直很旺。老鄉說裡面原本供奉著一尊大佛,可惜如今已經拆除。我們來時藥師大殿大門緊閉,只能在周圍逛逛。
結果在如今消災寺最核心、遊客僅能抵達的區域,卻到處瀰漫著一種衰敗破落的景象。隨處可見的垃圾、廢棄物隨意丟棄,我們甚至有種來了一個深山裡的廢棄古廟的感覺。
藥王大殿的後面,豆積山的最高處,便是最早的消災古寺——蕭寺。「蕭寺晨鐘」據說也是鳳縣古八景之一。不過這次來說,通過蕭寺的道路封閉,遊客已經不能抵達。
從藥王大殿原路折返時,我們站在大殿高台之上,還是被眼前這幅圖畫所驚艷。四周連綿不絕的秦嶺山脈,嘉陵江緩緩從中間流淌而過,鳳州古城鱗次櫛比的房舍從嘉陵江畔一直延伸到秦嶺腳下,看起來非常壯美。也讓我們鬱悶的心情得到了紓解。
不到一個小時,我們便逛完了所有能逛的消災寺景點。憑心而論,消災寺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也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不過如今它就像一個廢棄的景區(雖然還收著門票),到處都是破落衰敗的景象。
在景區門口的廣場內,感覺似乎已經不提「消災寺」,只說「鳳州古城」了。不知道下一步,這座秦嶺深處的千年古寺,又會有怎樣的命運呢?
想了解更多冷門又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CH5VXkBrsvY2_Uus4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