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美芽的孩子小豆豆性格活潑,聽說有客人要來家裡,顯得很是興奮。
晚上下班後,美芽準備了豐盛的晚餐招待許久未見的表姐,並叮囑小豆豆要主動跟阿姨打招呼,表姐也很熱情,帶了一些禮物過來。
小豆豆可愛乖巧的樣子讓人心生歡喜,美芽的表姐問小豆豆:「叫什麼名字?」、「今年多大了?」,小豆豆也都一一作答。
表姐又問:「那我們小豆豆是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啊?」
小豆豆想了想,回答道:「都是一樣的,爸爸媽媽我都愛。」
表姐又追問:「那你更喜歡哪個呢?只能選一個!」
小豆豆突然變得緊張,馬上就要哭出來,他覺得爸爸媽媽都是自己的,為什麼非要選一個?
美芽趕快對表姐說:「你別這樣逗孩子,他會當真的。」然後又安撫了孩子,小豆豆才重新變得開心起來。
因此跟孩子開玩笑時,一定要慎重,不然不僅會讓孩子驚惶無措,也會讓大人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
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孩子成為大人話題的中心,卻不知大人無心的玩笑讓孩子倍感傷心
相信家長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
- 春節帶孩子回老家,很多讓孩子覺得面生的親戚一直逗孩子,甚至用恐嚇的語氣嚇唬孩子,直到把孩子嚇得大哭才滿意;
- 年輕父母準備要二胎,有些長輩就會開玩笑對孩子說,你的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等等。
這些場景很熟悉,甚至大多數人小時候也都經歷過。這些喜歡開玩笑把孩子逗哭的大人並不認為這會給小孩帶來什麼影響,玩笑而已,都這麼「玻璃心」那大家都有心理問題了!
甚至他們並不擔心這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他們看著孩子那張窘迫的小臉,嚎啕大哭的樣子就覺得十分有趣。很多爸爸媽媽心裡雖然不願意,但是為了大人之間的關係,還是選擇忍氣吞聲。
然而這對孩子其實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本來節日帶給孩子無限的歡樂,就因為其他人不知深淺的玩笑話,而讓孩子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對於大人的玩笑話,孩子往往會當真,並記在心裡。稍有不慎可能還會造成心理陰影
從孩子的角度來講,他們並不知道什麼大人說的哪種話是玩笑,尤其是:
- 「爸爸媽媽不愛你了」;
- 「爸爸媽媽只能選一個」;
這種玩笑,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家庭的地位發生了威脅,原本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可能也要分開。
尤其是準備要老二的父母,好不容易做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讓他接受了「二胎」的到來,就因為老人的一句玩笑話,讓孩子變得更加抗拒,甚至造成心理傷害,難以得到紓解。
喜歡逗孩子無可厚非,每個人見到可愛的小孩子都忍不住逗逗他。逗孩子的方式有很多,難道看孩子被逗笑的小臉不比嚎啕大哭更讓人開心嗎?
如果我們精心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禮物,或者夸一誇他,甚至單純的做個鬼臉,都比恐嚇孩子要好得多,還可以拉近自己和孩子的距離。
因此,真正愛孩子的人一定是不會捨得用刺耳的話語來刺痛孩子幼小的心靈的。
「溝通是良藥」,家長對孩子的安撫至關重要,必要的時候請拒絕這種玩笑
在生活中,孩子被開玩笑是無可避免的,有一些家長會選擇讓孩子自己慢慢冷靜,不會跟孩子做什麼解釋,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積極安撫孩子,不讓孩子有過多的負面情緒。
1.主動及時的溝通,是安撫孩子的「良藥」
在孩子因為他人過分的玩笑而感到難過時,我們可以將孩子帶到一個較安靜的地方,詢問孩子的想法,然後消除孩子的疑慮。我們可以這麼跟孩子說:
- 「爸爸媽媽還有寶寶永遠都會是一家人,誰也不會拋棄誰,這樣跟你說的叔叔是開玩笑的,你只要記得媽媽的話就好了!」
- 「爸爸媽媽生了二胎對你的愛也不會減少一分,你的玩具和漂亮的衣服也不會少,而且以後你還會多一個小夥伴陪著你!」
家長不要覺得這些不重要,大人之間尚且需要進行溝通,何況一個內心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呢?
2.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有些孩子因為他人的玩笑而崩潰大哭的時候,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句玩笑話剛好戳中他內心的「小憂愁」。
比如說:
父母最近剛好吵架了,導致家裡的氣氛一度降到零點。孩子對這種事情是十分敏感的,對於父母的不合,內心會覺得非常無力和擔憂。
父母這段時間剛好準備要二胎,孩子心裡一直都沒有完全接受,但被父母安慰的話語所打動,但是被其他人一恐嚇,就更加認為自己被拋棄了。
因此,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給孩子足夠安全感,讓他感受到這個小家是溫馨的,父母對他的愛也是持久的。
3.拒絕他人對自己的孩子亂開玩笑
有些人對孩子開玩笑,並沒有仔細思考過自己的話是否恰當,但看到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後就會選擇改掉,以後不會再說;
還有一些人,他的內心就是「壞的」,看到孩子因為他的玩笑而哭鬧他就會很開心,並且三翻四次用這種話來刺激孩子,那麼我們作為家長也無需為了表面關係而選擇忍耐。
我們可以當場就反擊他「我們才不會拋棄寶寶!」並要求他以後都不許再這樣跟孩子開玩笑了。相信這種行為足夠讓孩子感到安心。
我們很多人小時候也經歷過長輩跟我們開的這種「玩笑」,甚至有些玩笑在長大夠還是記憶猶新。這足以說明這種開玩笑的方式,並不能讓孩子接納。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員,而不是家庭的「附屬品」,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拒絕這種無聊的「玩笑」破壞我們的親子關係。
今日互動:家長們會逗孩子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青檸媽媽,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