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丑《哪吒》毀童年記憶,竟獲得豆瓣8.7高分,成為國漫電影之光

2019-07-29     惜情君談心事

你印象中的哪吒是什麼樣的?

圓潤的臉龐,蓮藕般的手臂,奶凶可愛,一臉正氣。

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一切被完全顛覆了。

點映一周票房超過6700萬,豆瓣評分一度高達8.7,這個毀童年的哪吒,卻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

關於這部電影,以下幾個關鍵詞,想與大家分享。


01

形象

預告出來時,這部哪吒毀譽參半。

喜歡的人說他夠獨特,嫌棄的人僅僅看到他這張臉,就預測即將撲街。

厭世臉,黑眼圈,小雀斑,大牙縫。

就外形而言,這版的哪吒堪比「鬼娃恰吉」,實在是不討喜。

電影上映前,家長甚至擔心:帶孩子去看,孩子會嚇哭嗎?

然而這個哪吒,卻是製作團隊改了100多版最終敲定的形象。

進電影院前,你心裡再怎麼牴觸,出了電影院,也準會豎大拇指高呼真香。

因為這個煙燻妝的小哪吒,實在是與整個人物的底色完美契合。

這部《哪吒》的人物形象並沒有借鑑之前的經典,而是大刀闊斧的改革。

不苟言笑的太乙真人,變成了說著川普,騎著飛豬,坦胸露乳的酒鬼。



三太子敖丙,也不再囂張跋扈,反而溫潤如玉,成了翩翩濁世家公子。



對於《封神演義》這種家喻戶曉的經典,人物形象的顛覆是艱難的。

因為過去的傳統形象太過於深入人心,已經烙印在觀眾腦海里。

所以但凡新形象與作品的基調稍微出格,就會顯得莫名其妙,分分鐘出戲。

至於《哪吒》里人物形象的改變,是否能夠被人接受?

這個8.7分的評價,足以給出答案。




02

細節

說這部《哪吒》是國漫之光,我不僅沒有意見,甚至想瘋狂地鼓掌附和。

細節決定成敗。

一部作品裡,哪怕有一幀不夠完美,都足以成為敗筆。

而那些重視細節呈現的作品,才能體現出滿滿的誠意,收穫好口碑。

就比如皮克斯工廠,將牛仔胡迪每一幀畫面放大,衣服上的紋理都清晰可見。



還有《超人總動員》里,一件針織衫的毛刺都還原到極致。



我們現在不用羨慕別人家動漫了,因為國產動漫也有變態到極致的細節控了。

看看《哪吒》里這個被火尖槍指著的龍三太子,因驚恐而放大的瞳孔多真實。



再看看這個圓嘟嘟的小肚子,肚兜上沾的蛋液,布料的紋理,每個細節都還原的恰到好處。

場景轉化的處理上同樣是遊刃有餘的精緻。

既有神仙打架時大場面的恢弘,也有小城樁的破落。

對《山河社稷圖》的勾勒,也是天馬行空,妙不可言,頗有神筆馬良之感。

畫面的呈現極具美感,隨手一截就是屏保。

所以這樣的作品,絕對值得回票價,當得起「神作」二字。

除此之外,無論是配音、配樂,還是主題曲,都是高分呈現,值得回味。

甚至於笑點和虐點的安排,也使劇情如過山車一般起伏,絕無尿點。

總而言之,無一例外體現著製作的用心。

至於用心到什麼程度?建議去電影院親自體驗。


03

顛覆

不破不立,既然中國的神話故事,已經有太多珠玉在前。

想要殺出重圍,就得給出些不一樣的東西,才能吸引觀眾。

這一點,國漫《大聖歸來》、《白蛇:緣起》都做到了。

《哪吒》同樣走上了這條改編的路,道阻且艱,但成功有目共睹。

這個哪吒,沒有剔骨還父、割肉還母,沒有大鬧龍宮,也沒有拔劍自刎。

大量設定都與從前不同,然而哪吒悲涼的底色,同樣得到了保留。

(以下內容含輕微劇透,介意者慎看)

在封神演義的故事裡,哪吒原本是靈珠轉世,這一設定已經確定了人物正義的形象。

而這版哪吒卻偏偏是魔丸轉世,生來乖戾殘暴,是陳塘關百姓都懼怕的混世小魔王。

這一改變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最大看點:

一個魔丸轉世的孩子,天生註定討人厭惡,要怎麼獲得世人的認可?

影片的另一大改編就是龍三太子敖丙。

在過去的作品裡,他無一例外被設定成龍宮「官二代」,仗勢欺人不講理。

而在這版哪吒里,敖丙卻成了靈珠轉世,行俠仗義,還成為了哪吒唯一的朋友。

可是立場不同,就決定了他和哪吒終將有一天會站在對立面。

正邪的選擇,友情和族群的選擇,是擺在敖丙眼前繞不過的難題。

此外哪吒的故事內核也發生了變化。

在過去的故事裡,小哪吒的反叛體現在不懼龍王的強權,不畏李靖的父權。

而這部哪吒最大的敵人,卻是來自百姓和天界的成見。

他因成見生而孤獨,倔強生長,逐漸認清自我,最終對抗命運的不公。

「我命由我不由天。」




04

立意

前面提到了這部哪吒繞不開的關鍵字:成見。

導演之所以安排這樣的故事情節,與他自身的人生經歷也有關係。

餃子,原本是川大西藥學院的學生,大三那年卻突然轉行搞起了動畫。

同學老師,親戚朋友,人人都笑他荒唐,勸他打住,可他不甘心放棄夢想。

於是他就忍受著他人給與的成見,扎紮實實的努力。

最終憑藉《哪吒之魔童降臨》證明了自己。



(以下內容含輕微劇透,介意者慎看)

在這部電影里,每個主要角色的身上,都背負著成見的大山。

哪吒本性善良,可百姓因他是魔丸轉世而對他充滿成見,養成他乖僻的性格。

無論他做什麼都很難改變這份偏見,所以他無奈地成了混世魔童,為禍人間。

敖丙也因為成見而承受著艱難的人生。

在龍宮裡,所有的龍都被束縛于海底,不見天日。

這是因為天界的成見,龍族被視為妖獸,所以生來失去自由。

還有申公豹,他作惡,草芥人命,甚至想要殺害所有陳塘關百姓。

也是因為他是豹子修仙,所以無論資質再好再努力,也無法獲得師傅的認可。

可這份成見,真的完全來自外在的眼光嗎?不然。

申公豹嫉妒太乙真人,認為太乙沒有能力,卻得到師傅的肯定。

可當申公豹的徒弟敖丙和太乙真人的徒弟哪吒同處險境,生死一線時。

申公豹袖手旁觀,太乙真人卻冒著被削三花的風險,試圖保護哪吒。

申公豹得不到師傅的重視,並不是因為他是豹子,而是因他不夠淳良。

而他卻始終認為自己困於出身,反而把一切問題都歸咎於此。

這份成見與其說是外界給他的,不如說是他自己給自己的。



申公豹對哪吒說:

「你生就是魔丸。」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可魔丸轉世的哪吒卻保護了父母,拯救了百姓,靠一己之力改變了成見。

哪吒說: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只有我自己說了算。」

這部電影不僅表達了成見的危害。

也說明了一點,只有你自己能決定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被看扁又如何?被誤解又如何?

堅持做自己,時間會證明一切。

寫在最後:

金無足赤,這部電影當然也不可能處處完美。

但瑕不掩瑜,這部電影正在成為中國動畫電影的新巔峰。

從《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到《哪吒之魔童降臨》。

再到2020年即將問世的《姜子牙》。

悄無聲息間,一個「 封神宇宙」正在構建,並以初具規模。

「 封神宇宙」或許無法在短時間內成長到漫威宇宙那麼成熟與龐大。

但《哪吒》的開局已經足以讓中國電影看到新希望。

而作為觀眾的你我,無一例外,正在見證中國動漫電影的崛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d9xPmwB8g2yegNDo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