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242 部 每 日 一 片
9月30日,《走近科學》最後一集播出。
沒有任何預兆,沒有任何煽情,
8090後的童年回憶,就這樣又一次被時代進步所代替。
得知這個消息,部分網友都是這個反應:
「什麼?《走近科學》竟然完結了?!」
另一部分網友的反應則是:
「什麼?《走近科學》竟然才完結?!」
作為央視著名科普類電視節目,《走近科學》於1998年6月1日起每日晚20: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2001年7月9日起改為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首播,陪伴了不少人的童年。
但說起《走近科學》。很多人都表示科普什麼的沒記住,但被這節目嚇到的次數可不計其數。
光看每集節目的名字,現在做自媒體的人就該甘拜下風。
自媒體被人詬病的「標題黨」,早在10多年前就被《走近科學》用爛了
還有那句熟悉的開頭語:
宿舍衣架子為何頻頻失蹤?小慧床鋪為何頻頻被翻?
衣櫃衣服為何被人弄亂?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缺失?
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科學。
一段深沉的詰問,配上陰森森的音樂。
頓時恐懼湧上心頭。
隨便點開一集,都是這樣的畫風:
但當你認(chan)真(dou)地看到最後,總是會有種被騙的感覺。
就像網友所說:「開頭懸疑片,中間恐怖片,結尾喜劇片」。
比起科普,《走近科學》更像一檔融合懸疑、驚悚、恐怖、搞笑的系列劇。簡直堪稱央視版1818黃金眼。
其往往以驚悚刺激的開頭、跌宕起伏的劇情發展以及意想不到的真相揭秘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比如
《半夜鬼拉燈》
在一棟新蓋好的小洋樓里。
每到夜半三更就有間房屋的燈會自動亮起。住在裡面的兩位老人再三檢查,認為電燈沒有問題,也沒有發現有人為的痕跡。
那電燈為什麼會頻頻亮起呢?
難道是家裡鬧鬼?
——最後發現是村裡檢修電路,把開關搞鬆了。
還有
《誰在背我飛行》
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一農民10點還在河北交通閉塞的農村,第二天一早醒來
卻發現自己人在南京!
同樣的情況又發生了第二次,
毫無知覺地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在上海。
到底是誰把他乾坤大挪移到南京上海的?
有人懷疑是外星人乾的……
甚至至今這起事件都被認為是中國UFO三大懸案之首。
——最後認為是這個人有癔病......
《別讓我孤單》
一名男孩突然在半夜神情詭異。自稱左宗棠,說自己的兒子被舒家人殺死了,還割了頭。
父母請了很多人看都不見好,直到最後,節目組去找了心理醫生才發現:
這小孩是裝的,只是為了博得父母的關心……
以及什麼某村莊一到半夜就有怪聲,一會哭泣一會嚎叫,讓整個村子的人都膽戰心驚。
——最後發現是村裡有個胖子,打呼嚕太兇......
有個不怕電的男人,碰220V交流電竟然毫髮無損,一點感覺不到疼痛,難道真的是世間奇人?
——去醫院才知道是這個人老繭太厚,絕緣了......
像這些恐怖片的開頭,喜劇片結尾的事兒,《走近科學》乾得太多了。
昏暗的燈光一打,電視機螢幕一開,戴黑框眼鏡的張騰岳就開始講故事了。
我們總是吐槽這些故事一點也不「科學」。反倒過於搞笑。
年輕時的張騰岳
但實際上,在《走近科學》一個個看似「無厘頭」的故事背後,其實飽含著節目組對老百姓普及科學知識,杜絕封建迷信的深刻意義。
畢竟《走進科學》是有前車之鑑的。
在1998年開播到2003年期間,《走近科學》其實並不是這種畫風。當時因為立意高遠,講解的內容太過高深,大眾難以理解。
主持人張騰岳就說過:
有一次請了6個諾貝爾獎得主來撐場子,結果收視率奇慘。
節目組這才發現要想提高節目收視率,必須下沉到農村群眾中。
畢竟當年收看電視的受眾群體農村才是最多的。
於是,節目組一改嚴肅高深的風格,瞄準了人人都有的獵奇心理,開始聚焦社會中的怪事。
每一期一個主題進行探秘。而且幾乎每一期都是瞄準了農村、深山採訪報道。
2003年,《走近科學》改版後,由於這種推理手法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收視率迅速飆升。
事實也證明,這樣的內容才符合它的主題。
通過探尋、揭秘,讓百姓知道平常被傳的神乎其神的傳言,離奇古怪的事情,很多都只是一些正常的現象。要相信科學,不要隨便迷信。
就像博主@劉大可先生所說:
《走近科學》中這些科研看來很蠢的故事,卻是撼動一個普通人整個世界觀的奇蹟。要知道,大多數公民的科學素養,還真的就是認為這些東西「科學解釋不了」,就是「科學不萬能,鬼神有道理」的如山鐵證。我們這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畢業生每每為此哂笑不休。但請看一看那些蒙昧的當事人的雙眼,再看一看他們恍然大悟之後忽然清澈目光,你會知道,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國家用70年的時間掃除了目不識丁的文盲,固然是曠古的偉業,但在掃除科盲的道路上,我們才剛剛開始最艱辛的征途。
這樣看來,《走近科學》停播是一件好事。
它證明了廣大人民群眾終於走近了科學。
儘管普及科學的路程永遠都是任重道遠、永無止境的。但《走近科學》無疑是這個事業中眾多值得稱讚的嘗試之一。
感謝《走近科學》節目組的每一個人,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為人們答疑解惑。
我們已經走近科學了,現在需要走進科學啦。
《走近科學》里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