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區塊鏈當成數位資產發行平台,利與弊分別是什麼?

2019-11-16     區塊鏈幣海

區塊鏈除了用作協作型資料庫外,也很適合作為數位資產的發行平台。因為能增強流動性、互操作性和信任度。

此外,有一些開源或是帶有公益性質的項目,也比較適合用區塊鏈發幣,像是FileCoin和BAT(Basic Attention Token)。之所以採用公鏈作為發幣的平台,除了募資方便之外,也跟其項目本身的性質有關係。這兩個項目都是開源項目,用中心化系統發幣未免有點奇怪,用區塊鏈發行代幣,讓代幣自行運作再適合不過。

那有沒有缺點呢?當然也是有的,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區塊鏈的交易速度不可能比中心化系統快,譬如ERC20代幣的轉移就先天受到以太坊的限制,至少要等2~3分鐘才會到帳。如果很在意交易速度,建議可以使用速度較快的公鏈(如DEXON)或是聯盟鏈(如幣安鏈)來發行數位資產。

另外就是上手難度的問題,要在區塊鏈上交易數位資產,必須理解私鑰、地址、交易手續費、區塊確認數等知識,對一般大眾來說太難了,需要有配套措施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譬如客制化錢包、私鑰代管服務等等。

總結一下,把區塊鏈當成數位資產發行平台的好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好處:

1.提升數位資產流動性;

2.提升數位資產互操作性;

3.可藉由公開數位資產的運作邏輯以取得信任,適合開源或是公益項目;

需要注意的地方:

1.交易速度較慢,如果很在意速度建議使用DEXON或是聯盟鏈;

2.上手難度高,可能需要搭配客制化錢包以及私鑰代管服務降低使用門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rQpc24BMH2_cNUgrz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