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懂園林不是一個空話題,我們來看他筆下大觀園的建造,那是一步步完全按照園林建造的程式推進的。
《紅樓夢》第十六回、十七回,集中反映了曹雪芹的園林造詣。從最初的選地,到最後工程竣工,以致後來的環境布置和居室的「軟裝修」,操作程序清晰,按部就班,不是深諳園林建造此道者不能為也。
大觀園的建造是從「相地」開始的。因為選了「從東邊一帶,借著東府里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的可以蓋省親別院的地,令主事的賈璉對這個方案也十分滿意。他很明白,工期有限,只有在自家的地盤上,「才省事,蓋造也容易。若采置別處地方,那更費事,且倒不成體統。」
選好了地,就讓人畫「規劃圖」,只是那個時候管這個叫「圖樣」。之後便是「拆遷」:「先令匠人拆寧府會芳園牆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盡以拆去。當日寧榮二宅,雖有一小巷界斷不通,然這小巷亦系私地,並非官道,故可以連屬。」
地選好了,這個時候就開始備料了:各行匠藝齊備,金銀銅錫以及土木磚瓦之物,搬運移送不歇,你看曹公多會優選工作。
理水是園林的脈絡,園中諸景,最要緊的就是水,亦必寫明方妙。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牆下引來一股活水,今亦無煩再引。曹雪芹的「知己朋友」脂硯說:「余最鄙近之修造園亭者,徒以頑石土堆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唯知亂作山石樹木,不知畫泉之法,亦是恨事。」他用這樣的語調,褒獎了雪芹是個行家裡手。
之後的堆山鑿石、起樓豎閣、種竹栽花、一應點景等事,賈家人都是請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用地、備料、規劃、增增減減,全靠一位「老明公號山子野」,按「制度」,為他們一一籌畫起造。
「老明公」是尊稱,意思是得到了大家公認、被人們尊敬的人。「山子野」是別號,因為他在所從事的行當里技藝超群而被這樣稱呼,這是個具有高度社會認可度的、約定俗成的「官稱」。「山子」是指疊石的技藝,就是我們在園林看到的假山、駁岸、水汀踏步等。一般有著特殊技藝的人,都會被皇家徵用,應召來主持建造皇家的宮苑。明末清初的時候,民間真有個堆山與疊石技藝高超的「山子張」,他就是第一個從民間被招進京城,參與了北京眾多的皇家園林的營造的民間大師。
《紅樓夢》中「山子野」的第三個字「野」,一般是姓氏。《百家姓》中沒有野姓,野姓是東野氏的後裔,祖籍在山東曲阜,和孔、孟 、顏氏都是最早的家族。《左傳》中有記載魯國野泄的事跡,野姓人後又到江蘇揚州,向海外擴散。我想曹雪芹用這個「野」字,不是指姓氏,而是代指來自民間的造園大師。
那麼曹雪芹生活的時期,有哪位是來自民間、被皇家歷代徵用建造園林的民間大師呢?就是「樣式雷」!
康熙二十二年,一個叫雷發達的南方匠人來到北京參加營造宮殿的工作。因為技術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擔任樣式房的「主設計師」。從清康熙皇帝開始直至清末兩百年間,雷氏共八代人主持了皇家建築設計。雷氏家族有6代後人都在樣式房任掌案職務,負責過北京紫禁城、三海、圓明園、清漪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設計 ,同行中稱這個家族為「樣式雷」。
民間還有個有趣的傳說,說是康熙時重修太和殿,在上樑的儀式上,康熙皇帝親臨太和殿工程現場來參加這個「剪彩」活動。可是到了上樑的關鍵時刻出了岔子。可能是上樑的官員木工技術不好,脊檁安裝時榫卯總是合對不上。當時皇上看著呢,越急越不行,主持的工部官員都急壞了,這梁要是上不好,那可是殺頭的事啊!這時雷發達自告奮勇上去裝梁,但是上去干這個活兒起碼也要有七品官職,沒轍,就讓他這個小工匠換上七品官的衣服,爬上去啪啪幾斧頭,很輕鬆就裝上了。康熙看了之後,非常欣賞,當場就封七品官,樣式雷就真當了樣式房的掌案。
在正史上,關鍵時刻出手的不是雷發達,應當是雷氏家族第二代傳人雷金玉。當時在上樑的時候雷金玉表現極為突出,吸引了皇帝的眼球,康熙發現雷金玉很年輕,技藝也非凡,就召見了他。康熙的年齡正好與雷金玉相仿,交談談中,康熙發現雷金玉才思敏捷,很是欣賞他,就讓雷金玉掌管了皇家的建築設計。這件事被作為雷家的榮耀,鐫刻在了雷金玉的碑文上:「恭遇康熙年間修建海淀園庭工程,我曾祖考(雷金玉)領楠木作工程。因正殿上樑,得蒙皇恩召見奏對。」
可巧的是「樣式雷」家族因園林才藝名震江寧的時候,正是曹雪芹的太爺曹璽在那擔任織造呢,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於康熙二十二年進京參加清廷宮禁營建,說不好還是由曹璽推薦進京的呢,而且進京後的樣式雷家族被編入與曹璽一樣的、直接為皇帝服務的內務府。
江寧可是曹家的福地,曹雪芹祖上三代四人在那裡做了近60年的織造一職。曹雪芹在江寧度過美好的童年,那段歲月是他人生的底色,是他抹不去的「秦淮舊夢」。對於從那裡來到京城的人,他會給予十分的關注。更何況在康熙修建暢春園時,雷金玉「承領楠木作工程」,是他的爺爺曹寅、舅爺李煦曾經的「同事」。
一般紅學界的共識是曹雪芹從乾隆八、九年到乾隆十八、九年,用了十年的時間進行《紅樓夢》的創作,而那個時間段,正是乾隆帝大肆修繕、興建、擴建北京西部「三山五園」皇家園林區的時候,當時最受朝廷賞識的樣式雷應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圓明園而開始執掌樣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職務的人。「樣式房」就是現在我們的「設計室」,是出圖樣的地方。但是他們不僅要會畫圖,還要懂建築施工的每一個程序和工藝,比如石作、瓦作、虧作等等,因而
脂硯齋在小說引出「山子野」名號時加了個批註:「妙號,隨事生名。」也就是說,這個名字是因修建大觀園這事而取的,並不是真的有這樣一個人。但是且不說別的「三山五園」其它園林的修繕擴建,單說發生在曹雪芹眼前的,乾隆十五年始建,乾隆二十九年才正式建成的清漪園,應該是作家來源於生活的最直接的養分。
所以說,曹雪芹除了他的「園林基因」之外,他生活在北京西山時期,身邊的轟轟烈烈的大規模建園運動,也給了他筆下的大觀園充分的素材,於是有了「山子野」的形象。
《紅樓夢》畢竟是一部文學作品,她雖然客觀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但是作品中的人物,並不能直接一對一地指對現實人物。這個「山子野」,也許是「樣式雷」,也許是「山子張」,也許是「算房高」,也許是「金盔子張」曹公讓這樣一個個來自民間的園林大師在文字里流星般地閃過的,卻在他的傳世巨著《紅樓夢》里成為不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2iYJHMBiuFnsJQVXM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