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卻存在很典型的整形誤區:有些MM認為做一次整形就能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結果以為割個雙眼皮就能變明星臉,好像不夠好看啊,繼續墊鼻子,鼻子做完覺得臉大啊……結果卻是越整越網紅臉,越整臉越僵。
如果你還不知道整形的正確順序,那你的變美之路就要越走越遠了。整形並不是看哪兒不順眼就去整哪兒,沒有正確的順序,只會越整越殘,越整越丑。
你看明星夠有錢了吧,選擇的整形醫生夠有名專業了吧,但為什麼有些人卻整容變毀容?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整形順序錯誤的後果。有些人總覺得下巴短所以沒有V臉,整形墊高墊長了下巴,但又發現鼻子不夠長,鼻子跟著改變,發現顴骨又覺得彆扭。陷入無窮盡的修復調整,千金散盡還是丑。
整形有沒有順序?
還真有。
整形的先後順序很重要,需遵循先整體後局部,先輪廓後五官,先靜態次動態。但僅是理論上的相對順序,並非絕對順序。
第一批:(整體框架)
正畸、正頜>顴骨顴弓、下頜骨>頦成型
這裡說的整體就是面部輪廓,面部輪廓就是五官的框架。三庭五眼是五官與臉型搭配的美學標準,哪怕只是改變其中一個小部位,面部的整體結構都將受到影響。順序搞反了,效果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額頭作為面部的起點,直接影響五官的布局,是面部整形的先行軍;接著是鼻子,鼻子位於面部的中央,它的形態與高低直接影響的是面部的協調。接著才是顴骨、下頜角、下巴。
第二批:(靜態架構)
髮際線>面吸>鼻子、鼻基底>眉弓、少量填充和眉弓有時也能與鼻子一起進行)
第三批:(動態細節)
眼睛>嘴唇>蘋果肌、臥蠶、酒窩等
五官整形的最後一步才是眼睛。眼睛之所以是整形中最後一步就在於眼部比例面部比例,需要全面考慮,設計的眼睛才能符合「三庭五眼」的標準。很多人都把這個眼睛作為整形的第一個項目,其實恰恰把整形的順序搞反了。
所以在做任何的項目之前,考慮好第N步的規劃。
很多MM看了順序表示還是不懂,那麼我們拿大家最經常做的隆鼻和雙眼皮舉個例子。
比如隆鼻術為什麼最好排在雙眼皮的前面?這句話確切的說是如果要加高山根的話,開眼角就得排在後面。
道理很簡單哈~因為當山根加高時,皮膚受到一個向中間的拉扯力,兩眼間距隨之變近。
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視隆鼻後眼間距被拉近的距離多少,再考慮還要不要開眼角?(防止眼間距過近)
但是眼睛算是接受度比較高,改善度也大的一個醫美項目,所以很多人會第一個考慮雙眼皮手術,但又不知道自己後續會不會有隆鼻的想法。這可咋整?
我的建議是:如果有後續想要改善鼻子想法的朋友,在做開眼角手術前,可以事先跟醫生要求,讓他幫你預留一個做鼻子的空間。(不過,也只是針對兩眼間距足夠寬的朋友。如果兩眼間距適中的話,這個尺度會很難把握,因為掌握不好山根隆起幅度對眼間距變化的影響。)
填充類最後
那為什麼最後是脂肪填充嘞?顳部、太陽穴、蘋果肌等部位的填充倒是影響不大,主要是額頭。
如果是額頭填充在前,你們想想,額頭被填高了,導致做鼻子的參照點不對,於是鼻子被過分加高,鼻子加高了,下巴又得長加高,假體被雕刻得過厚,隨之又有了觀感不自然、輪廓感過強等問題。
有人問:難道我要微整形,我就是要換張臉嗎?這並不是說要你整得「面目全非」親媽都認不出,而是在考慮好幾項手術時,如果不能一次做好可以根據這做出選擇。
一般人不會涉及到全臉整形到「改頭換面」的地步,但大家一般都會有自己不滿意的五官,那麼這個時候,該怎樣進行微調呢?
可以向你們提出一個方向:嘗試自己認為最缺陷的部位。
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不滿意的部分,整形是一件取悅自己的事,醫生的建議很重要,但是照顧自己的內心也很重要。所以,從自己最不滿意的部位下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依次遮蓋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獨立部位,看看是遮蓋眼睛的自己美一些,還是遮蓋了鼻子的自己更美,這樣一一確認一遍,你應該就能確認自己內心最想要調整的部位了。
當然啦,以上都寫得很淺,都只是大前提,很難細分確定到某個項目的先後順序。因為人的臉部變化都是一環扣一環,某個部位的變化連帶著其他部位的改變,最終導致整體效果的呈現有所不同。
那我們該咋辦嘞?
第一,跟醫生面診時不要隱瞞,不要因為急著做項目,就隱瞞事實啊喂!
比如射頻吧。埋線後立馬去做射頻,導致埋線的地方收縮較多,最後皮膚表面出現了凹坑。你們嗦,這怪誰!(一般得過3-6個月才可以去做哦)
第二,什麼項目不能一起做,什麼項目一起做是最優解,這排列組合起來就太多了!小編是超級碼字機也寫不完吶!(委屈的噘嘴)所以,平時多關注醫美熱搜,每天學習一點點變美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