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廣告 千萬不要只會燒錢

2019-10-01   謀劃哥小課堂

廣告的過程是一個吸引、說服的過程!

千萬不要把說服丟了!

做廣告 千萬不要只會燒錢!

「做廣告 千萬不要只會燒錢」,是對某些企業的批評,指某些企業仗著錢多進行盲目、或有問題的廣告製作、投放,其結果是投入產出嚴重不成正比、或投入產出非常小,讓投入的廣告資金白白浪費!

2007年,一款飲料—K可在其廣告上就存在燒錢的問題!

K可的生產廠家絕對是一家有不小實力的企業,這一點從其廣告投放中就可以看出。

從2007年5月份開始,K可在中央電視台進行了大規模投放,中央1台、4台等多頻道均有投放,而且黃金時間(如:新聞聯播後等黃金時間段)以及其它一些時間均有投放。選擇中央電視台,而且如此多頻道、多時間段位的投放,那可要花不少真金白銀啊。這一切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企業的實力,

但是,面對企業的大量砸金、佩服企業實力的同時,我們又很遺憾的看到,K可廣告中存在著明顯的問題!

K可的廣告語是「原汁原味、健康味,k可之道、健康之道」。

成功之處——選擇了一個不錯的方向

通過廣告語,我們可以看到,K可飲料的賣點方向是功能性的健康飲料,這個方向還算比較不錯,時下伴隨人們對健康的越來越關注,健康性功能飲料正逐漸成為一個趨勢。

失敗——說服不足

我們在前面一篇曾強調過「做廣告 需要科學的說服消費者」!

廣告的過程是一個吸引、說服的過程,千萬不要把科學說服丟了!

而k可廣告中恰恰就這方面存在嚴重問題——說服不足的問題。

K可選擇的健康方向是對的,但是有關「K可為什麼能夠提供健康」這個問題就沒有解釋清楚、說服清楚。健康不是隨便說的,你喊一句健康就健康了,千萬不要認為消費者的智商比你低。一定要把「K可如何提供健康,為什麼健康」這個問題講清楚、說明白了,消費者才會認可、接受。否則就是一句空話,這一賣點也就成了空中樓閣,無法說服消費者,也就不要談什麼消費了。

試想一下,向消費者推銷一個產品,只是簡單的一個勁說這是一個好產品,卻沒什麼支撐點,說不出來「為什麼好、有哪些好」,消費者肯定會說,騙人呢吧?你說好就好了,沒證據,誰信啊?

我們前面一篇文章《做廣告,需要科學的說服消費者》中,也講了這個問題,其中的現代廣告奠基人之一的克勞德·霍普金斯操作的喜力滋啤就是最好的案例。

這裡再借這個案例說明一下!

當時美國啤酒流行「純啤酒」大戰,每家都宣稱自己是純啤酒,可其它企業只會在廣告中把純字寫的特別大,甚至後來用兩頁來寫這個純字,但這些都對消費者毫無意義,

而克勞德·霍普金斯講了一系列的支撐事實,「喜力滋啤酒用的是來自4000英尺地下的純水,喜力滋啤酒的酵母是一塊經過1018次試驗後,具有獨特風味的酵母,喜力滋啤酒的酒瓶都是經過4次高溫消毒等等」,於是喜力滋啤酒一路飆升,從第五一躍成為了第一。

對比一下喜力滋的案例,再看K可飲料。除了一個勁的傻喊健康外,就是簡單四個字—「原汁原味」,可簡單四個字「原汁原味」說服力夠嗎?原汁原味實在是個非常模糊的概念。什麼的原汁原味啊?原汁原味就健康了?誰說的?

………………………

這一切都無法支撐k可的健康概念,K可的健康就成了空話,也就無法說服消費者。無法說服消費者就不要說打動消費者、產生購買了!

(其實,K可本身有一個關於健康的很好支撐點——「人參花蕾」,人參可是高價值的象徵,可以將這一點突出,再加上其它因素,絕對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支撐,從而有力支持健康這一賣點,掀起飲料健康新潮流之風)

關於科學說服這個問題,除了喜力滋的案例外,k可還應該向國內本土飲料巨頭娃哈哈好好學習學習吧!

如:娃哈哈產品營養快線

營養快線是一個主打「營養」核心賣點的飲料。

我們暫且不說營養快線的名字起的實在高明(從名字上就容易打動人——營養),營養快線在廣告方面做的同樣非常到位。

伴隨畫面,營養快線的廣告訴求內容:「純正果汁、香滑牛奶,15種營養素一步到位」

果汁、牛奶、15種營養素等等,這些都是人們心中營養的代名詞,也都是有關產品營養賣點非常好的支撐點和說服點。

這樣充滿誘惑力和說服力的廣告效果自然不錯,市場業績也證明了這一點。

2005年初投放市場後,營養快線在全國各地迅速受到了熱烈追捧。以江蘇蘇南市場為例,上市4個月銷量就突破20萬件/月。

2005營養快線實現年銷售8億元,而2006年銷售更是達到驚人的26億。今天營養快線已經成為了娃哈哈重要的的利潤貢獻點之一。

說到這,我們不得不佩服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營銷水平之高。因為營養快線只是其造就的眾多明星產品之一。

和喜力滋啤酒、娃哈哈營養快線這些好榜樣一比較,k可的問題就非常顯而易見。

在2007年中央電視台多頻道的系列大規模廣告轟炸後,我們看到k可廣告做了大調整。

新廣告:「k可商務飲料 戰勝疲勞 不做紙片人」

這與以前的訴求有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訴求點發生了改變

拋棄了以前的健康訴求,從健康飲料變成了商務飲料

其次,目標人群發生了改變

主打訴求人群從以前針對大眾縮小到商務人群。

可以說這是一種大手術般的調整.

關於這種大手術般的調整是否合理,這裡我們暫不多說。

但至少一點,這種大調整說明了k可前一階段廣告投放的失敗。

(如果前一階段成功,這種「大手術」般的調整不會發生)

市場業績也證明了這一點。

K可第一期重金砸下的廣告沒有帶來預期的市場業績,市場上反應平平,銷量非常一般。這種業績完全與其中央電視台多套節目、而且是重點時段巨資砸廣告的投入不成正比。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同樣的資金支持,換一支隊伍操作,全國市場很可能已經做的如火如荼。

當然,導致k可飲料失敗除了廣告外,還有價格、口味等多種因素。但這其中廣告在推廣方面的不成功責任不可推卸!

錢多對於市場推廣是件好事,但是錢不是拿來亂燒的!

有錢不意味著你就能成功!

只有把錢花在刀刃上,花正確了,才能達到滿意的收益!

否則,花錢再多也只是增加了浪費的數目!

錢既然花了,就一定要爭取花出最大效果,而不是燒錢!

最後還是再提醒一下:做廣告、千萬不要只會亂燒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歡迎廣大朋友留言評論,喜歡我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謀劃哥小課堂,商業營銷關注謀劃哥某信某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