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年薪26萬+
研究生年薪28萬+
160+天帶薪休假
深圳市事業單位正式編制
免費公寓
未來小孩可入讀該校
......
這是深圳市一個普通中學教師的待遇,努努力就可以打破超過30萬的年收入,不論是對於海外名校,還是國內清華北大之流的畢業生來說,都是非常讓人動心的待遇。
深圳中學(深圳中學官方微信/圖)
更別提160天的帶薪休假和免費公寓,加上等同於深圳公務員極其優惠的住房公積金和1.5-3萬浮動的畢業生到崗獎勵,深圳的教師待遇似乎讓應屆生一畢業就走入中產不再是夢。
1
夢的開端
月初,深圳南外高中公布了2020屆畢業生擬招聘名單。沒想到這個簡單的通告,最後成為了當天的微博熱搜,因為看完他們的簡歷介紹,網友們紛紛大呼「神仙打架」。
在這20名招聘的教師中,有19人畢業於清華北大,他們全部都是碩士以上學歷,其中13人還是清北本碩連讀。
唯一一個非清北的老師,也是在北師大本碩連讀,而且參編過高中地理教材。
除了琢磨不透的天氣,深圳衝上熱搜榜又多了一個標籤——深圳老師。如果說,有比考上清華北大更難的事情,那大概就是來深圳當老師。
海內外超過3.5萬人報考,其中只有491名能夠走到體檢,他們中86.2%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而這其中還有76人畢業於清華北大,但這一切似乎變得順理成章。
畢竟誘惑越大,追逐的人自然是更多。35000:491的競爭,大概71:1的錄取比,比2019 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還要低。僧多粥少的局面,讓以前似乎不太起眼的公辦中小學教師的崗位,走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最開始招生的龍華教育局,相比於關內的羅湖福田南山,龍華的生活成本相對低廉,地理位置也方便,大量深圳的中產階級在置產,但是這裡缺乏傳統的民校。深圳中學、深圳實驗學校、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市高級中學,這四所傳統的深圳名校無一例外,都在關內。不過即使是「深圳最好的中學」深圳中學,師資也是最大的短板。
對比關內相對發達的教育資源,為了解決現狀,龍華區教育局局長王玉璽張開懷抱配上「龍華教育在等你」出現在了該區的招聘宣傳里。2019年9月,深圳市龍華區教育局在深圳全市區率先啟動了2020屆校園招聘。「待遇領跑全國」被直接寫在了龍華區教育局發布的宣傳文案里。
10 月22 日,深圳中學在清華大學舉辦了宣講會,260 平方米的報告廳坐滿了人。當天下午就組織了筆試,讓考生寫一張高中試卷。之後兩天進行了兩輪面試,第一輪是試講一道學科題目,第二輪為面試官提問。26日,便通知了錄取結果。
2019年深圳中學在清華大學的校招宣講會現場。
(南方人物周刊/圖)
相對於網上的爭議,參會學生自己有自己的打算,好工作不容易找,身邊考博的人也比往年多起來。但與會者的父母都很支持他們來深圳當老師,畢竟「錢多穩定」是他們對孩子工作最樸實的追求。
2
30W不是常事
有網友發帖稱,在深圳,一位教齡四年的小學班主任,稅前工資是13400元左右,加上每月近2000元的漲崗位津貼,以及住房補貼、公積金、年度績效獎和考核獎、班主任補貼等,算下來年薪超過33萬,平均每月28000元。
說到工資,就要從收入的構成說起,一些城市的教師基本工資分為兩部分:財政基礎性工資和結構性工資。前一筆相當於固定底薪。後一筆則與個人承擔的課務工作量掛鉤,大概就是開會、備課組活動、上課節數等相關,再加上一些補貼等。
在財政收入高的發達地區,還有完成目標獎、年假補貼、臨時加班補貼等等。深圳就在發達地區行列中。
在像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當公立中小學老師固然是份美差,但如果是在財政狀況並不寬裕的三線城市、鄉鎮或者農村基層呢?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金柏村小的辦公室內,周輝老師正在備課(圖/圖蟲創意)
之前看過華為總裁任正非的一個訪談,他的父母是鄉村教師。相對於大部分人眼中深圳老師的「有錢有閒有尊嚴」,鄉村教師就顯得格外吃力不討好。
任正非的父母在貴州最偏僻的少數民族地區從事鄉村教育工作,由於薪水的微薄,家裡時常陷入窘迫,父母這輩子做教師的體會,對孩子的教育就是一句「今生今世不許做老師」。
很多人說,再窮不能窮孩子,卻很少有人「再窮不能窮老師」,很多人對深圳老師30萬的年薪感到驚訝,也許是因為在我們的意識里或多或少的認為,老師本身是一個不賺錢的職業,而深圳只是把這種不合理的觀念變成理所應當的常識罷了。
今年九月,福布斯發布了全球小學教師收入排行榜。盧森堡以7萬美元的起步價位居全球第一,美國、加拿大則也有3.9萬美元,大概和深圳教師不相上下。如果覺得這些城市離我們太遠,我們就拿離我們最近的香港舉例。
根據香港教育局的薪資表,香港教師剛入職的起步工資大概一月3萬港幣出頭一點而已,一年36萬+港幣(可能再加上一些其他待遇補貼)看似很高。但打個稅,交個強制性公積金,折算成人民幣,其實也就和深圳教師的待遇幾乎扯平了,然而深圳的平均工資遠落後於香港的平均工資。這樣看來深圳的教師待遇是偏高的。但是伴隨著深圳的發展,只有不斷吸引優秀人才,才能為深圳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為了「補齊教育短板」,深圳拿出了誠意。
可問題是,中國只有一個深圳。
3
老師真沒那麼好當
把名校生招來後,如何留住他們並讓他們「才盡其用」,成了龍華區教育局面對的新問題。
龍華區近3 年內招聘的1600 多名教師中,主動申請離職的不到10人。在深圳中學,過去兩年招聘的名校生還沒人提出離職。
一個老師需要做什麼,從網上找來一個在一線城市當普通公立學校的班主任的時間表:
06:30 起床
07:30 回校檢查衛生,帶早讀,上課
課間間隙 改作業
12:00 看午休,抓緊時間改作業,寫教案
下午 上課,開教研會,被分配各種非教學任務
17:00 帶鼓號隊訓練
20:00 回家,為學校申報xx示範學校準備材料
23:00 處理和家長的對話,拒絕家長發的紅包
00:00 備課
01:00 躺在床上,一秒睡著
除了上課備課,密密麻麻與教學無關的事情占滿生活,「雜事為主,教學為輔」也許才是當代教師的真實寫照。
作為老師,不僅要面對學生,更重要的是面對家長。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似乎很難拿捏得准,有的家長漠不關心,有的家長熱情過度,方便好用的微信讓教師一周七天、每天24小時被迫保持在線,把965硬生生過成007。
深圳中學(深圳中學官網/圖)
有學生發生事情,打遍電話卻沒有家長理會,或是推脫工作繁忙,在外地無法抽身。有的學生明明平安無事,家長卻把教師當成陪聊的知心好友,半夜三更給老師發紅包。
那假期總會好些吧,好不容易熬到期末考結束,一切暫時能消停,普通中小學教師終於迎來了每年最大的期盼。假還沒開始放,值班表已經開始安排你的假期,突如其來的一天值班,就能讓精心編排已久的旅遊計劃泡湯,讓策劃許久的聚會翻車。
不要去羨慕老師的寒暑假,因為這難得的帶薪假期,也許是他們唯一的回血機會。
很多人說,清北生來深圳當中學老師大材小用。也有的人會說,成績好和會教書是兩碼事。也有很多家長擔心剛畢業的學生來當老師,便在網上收集老師的資料。
就在前不久,北京大學博士許軻在深圳中學教學過程中發現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一處表述在新的研究成果下並不嚴謹,向學科組長提出後,老師們召開會議討論後認定教材表述確實不夠準確,要求在以後的教學中修改過來。讓學生獲知最準確的知識,而非死守陳舊的教材,也許只有他們可以做到。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這些畢業生大多入職不久,短期內無法看到教學成果,但目前至少從學生評教中體現出是積極的。相比之前招聘的老師,名校生的視野、背景、資源都要更好。清北畢業的學霸,相比師範生而言,他們也許只是缺乏教書的技巧,而這些對學霸來說,最不是問題了。
哲學家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外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而把這些最優秀的人才吸引來,就是用更高的樹去搖動更多的樹。
30萬年薪,是深圳補齊教育短板的決心。假以時日,這些優秀的人才成為深圳教育的中堅力量,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它讓教書育人變成一件人人樂見的事。作為一個普通的深圳市民,未來也會享受到這些紅利,我們何不也喜聞樂見呢?
文章來源:深圳百事通
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