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⑦福建:開啟海絲大通道,海陸空網「四位一體」

2019-09-14     一帶一路報道

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也是黨中央明確支持建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海絲」)核心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福建注重發揮獨特的歷史、地緣、人文優勢,以東南亞為重點區域,以海外鄉親為重要紐帶,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並舉、經貿合作與人文融合併重,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建設成果豐碩。下一步,「海絲」核心區將朝著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六路」目標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黨中央明確提出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改革開放以來

福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7月1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的福建實踐」發布會上,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於偉國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福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八山一水一分田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省份,邁入先進行列。2018年,福建的GDP達到3.58萬億元,比建國初期增長2800多倍,財政總收入超過5000億元,增長了6300多倍。福建的人均GDP去年達到了9.1萬多元,居全國第6位。

廈門航空公司的班機可直航多個國家

從交通閉塞之地變成了通達世界的便捷之地。福建去年實現了全省各設區市的市市通動車;前幾年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幹線、村村通公交。福建港口去年吞吐量達到5.58億噸,廈門航空公司班機可以抵達亞洲、歐洲、北美、大洋洲的許多國家。

從過去的前線陣地變為改革開放的前沿。1984年,福建率先在全國發起「鬆綁放權」國企改革,福建是民營經濟最早的發軔之地,創造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晉江經驗」。福建全省進出口總額去年達到了1900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近150家在福建投資興業,外資企業超過了58000家。

福州解放大橋

從當年的絕對貧困成為如今的小康富裕之省。去年,福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了42121元、17821元,分別居全國的第7位和第5位,農民收入增幅高於城市居民。

從原來生態底色好提升到綠色發展強。福建這些年來一直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省建設的這一張藍圖繼續繪下去,還將繪到底。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常年保持全優。中國工程院今年發布的全國生態文明指數,福建排名第一。

位於福建泉州的海絲藝術公園主雕塑

「海絲」核心區建設

取得重要進展

福建近年來緊緊圍繞中央「一帶一路」總體規劃布局,編制實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建設方案,大力實施絲路海運、絲路飛翔、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境外經貿合作重點園區建設以及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文化旅遊品牌塑造、擴大國際朋友圈等七大標誌性工程,紮實推動了海絲核心區建設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的轉變。

互聯互通方面,全力打造海上、陸上、空中、信息「四位一體」的海絲大通道。去年絲路海運正式啟航,目前已經開通34條航線593個航班,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已形成了6條常態化線路,通達亞歐9個國家、13個城市。今年年初,海絲衛星數據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6顆衛星的遙感數據可以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實時信息服務。

福建率先開行「絲路海運」

經貿合作方面,積極加強多元化國際市場開拓。今年上半年,出口保持10%的增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去年達3946億元,占全省貿易總額的31.9%。率先建成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3.0版,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通關認證認可合作。進一步加大與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產能合作,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和境外分支機構達到了2594家,協議投資額323億美元。

2018年11月,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在福州舉行

人文交流方面,積極推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高層互訪,與39個國家108個省市建立了友好關係。進一步推進民間交流交往,成功舉辦了海絲國際藝術節、電影節、旅遊節、南洋文化節、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等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同時積極推進國際化合作辦學。

下一步,福建還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繼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經貿合作的前沿平台、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著力推進海絲核心區建設走深走實。

更多精彩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國新網、人民網

編輯:雷露

審核:彭納

主編:鄧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q4WNm0BJleJMoPMjQ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