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犬傳說

2019-09-02     暖爸

貴州以前交通極不發達,當地少數民族又居住於大山深處,愛好打獵,把該品種的狗加以培訓,使其成為獵犬,後來貴州2000年收槍。當地獵人把槍交後,有的外出打工或務農。獵犬有的賣了,有的主人捨不得,就留下來看家。到現在真正能打獵的狗已是鳳毛麟角,就算還有也是80高齡了。其實下司犬並非條條都能打。就算公犬,母犬都是很優秀的獵犬,他們的小狗一窩也最多有兩條能帶得出來。並非他們說的"我的狗,條條都能打豬".但是,下司獵犬還是很好用的一種。它們騷路好,耐力強,合群性好!比較適合多山區地。下司犬分類,分為獵犬,看家狗,肉狗。在這裡我重點介紹以下獵犬。

真正的獵犬應具備以下幾點:

一:搜山勤快,騷路要好。

二:膽要大,開聲遲。

三:速度快,耐力好。

四:合群性強,咬口緊。

五:能聽從主人的命令。

下司狗按狩獵的動物不同而分為大山狗,小山狗和雞狗。

一:大山狗是以獵山羊,野豬為主。

二:小山狗是以山羊,野貓,兔子等小動物為主。

三:雞狗是以打野雞,鵪鶉為主。

這三種狗的選擇上也有區別。

一:大山狗是以取其膽大

二:小山狗和雞狗是取其騷路為主。

頭狗並非天生下來就是頭狗.其實狗的天生素質在好,也要有好獵人帶,它們才能成為好獵狗。並不是吹出來的。


中國原生犬種

--

貴州下司犬原始版傳說

在貴州省苗族同胞聚居的雷山地區聽老一輩的獵人苗爺介紹,貴州下司犬最早時期長毛犬是最佳品種,由於沒有文章記載,產生在哪個朝代已無法考證。在《苗族理詞》開天立地古歌中,就有下司犬與強盜案例的敘述,這就說明了苗族飼養下司犬已歷史悠久。苗族同胞千百年來就習慣喂養下司犬是因為下司犬適應性強,不管是酷暑嚴寒,都能在屋外看家守院和跟隨主人上山打獵。過去苗族同胞們居住的地區都是深山老林,各種野獸比較多,豺狼、虎豹、野豬經常出沒,傷害人類和牲畜的事情時有發生,尤其是居住在深山裡的農戶,若不養犬被野獸襲擊和毀壞莊稼就在所難免了。下司犬還能看守牧在山上的羊群、牛群、蜂群和農田裡種的莊稼。家裡有一隻下司犬,野貓、黃鼠狼、蛇等不敢進院吃雞、鴨、鵝等家禽。屋裡的老鼠都是它捕捉的獵物。據苗爺介紹,在舊社會時,一隻好的下司犬,一年可捕獲獵物上千斤!獵人除了改善生活外,還能買得好幾百元錢或者換取家裡急須的生活用品。因此,苗族同胞從最早的打獵為生到半狩獵半農耕的演變與下司犬狩獵、看家護院的特點有著密不可割的淵源。苗族同胞們認為下司犬性格溫順好訓養,對主人非常忠誠、能幫助主人捕獲獵物變賣和換取物品、還能看家護寨,吃的食物粗放不挑食,是苗族同胞的好夥伴和好幫手!所以,苗族同胞們都喜歡喂養下司犬,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養有一隻下司犬,平日看家護院,狩獵季節就與主人上山打獵,深受苗族同胞的喜愛。這樣下司犬一直伴隨著苗族同胞們延續了一代又一代,形成了苗族同胞與下司犬特有的民族文化。


早期的下司犬全身長著白色長毛,長長的白毛較粗硬,稱為「蔗杆毛」,長毛底下還長有一層絨毛。個頭也比現在的下司犬大多了,身高約50公分、體長約75公分以上,體重約有25公斤。脖子粗短、頭大似虎頭和獅子頭、嘴粗短、口方齊平,眼較小呈三角現狀,但是,有虎般的眼神。鼻子粗大突出,占據了上嘴唇前的三分之二,鼻孔圓、嗅覺好,有些鼻頭上還長有鼓出來的細小肉球,這種鼻子的嗅覺為最好!下司犬獨特的紅鼻子是區別於其它犬與它不同的一大特點。下司犬的嘴和眼圈周圍都長有如針刺的長毛,整個面部全長滿了類似豬鬃的很堅硬的粗毛,獵人們稱為面鬚毛,甚至連耳朵上都長有這種毛叫耳鬚毛,甚至有些四肢上也長有長毛。由於滿臉都長有這種粗硬長毛,基本上看不清楚它的眉眼,使人望而生畏!苗族同胞們稱它為「拉象」(Glacl Xiangl),漢譯:「臉嘴長毛很多的狗」。下司犬當時的尾巴也很特別就像松鼠的大尾巴一樣,長長的一根大松鼠尾要麼直直地衝著天(不彎直立的稱寶塔尾,此種為最好),要麼正正地彎在脊背的中間,不左右晃動的為上品。長毛犬爆發力強、耐力持久、膽子大、兇猛,適合追捕大的獵物。遠遠的看見它跑過來威風、霸氣!不過,晃眼看也真的很像一頭長滿了白色長毛的豬。所以,當時有些外地人看見它時不知道是什麼狗,就戲稱它「豬狗。


在民間有關下司犬的傳說很多,苗爺告訴我們,原來下司犬是二郎神的護衛犬,在天宮時叫嘯天犬,跟著二郎神呲詫風雲於天宮和凡界之間,後來,二郎神奉命下凡保護觀音娘娘,到了雷山地界發現有一個蛤蟆精為非作歹,禍害生靈。於是,二郎神與哮天犬協同作戰,出來一隻蛤蟆二郎神就劈一隻,哮天犬立馬撲上去生吞一隻。不知道二郎神劈了多少只蛤蟆,把山都劈成了一道道懸崖絕壁。哮天犬也不知道生吞了多少只蛤蟆,結果鼻子、嘴巴、耳朵、四肢都被蛤蟆血染紅了,連吃進肚子裡的蛤蟆血也由里往外把哮天犬的皮肉都染成紅的了!任憑哮天犬怎麼洗也洗不掉、抹不去了。除掉了蛤蟆精,哮天犬奉命被留在雷山保護觀音娘娘的蓮花座。哮天犬格守天職,在觀音寺里是護衛觀音娘娘的神犬,同觀音娘娘一起接受凡間的善男信女們朝拜。幾千年過去了,吃到它肚子裡的蛤蟆精修煉還魂,在它肚子裡大念迷咒,引誘哮天犬動了凡心,與當地的一隻土狗偷吃禁果,還大開殺戒,吃老鼠、捕山雞、逮野豬,違反了佛家戒律,觸怒天廷。二郎神奉命下界協助觀音娘娘圍剿哮天犬,觀音娘娘的一滴鏡瓶水、一句佛經逼出了蛤蟆精。二郎神眼快手起劈死了蛤蟆精。哮天犬回過神來,看見眼前的一切毀之晚矣!任憑它怎麼求觀音娘娘和二郎神帶它回天廷將功補過都無濟於事。結果,哮天犬被罰永不得回天廷,在凡界專門捕獵危害人類的野獸,保護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哮天犬知道它是被蛤蟆精害的,所以,到今天只要見著癩蛤蟆它總要去鶇它兩口,以解心頭之狠!為了證明它的冤屈長了一身長長的白毛以示它內心的清白。哮天犬覺得它由一隻天界神犬被打入凡間,羞愧得再無臉見人,所以,臉上長滿了長長的白毛掩蓋它內心的痛苦,並在心裡一直責備自己怎麼這樣苯呀!苯得像豬一樣才被蛤蟆精害成這樣啊!天長日久哮天犬就越來越長得像豬了。好在天廷對它的責罰,它一直銘記在心,不分白天黑夜的在叢山峻岭捕獵野獸,保護人間。謹遵佛家戒律,不管捕獵到什麼樣的獵物它都不吃,成了一隻苦行僧犬,孤獨地馳騁穿梭在曠野深山裡。人們也不敢靠近它,只敢遠遠的窺視它,被它的神勇、威猛所折服,由於看不清楚它的面孔,偶爾看見它如虎獅般的神態,所以給它取了一個名字

叫「虎鬚狗」。


有一天,虎鬚狗被一群野豬圍攻,它與野豬奮戰了7天7夜,越戰越勇,血流乾了,氣用盡了,被野豬咬得千瘡百孔,身上也沾滿了野豬的鮮血,可它卻沒有倒下!由於寡不敵眾,它被野豬們逼到了懸崖邊,可虎鬚狗依然以它天犬的神威屹立不倒!這時候遠遠的傳來好親切的狗叫聲,像是呼喚親人的聲音,獵人們的喊叫聲也越來越近了,虎鬚狗從它血紅的眼角依稀看見了獵人們手舉的火把紅光點點,幾個白色的影子越來越靠近它,它聞到了親人的氣味,它看見了一個個白色的影子好像當年的它。。。。。。慢慢地虎鬚狗閉上了眼睛,它感覺身體在慢慢地上升,上升。白色的影子離它越來越遠,獵人們的喊叫聲也越來越遠,它心裡一陣陣難受。一道刺眼的光芒讓它努力睜開眼睛,它看見了它日思夜想的主人二郎神,看見了它心中永遠信奉的觀音娘娘,它按捺不住內心的狂喜,它知道他們是來接它回家的,曾經的哮天犬,現在的虎鬚狗融為了一體,它使出最後的力氣騰空而起,猶如一條白色的長龍,盤旋在叢山峻岭間,縈繞在村野小道上,像是在和它留在人間的兒女們作最後的話別,然後飛奔而去劃向天際!


這個美麗的傳說流傳至盡知道的人卻不多,如果那天不是苗爺喝了我帶去給他的雲霧雪芽,心悅大致,他們那一代老獵人都有一個默契,把這個美麗的傳說留在自己心裡去懷念的,白龍犬就是老獵人們賜給哮天犬的子孫們見證它們父輩最神聖而美麗的雅號!而今,這個美麗傳說中的原始版下司犬基本上看不見了,成了喜愛下司犬的朋友們夢裡難尋的神犬了,偶爾有一兩隻返祖現象的堪稱絕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JEqEm0BJleJMoPMeo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