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常輸的原因!17年未進世界盃並非技術差,場上決策能力太關鍵

2019-12-10     體壇球匯


隨著中超整個賽季的落幕,國足主帥里皮的離開,許多球迷開始為中國足球的未來而擔憂,因為近年來中超、中甲、中乙這些聯賽幾乎進步不大,對於球員的改造並不明顯,而國足則是常年輸球,從昔日的亞洲一流球隊,如今成為了連越南、菲律賓、敘利亞都踢不過的球隊,仔細分析中國足球的形勢不難看出,中國職業球員和國外頂級球員缺乏是創造能力,足球是一項團隊運動,而不是依靠個人能力、單打能力去進行比拼,可以說桌球、羽毛球中國是世界頂級,而像籃球、足球這些大型團隊運動則是非常差勁。

中國足球訓練的根源在於機械化、格式化,國腳的小技術、能力放在世界舞台並不差,甚至場下的國足球員水平非常強,但是一旦放在比賽中,球員便會失去方向,不了解該如何組織進攻,面對變化莫測的場上局勢,國足球員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精神的高度緊張會讓球員出現失誤,這也成為了國足球員經常失誤的重要原因,曾經2002年國足挺進世界盃,當時主教練米盧對於中國足球的根劣性非常清楚,在國足集訓期間米盧經常提高國腳的場上決策能力,甚至經常用一些土辦法、笨辦法改變其踢球思維,這一點體現在球商方面,像武磊、蒿俊閔、鄭智這些球員的球商非常高,隨之場上決策能力也非常強。

固定式的思維讓國腳球員發揮不出其真正實力,而像鄭智、蒿俊閔、武磊這些球員,最主要的的原因並不是其技術好,最主要的是其對比賽的解析、場上決策能力有著關係,鄭智已經39歲,其體力、技術已經大不如前,但是其作用要比任何球員強,最大的差距在於鄭智的經驗、場上決策能力,面對任何局勢鄭智都可以做出正確的決定。

如今社交媒體會出現很多小球員在場下顛球、盤帶、射門非常優秀,甚至有些球迷稱其可以進入國家隊,但是你把這位小將放在比賽場上,面對身體對抗、卡位、小動作或許這位表現優異的小球員將會非常差勁,而改變這一切的關鍵因素、提高場上決策能力的關鍵在於平常的訓練,無固定式訓練、多變性的訓練才是提高球員比賽能力的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mEw7G4BMH2_cNUgpU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