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隧道,跨河流,還能像真實火車一樣變軌……疫情期間,家住河南的大學生張亞東在自家菜園建起了微型鐵路。為此,他搜集圖紙,購買模型,遇到問題就向老師請教,還通過看鐵路建設紀錄片尋找方法。摸索了3個月,微型鐵路終於修通!
據悉張亞東是一名大一學生,三年前喜歡上火車等機電模型。疫情期間,他開始在家鑽研鐵路、橋樑、隧道等建設,並嘗試在自家菜地里「施工」。
為此,他搜集圖紙,購買模型,遇到問題就向老師請教,還通過看鐵路建設紀錄片尋找方法。例如,遇到落差較大的地方,他就效法青藏鐵路,以橋代路。
摸索了3個月,微型鐵路終於修通!目前,張亞東已鋪設了70餘米鐵軌、建了6座大橋模型。
他把自己的「高鐵」視頻發到網上,居然有2000多萬的播放量。很多網友點贊,稱他是未來的工程師。
動手能力對一個人以後的生存、生活、和工作有著重大的影響,俗話說,心靈手巧,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不僅能能讓孩子獲得一雙巧手,更能促進其大腦的發育成熟。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讓孩子自己動手
中國父母喜歡規劃孩子,為孩子的每件事,都設定目標,所以,孩子在成長的經歷中,總是覺得是為父母在活,而唯獨沒有為自己活過;孩子表現的叛逆,實際上是他內心的掙扎。
從出生開始,孩子就喜歡模仿、學習,除了睡覺,他看什麼、聽什麼、做什麼、思索什麼,都是在學習,從來沒有停止過。當孩子開始產生想要學習的狀態時,大人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進度,來完成學習。
2、讓孩子做手工
手工是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最好的方法,我們一定要多讓孩子做一些手工,包括塗色,繪畫,摺紙等等,通過這種模仿訓練,可以讓孩子動手能力大大提高。
例如教孩子學摺紙,或剪貼紙。先開始教孩子拿剪刀,先學剪紙條,後學剪圖形,可以用紙條貼成鏈條或方紙貼成花籃等。家長可幫助孩子做多種手工以發展手的技巧。
3、讓孩子學會自理
孩子學會走路之後,活動範圍明顯擴大了許多,這時的孩子非常願意做些事情。但是他們手、腳的協調能力還不完善,做起事來常常「笨手笨腳」,但是家長千萬因為這樣而不給孩子學習勞動的機會,家長可以耐心地、反覆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跟著模仿,慢慢地就會從不熟練到熟練,最後運用自如了。
例如教孩子整理玩具、打掃房間、洗小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培養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飯,學習擦桌子掃地,自己整理玩具,洗手絹等。既培養了手的技巧,也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4、要善於稱讚孩子
當孩子動手了,努力去做了,尤其是做得很好時,家長要立即予以稱讚和鼓勵,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果孩子的動手能力不強,也不要經常去挖苦孩子,更加不要批評孩子,而是多鼓勵孩子,多誇獎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積極性得到提高,從而不斷提高動手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C3L-XMBLq-Ct6CZWp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