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全額撥款公益事業聘用制管理,是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嗎

2019-06-21     公事吧

「財政全額撥款公益事業聘用制管理,是什麼編制?」這句話的信息量很大,卻沒有抓住重點。一看題主就是一個不熟悉體制內工作的外行,單是從網絡上找了一大堆,越看越糊塗。這句話裡面有三個關鍵詞,每個關鍵詞,都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後果:要麼是正式職工,要麼是臨時合同工。

第1個關鍵詞: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按財政供養形式不同,分為全額、差額和自收自支三類編制。全額和差額是正式的事業編制類型,而自收自支編制則是地方自定編制類型,在機構編制改革中,屬於取消的對象。財政全額撥款,有可能就意味著是全額事業編制,如果需要是全額事業編制那就是正式職工沒有錯。但如果不能確定,只知道是全額撥款,依然不能確定是正式在編人員。因為沒有收益的管理類機關事業單位,其僱傭的臨時合同工,也是由人社部門統一僱傭,由地方財政統一全額供養。因此,單從財政撥款形式,並不能判斷是否為正式職工。

第2個關鍵詞:公益事業。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事業單位分為了行政類、生產經營類和公益類。改革完成後,今後事業單位將以公益類職能為主,不再保留和新成立行政類和生產經營類的事業單位。因此,如果確定該單位是公益類事業單位,那麼無論是目前,還是今後改革後,此類單位變動都不會太大,職能也依然存在,個人不受影響。如果公益是指公益崗位,則結果截然不同,是指地方政府為了扶持就業,為當地困難居民設置的公益性崗位,多為環衛工等,則純粹是臨時合同工,雖然也是財政全額供養。

第3個關鍵詞:聘用制管理。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制管理,這是事業單位管理改革的發展方向。改革進展不同,有的地方已經開始實行合同制管理,試行「全員聘用制」管理,包括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都要簽訂勞動合同,實行合同制管理。但這種合同制管理的對象,是正式職工,只要不嚴重違紀違法,一般到期後都會續簽,不會產生意外。但同時,聘用制管理,又意味著有可能是臨時工,是按《勞動合同法》管理的合同工、臨時工、人事代理等用工模式。

因此,財政全額供養、公益事業、聘用制管理,都不能判斷個人編制使用情況,或者個人身份。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看自己的任職文件上是如何界定的。或者直接到組織、人事、編制部門,問明自己的身份,這樣來得靠譜一點。畢竟工作有時就是一輩子的事情,徹底弄明白比較放心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fi7KGwBmyVoG_1Zac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