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高調離婚的亦舒女郎:什麼才是通透的傳奇女性|港島往事

2019-08-02     盧璐說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亦舒師太,大抵是我最喜歡的一枚女作家了,上大學之後,好一陣子,我簡直是活在亦舒的世界裡,小說是一本接一本地看。

亦舒師太筆下的女人,都有一個共通的特性:靠自己,不靠男人。

香港奇女子這麼多,被亦舒誇讚的不少,被她毒舌的也不少,但能被她敬佩到寫入書中的奇女子,日常毫不吝嗇地誇讚,卻十分難能可貴。

今天寫的這位香江奇女子,亦舒把她奉為自己的偶像。

據說年輕時的亦舒,還偷偷地把她的照片從雜誌上剪下來,貼在荷包里的鏡子上獨自欣賞。

在亦舒的小說《流金歲月》及後來楊凡翻拍的由張曼玉、鍾楚紅主演的同名電影中,女主角「蔣南蓀」的原型便是她本人!

左一張曼玉飾演的蔣南蓀

她就是我們今天的女主人公,施南生,也就是亦舒口中所說的「有型、叻(粵語中厲害)、威(粵語了不起的)、表達能力太好、幽默感豐富」的女子形象。

施南生,聽起來有點英氣,像俠女一樣。實際上,她現實生活中也是能文能武的俠女一枚。

她名氣不大,但她的前夫,在電影圈名氣響噹噹,甚至可以說是武俠電影的大佬,名字叫徐克。

兩人2014年承認離婚後,還是以好友的身份繼續合作。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片頭監製的名字正是施南生

電影監製這個身份,和製片人不一樣。監製是管導演的,控制整個劇組的進度,尤其是預算,和導演往往不和。

陳可辛和吳君如在前兩年的電影《妖妖鈴》的採訪上袒露心聲:即便是夫妻,一個做監製,一個做導演,都會吵得不可開交。

然而換到了施南生和徐克這裡,徐克對她的評價簡直是夸上了天:

「施南生有著相當好的語言天賦,不但可以幫我談比如錢方面的事情,還是非常好的外交官,去海外影展有她的話,一切都會變得很輕鬆。」

徐克在電影圈號稱「徐老怪」,不僅形容他拍電影的手法,更是形容他的脾氣。

亦舒師太也是從內而外,從頭到尾巴,連連誇讚施南生。

「南生並不一定穿精品,有時也白襪子與繽紛涼鞋。配得好,選得適合她,明顯地是她在穿衣裳,沒有可能是衣裳穿她,顏色不定,鞋子高矮也不定,變幻多端,但是相信我,如果她在那裡,你一定見得到她。

我所知唯一不穿胸罩但自由自在的香港女郎。身段真好,五呎七吋高,穿什麼都不差。」

《今夜不設防》里,施南生被在場的主持人和嘉賓一度捧上了天。

林青霞說施南生(施南生的英文名是Nansen)是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女人。

王祖賢則被施南生的魅力所折服,外在美,內在也很美,事業心強到令自己敬佩。

倪匡倒是和妹妹亦舒持相反意見,不覺得施南生美,但也不得不承認施南生性格可愛。

黃霑這個風流才子誇獎到動情時,都忍不住親了施南生一口。

這些響噹噹的人物,隨意一個拎出來都能震動娛樂圈,卻都被施南生哄得服服帖帖,施南生這個大姐大,究竟有什麼魅力?

攝影師尹超和時尚芭莎合作拍攝的施南生

施南生,短髮,纖瘦,身材挺拔,衣著得體,典型的港女風範,她1951年生於香港一個富裕的家庭,祖籍上海,父親是企業家。

1967年,香港發生動亂,為了保護自己女兒的平安,施父便囑咐自己的朋友,將16歲的施南生帶到非洲加納讀書。

施南生讀的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學校,13個同學,來自9個國家。施南生髮現,大家的教育背景都不同,即便是國際學校,也很難在專業上有所長進。

很快,施南生同父親商量,轉到英國的寄宿學校就讀。

20歲,施南生考上北倫敦理工大學,攻讀數據和計算機專業。

理科出身的姑娘,擅長用邏輯思維去判斷事物,這也為施南生之後的事業管理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施南生大學是個很沉悶的姑娘,不喜歡和別人打交道,每天就悶在電腦房裡,研究數據和計算機。

大學期間,施南生還對一件事情非常堅持,那就是不停地學習語言,這是母親給她的影響。

施母是大戶家庭出身的孩子,生來就有一雙短腿,施母家人擔心施母將來會被欺負,送她上學,施母成為家裡唯一受教育的孩子。

到八十歲的時候,施母因病住院,用流利的英語和醫生護士交談,讓人刮目相看,愈發地敬重施母。

施南生從母親那裡學到的,想要得到大家的尊重,首先自己要「有料」。

於是乎,大學期間,哪怕自己再忙,也不放棄對語言的學習,靠著天分和勤奮,施南生掌握了五門語言。

施南生一直有做電影的夢想,這個夢想也源自施母。

施母喜歡好萊塢影片,從小就帶著施南生欣賞電影的藝術,不在家陪伴孩子,也會讓傭人陪著。

施南生從小對美的感知,都是來自於家庭潤物細無聲的培養。

施南生接受採訪時,提及自己母親

結束學業後,施南生決定返港尋求自己的未來。記者是施南生的第一志願,然而陰差陽錯地去了公關公司。

除了本職工作之外,施南生還兼職主持人。

TVB舉辦環球小姐選美活動,需要一個懂幾國外語的女孩做節目,施南生5門外語的功底直接被推薦上去。

不過施南生的性格,太open,不適合端莊大方的主持人形象,並且TVB是出了名的壓榨員工,要真成了它的正式員工,直接勞累到哭。

況且,施南生也很自信地表示,自己有其他的能力,僅僅做一位主持人,太屈才,玩票就好。

施南生學習能力極強,在公關公司待了3年,發覺無其他新鮮的內容可以學習了,便在朋友的介紹下,跑去佳視宣傳部。佳視倒閉,施南生之後跳槽到了麗的(亞視的前身)。

很多人到了中年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同,但施南生的目標明確而堅定,她只做自己喜歡的和有能力做到的。

「我常跟年輕人說,做一個工作有兩點最關鍵:第一是你喜歡的,第二是你有能力做到的。我肯定不喜歡做宣傳,做下去如果做得好加我薪水我又捨不得走,到時每天怨氣衝天,過了幾年就變大姐了,不愉快,很臭脾氣也走不了。」

徐克和施南生年輕的合影

本來施南生不打算在麗的做太久的,但是耐不住高層對她的欣賞。

施南生在麗的期間,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坐遍了高層的椅子,並且每離開一層椅子,她的職位就高一層。

不僅如此,外面的電影人士也對施南生虎視眈眈。麥當雄出去做電影公司,叫施南生去參加;許鞍華和陳韻文拍《撞到正》也找施南生做製片。

攝影師尹超和時尚芭莎合作拍攝的施南生

何佐芝,佳藝電視台的創辦人,何東爵士的私生子也不得不對施南生另眼相看:「一言以蔽之,全才。」反正香港媒體提到她,都用「傳媒界翹楚」來形容。

按道理來說,這麼多人欣賞施南生,她應該很開心,但現實是施南生不厭其煩,覺得自己的生活都被工作壓榨了,於是跑去美國和徐克偷偷結婚。

施南生和徐克的愛情,源自於自己發小張培薇的不斷安利。

發小和施南生都在國外留學,一個美國,一個英國,一直以書信來往。徐克當時也在美國留學,和張培薇相熟,發小對徐克讚不絕口,說他多才多藝。

1977年,徐克從美國留學返回香港,施南生也回到了香港。

她一直都很想見一見發小口中不斷誇獎的才子徐克。

是巧合,也是命運,施南生和發小吃飯的時候,發小剛感嘆沒叫徐克,結果徐克立馬出現了。

這次是兩人初次見面,像極了電影里的劇情。從此,一見鍾情的兩人成為愛情的伴侶,事業的拍檔,三十多年的相守相伴,兩人互相成就了彼此。

和徐克雙劍合璧後,施南生的職業生涯和開了掛一樣。

70年代末,香港電影新浪潮湧現,一批電視台出身的年輕導演,各自拍攝風格新穎的電影,徐克也加入其中。

在徐克的邀請下,施南生從麗的離職加入新藝城,從此開始了職業電影製作人的道路。

說起新藝城,不熟悉港台或者年紀稍微年輕一些的讀者,可能不太了解這個公司的來頭。

上個世紀80年代的香港電影市場被邵氏和嘉禾兩大公司各占領半壁江山。

為了破解這一局面,7個懷揣著夢想的年輕人,決定打破這一壟斷的局面,於是他們新藝城電影公司成立了。

這七個人包括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和泰迪羅賓。

新藝城7怪

按照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里江南七怪的設定,他們也被稱為「新藝城7怪」。

這七名年輕人里,只有施南生一個女人,剩下的都是如今赫赫有名的導演或者演員。

後來金馬獎找到了其中五位作為頒獎嘉賓

男人,尤其是搞藝術創作的男人,大大咧咧,只專注於創作,絲毫不懂得公司的管理和運作。

唯一心思細膩,又是經商家庭出身的施南生,則成為了新藝城裡,負責運籌帷幄的「大家姐」。

施南生可以說是被「騙入」新藝城的。黃百鳴找她加入,把新藝城吹得天花亂墜的,但施南生則反問了他幾個關於管理的問題。

「公司一年營業額是多少?」

「你們一年拍多少部電影,預算多少,生意如何?」

「創辦的公司規模幾何?打算達到什麼規模」

.......

一連串的問題讓黃百鳴啞口無言,直接交代自己就是想請一個施南生這個類型的「管家婆」。

施南生想先了解再考慮,黃百鳴則先斬後奏地把薪水存入施南生的帳戶里。施南生的性格哪能受得了這樣的恩惠,就跑去上班了。

混跡過香港各大知名電視公司的施南生,手上資源強,做事風格更是雷厲風行,簡潔高效。

多年的經驗,讓她即便是從零開始做起來,也是遊刃有餘。

行政、預算、製片等環節,都是施南生一人全權負責,甚至影響了電影界未來這些制度的規定。

現在電影上映,會在各個地方投放物料、消息來擴大電影的影響力,行業稱之為「宣發」。這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操作,在80年代的香港電影圈十分新奇。

這也是施南生最擅長做的一件事。她對宣傳和投放從不吝嗇,大量砸錢,讓公司的作品不斷充斥著熒幕。

新藝城的輝煌,施南生功不可沒。

《最佳拍檔》系列創造了香港電影票房神話,每一部的票房都高達2000萬港幣,第三部更是拿到了將近3000萬。

《最佳拍檔》的主演到導演,清一色的新藝城出品

《鬼馬智多星》、《開心鬼》系列的名頭更是響噹噹,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影迷重溫。

「新藝城出品,觀眾有信心。」這是當時新藝城的口號,狂妄,但也是事實,只要有新藝城三個字,無論電影好壞,都會有觀眾買單。

八九十年代,新藝城讓香港電影公司聞風喪膽,逼得邵氏和嘉禾兩個影業巨頭聯合對抗新藝城,但仍然艱難無比。

80年代觀眾們都認準這個logo

《號外》雜誌是這麼讚美施南生的:「(施南生)不是一個女人名字那麼簡單,她已成為一個境界,一個單位,像斤兩、尺寸,是一種衡量標準。」

展示眾多明星風采的《號外》

施南生事業巔峰遠不止如此。施南生覺得做電影,一定要懷揣著一顆開放的心,不僅僅在香港,更應開闊國際市場。於是她把香港電影帶到了坎城。

來到坎城,施南生才驚覺自己的眼界有多狹隘,贏得了香港並不是贏得了全世界,自己不過是電影這片大沙漠的一粒小砂礫。

自己監製的片子,和國際影片比起來,創意足夠,但技術跟不上。

不驕傲,不自負,施南生不斷鞭策自己前進,第二年拉上自己的合伙人,一起前往坎城,學習西方先進的電影技術,了解當下國際電影的市場需求。

坎城電影節上的施南生,從身材到穿著,

都是一流女明星的水準

在邵氏和嘉禾還在苦苦爭奪香港這一片土地的時候,施南生已經開始收穫國際市場。

新藝城拍攝的電影,在非中文的國際市場,能達到總收入的40%,這一盛舉,施南生功不可沒。

新藝城的神話終結於90年代初期。理由也是現在創業公司很容易出現的毛病,收入分配不均,合伙人各有志向。

徐克有自己的想法,而施南生作為他的妻子,也竭盡全力去幫助徐克實現自己的夢想。

離開新藝城之後,施南生索性和徐克成立了屬於兩人的電影工作室。一個負責造夢,一個負責讓夢成真。

徐克不善於理財,更不善於管理公司和以及和投資人打交道,他一心都撲在電影的創作上,那好,施南生就做他背後的女人,替他打理好一切事宜。

兩人創造了至今仍然讓眾多影迷念念不忘的武俠電影,《倩女幽魂》、《青蛇》、《黃飛鴻》.....

這些電影,無一例外地都打上了施南生和徐克的標籤。

兩人電影工作室logo,各占一半,

有種惺惺相惜,彼此成就的感覺

徐克出品,藝術和技術都有保障,而他的電影奠定了香港電影在亞洲電影的地位。

施南生和徐克與其說是夫妻,不如說是互相成就了對方的事業合伙人,徐克讓現實理想化,而施南生則讓理想照進現實。

施南生的厲害之處不僅在於她的眼光,又懂得財政,又知道怎麼選題材,發行推廣一把抓,還在於她的談判技能和強大的執行力。

徐克的代表作《七劍下天山》在新疆拍攝,不小心搭景越過了另一個山頭,被村民為難。

施南生親自出面和對方談判,來欣賞她的這段經典的談判話術:

「你知道我有部戲要拍,我也知道你想我留下來,戲可以幫你們推廣旅遊,有什麼條件不妨一針見血地說,價錢合適我會給,不合適立刻就走,我沒有時間跟你做戲。

攝影師尹超和時尚芭莎合作拍攝的施南生

施南生很像是一個有著百寶箱的多啦a夢,徐老怪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施南生也有辦法把他變為現實。

《深海尋人》,徐克讓全劇人員全部下海潛水,包括自己。施南生也照做,準備好潛水用具和水下拍攝器材。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拍攝時,徐克的需求又讓人無可奈何:需要火,又需要安全的火。

施南生直接為徐克找來安全又能產生巨大火苗效果的材料和道具。

報道中,「老爺」是施南生對徐克的稱呼,施南生對徐克總是言聽計從的溫順。

施南生採訪時說過:「我希望他(徐克)開心,如果他認為拍電影令他最開心,那就希望他永遠拍電影。」

徐克也對施南生感激不已。在《藝術人生》的採訪中,有觀眾詢問徐克:「除了自己的父母,在你的一生當中,受那幾個人的影響最大?」

毫無疑問,徐克回答了施南生。

「最大,程度上不敢講,但有一個,一定不能否認的是施南生。因為她給我看到很多生命里的一些可能性,而且對自己一些感情的東西,有了很明確的一個認識。」

徐克就是施南生的劫,怎麼逃都逃不過。施南生也一心維護著徐克。

但再相愛的人,再勢均力敵的夫妻,都敵不過歲月的流逝,才子的風流。徐克和施南生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傳一次婚變。

相愛的三十年里,徐克的風流韻事每隔幾天都要上一次頭條。

對此,施南生的回應耐人尋味:「我知道的,都不是事實,我不知道的,就不知道了。」

唯有一段緋聞真正惹怒了她,那就是徐克和葉倩文的緋聞。

徐克和葉倩文第一次合作是1984年的《上海之夜》,徐克很欣賞葉倩文,沒隔多久,兩人又合作了《刀馬旦》,再之後,《鐵甲無敵瑪麗亞》、《豪門夜宴》都有葉倩文的影子。

徐克和葉倩文親昵的樣子

1993年,徐克與葉倩文傳出了緋聞,嚴重到讓施南生鬧分手,還跑去了美國。

都說施南生不在意,實際上她對徐克的愛非常之深。

第二年,施南生給媒體發了自己和徐克結婚的照片,宣誓主權,擊破謊言,用一紙婚約捆綁住了徐克。

婚禮現場還請來了林青霞夫婦,能找得到嗎?

傳聞說是兩人已經離婚,這次婚照不過是重新復合的宣言罷了。

施南生否認了:「相戀15年才結婚,之所以決定結婚,不是為了束縛,而是為了關愛。」

2007年又傳出兩人再婚變,兩人繼續否認,共同出席鍾楚紅丈夫的葬禮,力破婚變傳言。

2008年3月,媒體又爆出兩人早就簽訂了離婚協議,施南生和徐克都不承認。

有記者直接打電話去詢問施南生,接到電話後輕笑一聲:「你講得這麼有趣可愛,我不想談這些,對不起。」

只語帶玄機地說:「我給你一個標準答案吧,這句話我說了很多年了,兩個人的事只存在兩人之間,和第三個人沒有關係。」

才子風流,但絕不是一個無情的人。

在婚變傳得愈演愈烈的時候,徐克在自己導演的新片發布會上,對著施南生表白:「金玫瑰當然要給最好的女人,你永遠是最好的女人。」

這番話讓施南生頗為感動和驚喜,不由眼泛淚花。

或許那時候的施南生覺得,徐克雖風流,但只要他回家,只要他心中有自己,那就足夠了。

但是女人畢竟是女人,再怎麼大方,也不捨得把自己最心愛的人掰成幾瓣分給他人呢?

更何況兩人的關係如此複雜,既是合伙人,又是夫妻,還是好朋友。如此多重的關係,再恩愛的人也受不了。

哪怕堅強、洒脫、獨立如施南生,一樣對這樣的愛情,感覺到疲倦而勞累。

攝影師尹超和時尚芭莎合作拍攝的施南生

2014年,徐克被傳出在台灣和嫩板湯寶如的女助手樂樂一同觀看電影,徐克仍然否認兩人的婚姻破滅。

沒過多久,施南生鬆口,已經和徐克離婚,兩人在一起很久,離婚也是最近的事情,自己和徐克早就情同手足。

徐克坦誠,兩人都太固執了,誰都改變不了誰,最後只能成為朋友,而成不了戀人。

「她是很固執的人。女人固執起來,有時候是很可怕的,如果一個東西她覺得是對的,那就一定是對的,如果一個東西是錯的,那你怎麼說都改變不了。」

「不吵架是不可能的,我們不會互相妥協,處理辦法就是她去做她的事情,我去做我的事情。」

和徐克離婚後,施南生還是他工作上的好夥伴,繼續做他的「管家婆」,為他的電影之路鋪路。

或許是愛得太深了吧,施南生離開徐克,還是施南生,但徐克離開了施南生,就難以稱為徐克了。

離婚後,從《智取威虎山》、到《西遊伏妖篇》再到《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施南生還是穩坐監製這一座位。

她在成就徐克,也在成就自己。

2015年,電影《智取威虎山》在第17屆義大利吾甸尼遠東電影節作為閉幕電影出演,監製施南生首次獲得了「金桑樹終身成就獎」。

在電影節上,她把這份榮譽的獲得分給了徐克一半。

「因為有他天馬行空的創作靈感和對電影製作的認知,逼使我不斷挑戰自己,因為造就很多不可能的電影製作,鞭策自己成為一個個好的電影監製。」

兩年後柏林電影節,施南生成為首位「柏林電影節攝影獎」的女製片人。

施南生是獎項設立以來的第二位製片人獲獎者,也是第一個獲得這份榮譽的女性電影人。

她的獲獎感言,依然離不開徐克。

「我感謝他,因為他從來沒真正明白過我在說什麼,我說我們沒有更多預算了,他聽不懂;我說我們這樣的拍法是完不成這部電影的,他也不明白。正因為他永遠『聽不懂』我的話,才迫使我成為比我自己預想中更出色的一名製片人」。

誰都知道,施南生愛徐克勝於愛自己,但她還是放手了,放手讓徐克離開自己。

正如多年前她在《今夜不設防》評價林青霞的那樣:太過於講究原則的女人,沒有必要。沒有誰離不開誰,世界還是會運轉。

這三十年多年後,她終於勸服自己接受了這個道理。

施南生她給大家帶來的震撼,其實並不直接呈現在熒幕上,也很少有電影取得巨大成功,會把功勞算在監製的頭上。

但只要是施南生監製的電影,大家都知道,施南生在裡面付出了多少努力。

如果沒有施南生,絢爛的電影世界根本無法呈現,在美國權威雜誌《綜藝》中,施南生被評為五十位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之一。

《明報周刊》的新記者寫文章她稱為「施南生先生」,於是有專欄作家便寫出這樣的文章:位高權重到,女人也可變成男人。

如今的施南生,已經年過六十,但她不會被年齡束縛,眼神里還是如二十歲一樣。用任何華美的辭藻都形容不了她的氣質。

哪怕和娛樂圈的俊男靚女合影,她的風頭也不會被別人覆蓋。

金馬獎上,和氣質女神桂綸鎂走紅地毯,我的目光全被施南生所吸引。披肩滑落,氣定神閒地抬起手臂,感覺不是意外,就是施南生設計的一個小插曲。

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有一個原因,施南生,這個名字,跟很多非常有名的名字連在一起,可本身,在民間卻沒有太大的名氣。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施南生這樣一個如此有手段、雷厲風行,有能力又有資源的女子,名氣為什麼如此之低?

她讓我想起來另一個香江女人章小蕙,她並不是演員,也不演戲,尤其是在今天,走過破產和婚姻的風波之後,章小蕙顯然成了香江女人,精緻的傳奇。

相比之下,施南生衣品上乘,出席任何活動,姿態,氣場,風度秒殺眾人,家世良好,談吐不輸他人,而且她手握電影圈最頂級的資源,全是實力,即使她不想出道演戲,但想要出名,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可為什麼她卻如此低調呢?

章小蕙

寫完之後,我的猜想一是,家庭背景不一樣。

章小蕙的家庭,父親是章建國,香港第一代廣告人,也是北美中文傳媒界的資深大佬。母親周婉筠則是一輩子沒自己動手洗過頭的千金。

父母親都是比較高調的人,高調做事,同樣也高調做人,這影響到了章小蕙的人生價值觀。

而到了施南生這裡,恕我無能,查了很久也沒有查到施南生的父母親的名字。

章小蕙的父母左邊

唯一知道的,施南生的父親是生意人,香港的生意人講究低調,不喜歡太出名。

而施母同樣也是個低調的人,不然也不會80歲了,女兒施南生都已經功成名就了,去醫院治病不靠女兒的名聲,而靠自己肚子裡的墨水。

這樣的教育方式,自然也影響到了施南生,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性格和行為。

第二個猜想則是,施南生太愛徐克了,愛他愛到為了他而降低自己的名聲。

章小蕙則更愛自己,章小蕙不會為了愛情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能同時和5個男人交往,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可施南生卻只有一個徐克。

夫妻檔一起工作的,娛樂圈並不少見。但娛樂圈是個勢力的圈子,女方若是名氣高於男方,則「某某的丈夫」則成為一輩子都甩不掉的稱號。

試想,若不是王岳倫帶了女兒上了《爸爸去哪兒》,在此之前有誰知道他是誰?有什麼代表作?

2012年的新聞,明明是2個人的新聞,

卻只有李湘一個人的名字

即便像徐克和施南生這樣勢均力敵的夫妻,施南生也還是不希望自己的名氣過高。

一個監製,一個是導演,兩個人都希望大家的目光集中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而不是集中在夫妻倆的花邊新聞里揪著不放。

施南生的六十年人生里,活出了大女人的智慧,活出了獨立自主女性的代表,給男人留面子,也給自己留足了充分的後路。

無論事業如何波動,無論情感如何起伏,洒脫和精明,永遠是她人生的準則。

事業成功,感情洒脫,人生的每一步都堅定而熱情。這是時間能賜予一個女人的禮物,也是施南生這六十年瀟洒生活的回饋。

施南生真的才是名媛中名媛,她活在那個圈子裡,人人敬愛,而無緣那個圈子的人,甚至無緣知曉過往和細節,這才是有范兒的人生。

盧璐:有兩個女兒的留法服裝碩士、作家,新書《和誰走過萬水千山》,正在熱賣。行走在東西方文化差異裂痕中間的,優雅女性自媒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gdtXGwBUcHTFCnfDx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