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莫雷事件」已經足足過去了10天的時間,看似,事情出現了一些轉機的跡象。尤其是在美國那邊,這場風波已經讓越來越多的NBA球員和經理人意識到所謂「言論自由」的代價,而「莫雷事件」也成了球員們的禁忌話題。
然而,NBA這場危機真的會就此翻篇嗎?即便是聯盟會在後續花費大把力氣修復中國市場,可是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NBA始終未能做出正面的回應,事件核心人物莫雷也始終沒有站出來道歉。
而在今日,NBA總裁肖華接受《時代》雜誌專訪中談到莫雷事件,他表示受到了來自中方的壓力,但他們不可能炒掉莫雷,甚至不可能去約束他。對於和中國合作的倒退,他表示很遺憾,NBA蒙受的損失可能會持續下去。
在談到出現的經濟損失時,肖華表示:「不是說將要承擔,我們已經承擔了經濟損失。損失顯而易見,我們在中國沒有直播了,看看接下來會怎麼樣。」
截止目前為止,中國企業所有的NBA贊助商已經中止和NBA的商業合作,火箭單方面就已經損失了2500萬美元,一些NBA的球員也不幸躺槍,然而最重要的損失來自NBA中國的整體市值。
截止2018年2月,NBA中國總市值已經達到了40億美元的規模,而「莫雷事件」之後,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縮水,直接導致的後果便是從2020-2021賽季開始,工資帽下降,預期在15%左右,也就是1500-2000萬之間。
中國作為NBA最大的海外市場,每年能給NBA貢獻聯盟總收入的占比大約為10%。如果細化分析,NBA在中國的獲益是要超過這個數字的。
在過去的8年時間中,NBA能夠一步步走出停擺風波,工資帽每年都在增長。尤其在2016-17賽季,工資帽更是一年就瘋長了2400萬美元。這其中,中國市場的貢獻顯而易見。但隨著「莫雷事件」的發生,工資帽必定會出現縮水,NBA的衰退期近在眼前。
原本NBA預計未來幾年將會迎來最好的時代,可如今局勢瞬間風雲突變,NBA停擺的悲劇也有可能會再度上演。
到時候不知道會有多少球員會記恨莫雷和肖華,他們讓NBA一夜之間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