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潼南有全國最大臥佛,建於1931年,為何1983年才被重新發現?

2019-08-31     冒眼看世界

說到中國有名的石刻佛像,你會想到什麼呢?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大足石刻?沒錯,這些都是世界石刻藝術的寶庫。那麼,說到單座大型石刻雕像,恐怕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來樂山大佛的名字。這座雕刻於唐代的大佛,的確有太大的魅力,千年以來一直是參觀、膜拜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座石刻佛像,與樂山大佛一樣,以大著稱,它就是和大足石刻距離很近的位於重慶潼南的馬龍山臥佛。

馬龍山臥佛位於潼南城區南部約40公里的馬龍山上。或許你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臥佛的名字,不過,這臥佛的確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一尊石刻臥佛。此臥佛為釋迦摩尼像,長36米,頭長9米,比其他地方的臥佛都要大一圈。臥佛雙目微閉,神態安詳,氣勢宏大。

現在一般提及石刻雕像,都會以歷史悠久、飽經風霜來形容。不過,這馬龍山臥佛的歷史卻並不太久,它開建於1930年,完成於1931年,距今也不過88年的歷史,在全國上千年的石刻歷史中,算非常年輕的一座。

相傳,此臥佛為民間集資所建,完成後,巍然臥於氣勢恢宏的馬龍山之巔,四周數里之外十分醒目,當地人無不知曉。

那麼,話說回來,為什麼這個全國最大的臥佛並不太知名呢?甚至除了潼南當地人之外,重慶其他地方的市民了解的也並不多?

原來,當年完成的不僅僅是這一座巨大的臥佛,還包括500羅漢等,規模較大,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後來60、70年代,由於十年浩劫等原因,臥佛等全部被荒廢,四周全是雜草亂泥,漸漸就淹沒在大自然之中,變得知曉的人越來越少了。

後來,在全國文物排查中,這個大臥佛才於1983年被重新「發現」,撥雲見日,重回人間,揭開它歷史並不悠久的面紗。臥佛所在地原本叫復興鄉,因發現臥佛的原因,於1985年更名為臥佛鄉,最終成為現在的臥佛鎮。

原本臥佛是躺臥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馬龍山頂,氣勢宏大,但相關部門考慮到石像暴露在外風化嚴重,於是與2004年修建了臥佛寺,把這個大佛裝在了廟宇之內。這樣,再也從遠處看不到這尊臥佛本尊了。

不過,我想說的是,樂山大佛已經風餐露宿在外上千年,尚可以被世人仰觀,區區80多年歷史的馬龍山臥佛,為何非要採取給它人工穿一件保護套,剝奪「天人合一」的奇觀呢?

關於馬龍山臥佛,你了解多少呢?想去看一看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Bg_7GwBJleJMoPM7m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