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三六八年,出身低微的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明,年號為洪武,史稱明太祖。初造金鑾殿時,洪武帝有旨,金鑾殿要既簡約又大氣,既堅固又實用。不求雕樑畫棟,不求描金鑲銀。為此他還常在工人休息時,悄悄地溜進大殿查看工程進展和旨意落實的情況。
一日,他趁著工人吃飯的時間,又溜達著來到正在施工的大殿上,眼看著高大寬敞而不鋪張,氣勢恢宏而不奢華的大殿就要完工,心裡十分可意。想想自己將在此由群臣簇擁,升朝坐殿。聽百官奏章,議軍國大事。度朝野法典,計天下太平。不由得龍顏大悅,高興之餘,只見他將龍袍掖起,朝靴褪掉,然後伸展了幾下腰身,在大殿上砸了個踺子,接著一溜倒提翻將過去。
洪武帝高興的有些近乎得意忘形,那邊架子上卻嚇壞了兩個正在加班刷漆的工人。這還了得,偷覷了真命天子的龍體龍形,活罪難赦,死罪當斬。兩人不由地脊樑上直冒涼氣,這時只見一人用手向另一人做了個屏聲凝氣別出聲的手勢,另一人馬上會意地點了點頭。兩人隨即噤若寒蟬。
洪武帝一溜筋斗翻過後,臉不紅心不跳,還真是好俊的身手。萬歲爺初登基,因有許多國家大事需要料理,難有獨自消閒的機會,這會兒,本來就率性的他恣意地放縱了一下,也就無足為怪了。洪武帝餘興未盡,竟隨意地往地上一坐,然後哼著鳳陽花鼓慢吞吞地穿起靴子來。架子上的兩個工人心急如焚,巴望著萬歲爺快快穿好龍靴,離開大殿。
洪武帝穿好了靴子後,並沒有即刻離開大殿,而是四處又巡視了一遍。當他來到西北角時,看到一把長梯靠在牆角,就順著梯子往上看去,發現接近房頂處有兩個工人蹲在那裡,就大聲喝道:「你們二人不幹活也不去吃飯,蹲在那裡幹什麼?」
兩人見萬歲爺發現了自己,知道大勢不好,嚇得渾身直打寒戰。又不敢答話,驚慌之之際,只見一人用手勢不停地打著啞巴禪,另一人也跟著用手語比划著,萬歲爺不懂啞語,心想,原來是兩個啞巴在加班刷漆。龍心一下子放了下來。雖然自己有不雅之舉怕被他人所見,可眼下此二人卻是聾啞之人,料其難為外人言,故不足為慮。隨後信步而去。
洪武帝回到後宮,將此事說與正宮娘娘馬大腳,馬娘娘聽後只是哈哈一笑。
帝有所不解,問曰:「不知娘娘笑為何故?」
馬娘娘道:「臣妾笑萬歲爺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帝又問曰:「此話怎講?」
馬娘娘說:「想那兩個油漆匠定非真正聾啞之人,」
帝不以為然說:「他們明明打著手語,且嘴裡還不停地咿咿呀呀的,難道他們是裝得不成?」
娘娘緊接著道:「正是。皇上你被人懵了。」
洪武帝不信,搖著頭說:「不會,不會,絕對的不會!」
「說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你還不信。你想想有誰敢用殘疾之人爬到那麼高的地方去幹活。再說了,一個聾啞人還不夠,而且還是兩個。哪有那麼巧的事?」
洪武帝還是不太相信,問娘娘說:「朕問他們話,直接回答不就完了嗎,何故非得裝聾作啞?」
娘娘又是一笑,而後說:「皇上你現在是何人,九五之尊,萬民敬仰的真龍天子。兩個草民別說偷窺了萬歲爺的龍形龍體,就是偷覷了聖上的龍顏,那都是有犯天庭,按理當斬的事情。更何況你還當著他們的面,龍袍不整,龍形不端地耍弄了一回。」
聽娘娘著麼一說,洪武帝方才知道自己真的是被懵了。可他又不甘心,想自己一生何等英雄,領兵打仗,縱橫天下尚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就是出道前在丐幫闖蕩江湖,那也是叱吒風雲,不辱前賢。今天怎麼就被兩個不起眼的油漆匠給騙過了呢?不行,還是得弄個清楚。
洪武帝欲折回,娘娘說:「不必,想那二人已去。」帝不信,與娘娘打賭。誰若輸,誰認罰。娘娘堅持還像從前做平民那樣,輸者為對方打水洗腳,帝允。
洪武帝和馬娘娘一起來到大殿,欲找二人,卻不出娘娘所料,大殿早已人去殿空,再無其蹤影。洪武帝不禁大發感慨:「民間自有高人,連油漆匠都能略施小計騙過朕的法眼。」自那以後,洪武帝對百工匠人們不敢小覷,尤其對油漆工更是褒獎有加。
當然,那天回宮後,萬歲爺少不了又給馬娘娘打了回水,洗了回腳。要知道洪武帝一向都是忌憚大腳娘娘的,這次又是自己輸了,怎好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