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在圖-16基礎上實現仿製的轟-6(裝備渦噴-8發動機)終於服役,主要執行戰術/戰略轟炸、偵察、反艦、巡邏監視等任務。之前預計服役到2020年,不過誰都沒想過這傢伙會這麼長壽,由於缺少更大型先進的空中作戰平台不得不對轟-6一路升級。
圖-16轟炸機
時到今日轟-6已經有了十多種改型,從早期的水平轟炸一路演化成空射反艦、巡航飛彈,大家最喜歡引用的機型字母已經用到K、N、J。早幾年出現的轟-6K「戰神」轟炸機,換裝了D-30KP-2渦輪風扇發動機同時更新了武器、航電等系統,可以實現遠程奔襲防區外打擊。從性能上看轟-6K最大起飛重量由最早的76噸增加到95噸,載彈量也由3噸提升到9噸,最大航程由6000公里提升到超過8000公里(作戰半徑約3000公里)。
轟-6K掛載6枚長劍-10巡航飛彈,2500公里的有效射程再加上8000公里的航程,從這兩點上看基本可以將轟-6K推向戰略轟炸機的大門。
轟-6K「戰神」轟炸機
就在大家都以為K型應該是轟-6最後版本時,後續居然又來了N型,N型在去年10月份閱兵中呼嘯而來。最大的變化是機頭受油探管、以及機腹半埋式彈艙再加上DF-17很令人期待,最大航程可能超過10000公里,作戰半徑約4000公里,最大載彈量可以達到約10噸。N型的出現也意味著空軍戰略威懾和戰略打擊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這次看起來除了載彈量外其他條件基本符合戰略轟炸機標準。
轟-6N轟炸機
轟-6N轟炸機
N型之後軍工還沒有停手,除空軍外海航也要有自己用的版本,於是轟-6J轟炸機就這麼誕生了。J型版本顯示在翼尖上多增加了兩個掛架,可以攜帶兩個電子干擾吊艙,機背天線形狀和機頭下方的光電探頭位置也不一樣。
轟-6J轟炸機
轟-6J轟炸機
轟-6J轟炸機
轟-20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