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同姓的害怕一個外姓的!」父子三人犯錯,被寶媽組團罰跪

2020-06-08     逗兒媽媽

原標題:「三個同姓的害怕一個外姓的!」父子三人犯錯,被寶媽組團罰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有愛團結的家庭就是幸福的家庭,隨著社交網絡的普及,有很多人喜歡曬自己甜蜜的家庭合照。

最近一張可愛的照片走紅網絡,照片中三個「男主人公」跪在床上,兩邊是爸爸和大寶,中間是二寶,二寶的年紀太小,跪姿簡直萌翻眾人,而爸爸和老大跪姿十分標準,可以說是「 熟練的讓人心疼」;第二張照片中的二寶還因為保持不了平衡,翻了一個大跟頭,嚇得寶寶馬上鑽到爸爸的肚子下面,拍下這張照片的當然是媽媽了,據說這是家中特有的懲罰措施,媽媽認為誰犯了錯誤都要接受懲罰,但是也不能太過嚴格。

媽媽表示罰跪的原因是因為,大寶回家後沒有及時寫作業,而老爸居然在沙發上玩手機,不管不問,沒有盡到作為父親的監督責任,媽媽回家看到這副場景非常生氣,於是「家法伺候」了,至於二寶則是被無辜地株連了,雖然跪姿非常「慘烈」,但是看得出來這家的三個男人非常愛媽媽,媽媽懲罰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據,絕對不是無理取鬧。

有網友調侃道:「三個同姓的居然害怕一個外姓的。」網友雖然嘴上調侃,但是都非常羨慕這樣的家庭氛圍,在對待孩子犯錯的問題上,這位媽媽用這樣「特別」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調節了家庭氛圍,媽媽認為包庇縱容孩子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而太過嚴厲地呵斥孩子,則會讓家庭關係太過緊張。

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怎樣處理呢?

1、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做錯事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壞孩子,俗話說得好「不知者無罪」,孩子年紀小的時候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形成,他們可能無法判斷事情的對與錯,家長過分指責孩子是不合理的。家長不能急於讓孩子改正錯誤,強迫孩子改正錯誤,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把孩子推的越來越遠。

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感到憤怒是正常的,但是即使再生氣,也應該冷靜下來和孩子交流,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啟迪孩子,孩子可以不優秀,但是要有基本的是非和良知,而孩子的錯誤就是很好的教育機會。

2、不要貶低孩子的人格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劍拔弩張」的,家長不要太過強調自己的威嚴,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誤之後一味地指責孩子,把孩子貶低地一無是處,其實孩子雖然小,但也是有自尊心的,有時候家長的一些「氣話」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會覺得父母討厭自己了,然後就開始破罐子破摔,指出孩子的錯誤是為了讓孩子改正,而不是發泄父母的憤怒,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才能解決好孩子的問題。

3、約定懲罰機制

如果做一件事情不需要承擔後果,那麼人就會本能地恣意妄為,孩子也是一樣,在孩子犯錯之後,為了防止孩子再犯類似的錯誤,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懲罰機制,明確告訴孩子,如果再出現類似情況,將會受到懲罰,但是要注意懲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要還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可以了,不要用懲罰來恐嚇孩子,更不能對孩子進行家庭暴力。有很多人模仿「虎媽」教育孩子,這種教育方式並不一定適合每個家庭,並且很多家長只學到了懲罰的形式,而沒有學到其精髓。

4、不可包庇縱容孩子

有些家庭的父母會比較疼愛自己的孩子,疼愛到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捨不得罵孩子,他們把孩子想像地太過脆弱,總是想著保護孩子,而不明白溫室中的花朵不能夠真正長得茁壯,一味地包庇縱容自己的孩子,容易造成孩子沒有是非意識和責任意識,到了社會上,孩子也會養成逃避責任的習慣。

犯錯誤是每個孩子成長中必經之路,家長應該嚴肅對待孩子的錯誤,但是也不能太過嚴厲,導致孩子喪失信心,犯錯並不可怕,只要日後能夠加以改正就是好的,同時家長要注意在家中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教育孩子。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網友,大家覺得這位媽媽的「家法」如何?大家覺得孩子犯錯了,應該如何處理呢?歡迎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9cjlXIBfGB4SiUw77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