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記者進百村|遂寧高新區保升鎮寶鳳村:村美業旺 扶貧造就殷實小村

2020-09-12     遂寧新聞網

原標題:百名記者進百村|遂寧高新區保升鎮寶鳳村:村美業旺 扶貧造就殷實小村

村名片

寶鳳村位於遂寧高新區保升鎮以南,距保升場鎮6公里,幅員面積4.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08畝。2014年,寶鳳村被評定為省級貧困村。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寶鳳村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產業,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於2018年退出貧困村序列。近年來,寶鳳村先後榮獲市級「四好村」、遂寧市就業扶貧示範村、遂寧市六聯機制示範村級黨組織、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大事記

2014年,寶鳳村被評定為省級貧困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3戶188人。

2015年以來,寶鳳村全力配合船山區交運局推進「遂保路」改擴建工程,改善群眾出行條件。

2016年,寶鳳村引進業主,建立300畝優質青花椒基地。

2018年,對照貧困村摘帽退出「一低五有」標準,寶鳳村成功退出貧困村序列。

2020年3月,省委、省政府公布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示範村名單,寶鳳村成功入列。

寶鳳村產業旺了、村民富了、村莊美了。李四海/攝

脫貧致富經

寶鳳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產業

村美業旺扶貧造就殷實小村

8月16日,進入遂寧高新區保升鎮寶鳳村,藏糧水庫的一汪碧水格外引人注目。村民房屋、易地搬遷新居點散落在鄉村公路旁,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整個村莊顯得分外秀美。優質青花椒、肉雞養殖等產業基地內,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

這再也不是昔日的那個省級貧困村。 今年3月,寶鳳村獲得2019年度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示範村榮譽。由原來的貧困村變成鄉村振興「示範村」,寶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葉雙全直言,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下,寶鳳村的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

實施基礎設施建設

生活生產環境明顯改善

昔日的寶鳳村,村道路坑窪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村民對往日道路的形象描述。雖坐擁藏糧水庫水源,可由於水利設施薄弱、老化,離水域較遠的田土仍然只能「靠天吃飯」。

如今的寶鳳村, 水泥路直達村民家門口,農業灌溉設施覆蓋全村,新建的村級衛生室確保村民小病不出村,村文化室里有村民取用不盡的精神食糧……

寶鳳村的美麗變化,村民生活生產條件的明顯改善,源自於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實施。

實施脫貧攻堅以來,寶鳳村先後投資600餘萬元,實施村組水泥路建設,如今全村通村硬化路達到15公里,建成生產路6公里,入戶路2.8公里;整治山坪塘5口,囤水田2口,新建集中供水站1處;建成日間照料中心1個,新建80平方米村級衛生室1處,電商示範站點1處,完善了村級活動陣地、文化室、通信網絡。

不僅如此,為解決全村農業生產用水困難,寶鳳村還發揮藏糧水庫蓄水保水功能,投資130萬元建設提水設施1套,蓄水池4口,管網8.6公里,通過管網串聯,受益面積覆蓋全村。

「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生產條件,也讓家鄉更美!」在新疆打工的村民田秀春說,每年回到老家,村裡都有新變化,自己由衷地高興。

發展特色種養產業

拓寬村民增收致富門路

在寶鳳村青花椒基地內,幾位村民正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展梳枝、補肥等管理工作。

而村民增收有門道,來源於全村產業的變化。

「這幾年,我們村形成了特色種植、種養為主導的農業產業,村民、村集體實現了『雙增收』。」葉雙全說,300餘畝優質青花椒基地每年能帶來至少9000元村集體收入、肉雞養殖一年至少有3萬元村集體收入。

寶鳳村還探索股權量化發展新模式,整合財政支農資金、產業扶持資金100萬元、56萬元投入兩個合作社,通過股權量化,既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可帶動更多群眾增收。

產業變多,還源於全村撂荒地的整治。2018年, 寶鳳村開啟撂荒地整治工程,將村民手中未耕種的撂荒地集中起來,由村裡集中統一打理。整理後的撂荒地將按照田地產生的效益在扣除成本後,紅利由全村共享。

如今,寶鳳村已整理撂荒地300畝用於發展大豆、油菜、水稻、榨菜種植等農業產業。

打造美麗鄉村環境

鄉村振興前景更加美好

「現在周邊打掃得乾乾淨淨,垃圾也有定點收置處。」在寶鳳村各處,村容整潔、環境優美。村民唐克強告訴記者,村裡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生活環境得到了有效提升。

據介紹, 寶鳳村共設置垃圾收集點10個,村內各村民小組環境實現網格化管理,建有保潔隊伍,保潔員對主要道路等進行清掃,已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全覆蓋處理。

好環境的變化,還來自於農村面源污染的整治。

離唐克強家不遠處,就是遠近聞名的藏糧水庫,這座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小型水庫,是寶鳳村及附近區域農業生產的重要水源。然而,多年前的水庫卻被周邊養鴨、養雞大戶直排的廢棄物所污染。後來,周邊不合規的直排污染點被拆除,同時對水域進行綜合治理。如今,碧波蕩漾的水庫成為了全村的好風景。

「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村裡將進一步壯大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旅遊。」葉雙全透露, 寶鳳村將以綠色有機農業為載體,發展農產品加工,做好「水文章」,以藏糧水庫為中心,發展鄉村民宿、休閒垂釣、互助養老、體驗農業、觀光農業、露營基地等,助推全村產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返鄉創業記

從養殖「菜鳥」到養殖專家

8月17日,記者在位於遂寧高新區保升鎮寶鳳村的蛋雞養殖場看到,業主葉維成正通過自動喂料機均勻地把飼料送到食槽內。與10年前剛創辦的肉雞養殖場相比,現在的雞舍已經換成整齊劃一、重疊式的鋼架棚,自動化的飼養設備與傳統設備相比,不僅節約了土地,而且飼養空間更為開闊。

今年47歲的葉維成是寶鳳村村民。20多年前,葉維成前往福建打工,成為了一名叉車司機。 2010年,葉維成放棄穩定的收入,帶著父親、妻兒回到寶鳳村,流轉土地和山地近100畝,養殖鵝和雞。

2015年,為了擴大規模,葉維成購置了孵化機。他開始自己孵化雞苗、鵝苗,並創辦了遂寧市船山區維成種植家庭農場,成立了遂寧市船山區民聯養殖專業合作社。多年來,葉維成從養殖「菜鳥」逐漸變成了養殖專家,他還自己動手製造了一台孵化機和一台停電報警設備。

據了解, 今年,葉維成投入了100餘萬元用於雞場的轉型升級。目前雞場存欄的產蛋雞達到19000隻,將於10月份開始產蛋,預計平均產蛋率可達到93%,產值可達300多萬元。

富起來的葉維成不忘帶動鄉鄰致富,他不僅為村上閒置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還積極動員寶鳳村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採取「產業扶持資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每年可保底分紅500元。

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如今合作社已發展成為集種植、養殖為一體的小型農業園。目前,合作社共有李樹、桃樹、柑橘、水稻、油菜139畝,魚塘10.5畝,養雞場2400平方米。在2020年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中,葉維成被村民們選為村支部副書記。

「現在,我們還註冊了『維成寶鳳』品牌商標,正在積極建設種養循環生態農場,打造綠色生態有機食品品牌。」對於未來,葉維成信心滿滿。

住進新居,村民樂了。李四海/攝

百姓幸福事

11戶貧困村民住進美麗新居

8月17日,在村頭的易地扶貧搬遷新居聚集點,村民田俊國正和鄰居拉家常。

田俊國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鎮、村及幫扶單位的幫助下,如今他家已順利脫貧。更讓老田高興和感恩的是,2017年8月,他們一家告別了以往的破舊老屋,搬進了100平方米的扶貧新居。

為確保群眾住房安全, 寶鳳村先後實施兩批易地搬遷項目,集中安置貧困戶11戶35人。其中,第一批安置7戶19人,第二批安置4戶16人,都已完成入住。

不僅如此,在幫扶單位支持下,寶鳳村還新建扶貧安身房3處,維修整治危房2處。

人物訪談

著力當前「達標」著眼長遠「發展」

——訪保升鎮黨委書記吳昊

脫貧攻堅是保升鎮頭等民生工程,保升鎮將如何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近日,記者對保升鎮黨委書記吳昊進行了採訪。

記者:吳書記,請介紹一下保升鎮脫貧攻堅開展情況?

吳昊:保升鎮有4個貧困村,都已於2019年全部退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55戶、1203人。全鎮累計脫貧454戶1199人,剩餘1戶4人計劃於今年脫貧。

記者:針對今年1戶4人的脫貧任務,保升鎮將如何開展幫扶工作?

吳昊:作為遂寧高新區唯一有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的鄉鎮,保升鎮將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嚴格對照「一超六有」脫貧標準,周密制定幫扶方案,全面細化幫扶措施,保證1戶4人高質量脫貧。在幫扶過程中,保升鎮不僅著力當前「達標」,更是著眼長遠「發展」,將扶智、扶志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記者:保升鎮將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吳昊:我們嚴格執行「三年攻堅行動」工作要求,鎮黨委書記、村支部書記和第一書記在今年6月底前貧困戶「遍訪率」達到100%;持續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回頭看,認真查找漏洞缺項,一項一項整改清零,一戶一戶對帳銷號;積極探索建立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扶貧項目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進一步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加強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的動態監測,逐戶研究、逐戶過關;建立科級幹部包保制度,壓緊壓實18名責任人包保責任;不斷充實完善能工巧匠人才庫,充分發揮興富農技服務專合社、高鑫工匠專合社作用,採取「項目+合作社+農戶」方式引導更多貧困群眾參與園區建設;紮實做好493個貧困勞動力就業服務工作;高度重視問題整改,緊密結合2019年省級成效考核及市、區各類督查檢查反饋問題舉一反三,摸排梳理建立脫貧攻堅「三單一表」,確保真改實改。

來源:全媒體記者 梁界波 梁惠/文 李四海/圖

編輯: 瑞  林 敏

責編:林 敏

審核:冉啟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9aAhHQBURTf-Dn51Q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