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枝特區不斷加大對基層衛生事業的投入和遠程醫療體系的拓展,「網際網路+醫療」惠及越來越多的群眾。對提升全區整體醫療水平,注入了源頭活水。
人民醫院
不管什麼時間,六枝特區人民醫院總是人頭攢動,前來求醫的人絡繹不絕。人民醫院在全市縣級公立醫院及二級甲等醫院中率先步入三級醫院行列,是入選全國148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的醫療機構、全省42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醫院的壯大發展都是源自於近些年來,六枝對城鄉醫療基本保障、醫療保險、大病補助、重大疾病防治各方面的投入。
人民醫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2年郎岱縣設立的官痘局,建國伊始,醫院只有五個人、五張病床。隨著新中國一次又一次的醫療改革,人民醫院也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蛻變,醫療隊伍越來越大,硬體設施愈發完善,醫療技術緊隨時代。
六枝特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江甫祥告訴記者,醫院現有職工881人,占地面積3.93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070張,隨著醫院能力建設的日臻完善,我區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人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縣級人民醫院的發展,也是整個地方醫療衛生體系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六枝特區醫共體建設的深入推進,六盤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六枝特區人民醫院兩家龍頭醫院如同巨樹粗壯的主幹,讓全區醫療衛生事業枝繁葉茂。
月亮河鄉衛生院
走進月亮河鄉衛生院的病房裡,正在接受醫務人員檢查的盧朝學今年已經85歲,一直生活在鄉村的他見證了當地醫院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他告訴記者,衛生院是解放以後六幾年才出現,小時候沒有。自從有了衛生院,治病有了保障,同時交了保險費,節省很多錢,各方面比起以前好很多。
正在為盧朝學檢查身體的張勝傑在衛生院工作的時間不長,卻親歷了衛生院建成以來發展最迅猛的一年。他告訴記者,去年六枝特區醫共體打造,對整個醫院進行了全面建設,包括重新裝修,引進設備,如血生化機、DR、心電圖、B超……現在,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病,非常方便。
在月亮河鄉隆茂村工作了35年的鄉村醫生姚志紅,看著村裡新建成的衛生室欣喜不於,同時向記者表達了內心的激動:「以前的環境不好,醫生經常是拿一個聽診器,一根體溫表,拿點草藥就去給老百姓看病。現在村裡建成了衛生室,有了完善的器械,現在很多常見病,在村衛生室都可以處理」。
六枝特區醫療建設縮短了縣鄉醫療機構的差距,有效盤活了醫療資源,區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成為「一家人」,鄉村兩級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為群眾提供多層次、高質量的醫療健康服務,真正達到了讓患者「少付費、少跑路、治好病」的目的,提升了群眾的就醫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至目前六枝特區農村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率達100%,村級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搭建起「半小時衛生服務圈」,農民就醫負擔大幅減輕,六枝特區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在數年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提升。
月亮河鄉隆茂村村民李葉英告訴記者,衛生室環境建設很好,而且醫生上門簽約,帶給大家很多方便,老百姓隨時就醫,醫生都能及時給予診療,服務做得很周到。
科普時間又到啦!今天給大家聊一聊中國的醫保發展史,
十分鐘了解來龍去脈!
科普資料來源:中國醫療保險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END
微信掃一掃,關注更多更新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V4ikGwBvvf6VcSZKmo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