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圈黑心教練,僅用一張紙,就騙了上千跑友...

2019-05-23     跑步學院

相信很多跑友在跑了一段時間,或是參加過一次馬拉松後,都會在心底立一個flag:下一場比賽,我一定要跑到跑進330或是破4(馬拉松全程用時3個半小時或是4小時),諸如此類。畢竟誰都會想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有所成就。但你有沒有想過怎麼能讓你的 Flag 不倒麼?

作為一名跑步教練,我經常也會遇到這樣的學員。最常聽他們問到的就是,「教練,我的目標是全馬330/400,你能給我一份330/400的課表嗎?「這樣的問題還屢見不鮮,幾乎 10 個人得有 6、7 個有這樣的問題。

我也明白,現在的教練行業發展的水深火熱,確實存在一部分所謂的「黑心教練」。他們把不知道哪裡來的課表甩給跑者,便告訴他們這是一份你破三的關鍵法寶。

這也確實讓很多跑友都以為,只要我有了課表就讓成績有質的跨越。這份課表,就像江湖中失傳已久的武功秘籍,拿到它,神功就指日可待。

Photo via Nike

但是,事情真的想的那麼簡單嗎?如果就像武俠小說中說的得到一本武功秘籍修煉就可以天下無敵了。在網絡資源如此發達的時代,任何一份課表都不難找到,那麼全馬 330、300 甚至人類目前孜孜追求的破 2 都是一份課表可以搞定的了。

然而這是對跑者最大的欺騙!何況很多課表的根本就不合格!

大多數你見過的課表都不合格


那麼一份合格的課表應該包含什麼?

它肯定不會像秘籍一樣,而是應該包括:體能、技術、力量三個方面的訓練內容。當然,如果它能再包含「心」方面的訓練,比如知覺訓練、比賽心理調節,那就更完美了。

大多數課表只是告訴你「怎麼跑」,但這只是一份最基礎的內容。它根本沒有在意,跑者體能的提升必須要依靠跑步訓練主要來完成。作為一名教練,了解學員的當前實力,學員的短板、特長是怎樣的是必須要做的。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學員實際情況的跑步課表。

比如,當教練通知學員明天的課表內容是有氧慢跑,他還得告訴學員慢跑的時間以及強度(到底多慢那才是慢跑)?學員要通過配速衡量,還是以心率衡量這是慢跑?如果以心率衡量,他又是否知道學員的心率區間?如果以配速來衡量,那麼學員的配速區間又是怎樣?等等太多的問題。

如果把時間拉長到一個周期,那麼教練還需要告訴學員,什麼時候進行減量調整。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一個人都不可能持續保持高強度,他都需要進行調整和恢復。那麼什麼時候減量?到底該減少多少量?

一份好的課表,內容應該涵蓋上面所有涉及的內容。但是,很多課表中的內容只是告訴學員如何跑,而忽略了技術訓練和力量訓練。然而體能、技術、力量就像一塊木桶的三塊板,哪一塊是短板將會直接影響最終的跑步成績。因此,一份好的課表還需要需要綜合涵蓋所有學員可能出現的問題。


跑步方法也僅是提升成績的一部分

有很多訓練方法,經過精英運動員、業餘跑者實踐證明,對跑步成績大有裨益。現在流行的大多數課表,本質上就是一些訓練方法與某些理念的部分體現或者綜合。當然,作為跑者或者教練,了解經典的訓練方法,對後續有針對性制定課表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法特萊克(fartlek)訓練起源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由瑞典教練古斯塔·霍邁爾創立,在瑞典語中fart是指速度,lek代表遊戲,連在一起的意思就是速度遊戲。霍邁爾創造它的初衷就是為了擺脫枯燥的日常訓練,提供一種特殊的間歇訓練形式。

法特萊克的實質就是在跑中插入一系列不定時間、不定距離的加速跑、反覆跑甚至快速衝刺,運動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決定加速和放鬆的時間和距離。

間歇性訓練法,是採用高中低強度的訓練,並分成若干組,組間給身體一定恢復時間,這樣可進行較大強度的訓練,效果也比持續性訓練好得多。在間歇性訓練中,兩次練習之間有一個嚴格控制休息時間的間歇階段,並且這個間歇階段的長短是通過測量運動員的心率來控制的。

關鍵一點是,運動員要在尚未完全恢復體力時便開始下一組練習。在訓練中用不同的DIRT(距離Distance, 間歇Interval, 休息Rest and 時間Time)四個因素組合,達到不同效果。

Photo via bigbigwork.com

不難發現,如今很多跑者,甚至是精英選手他們的訓練方法都不盡相同。隨後很多跑者開始爭先模仿。比如,某位精英運動員說他取得好成績主要是強化有氧能力,那我就一根筋去狂懟有氧基礎;有的精英跑者重視速度練習,那我就痴迷於間歇訓練無法自拔。

但其實,這是典型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做法。課表只是訓練方法的具體呈現,而訓練方法僅僅是訓練系統中的一部分。


想要提升成績靠的是訓練系統

訓練方法指的是運動訓練活動中,發展運動員競技能力、完成訓練任務的途徑與辦法。構成運動訓練方法的主要構成元素是練習動作及其組合方式、運動負荷及其變化方式、過程安排及其變化方式、信息媒體及其傳遞方式、外部條件及其變化方式等要素。

而訓練系統,則是由結構組成的整體,是一套彼此聯繫的事物或者部件組成的負複雜整體。

Photo via bigbigwork.com

在競技體育百年發展的百年歷史中,科學家、教練員、運動員們創造了許許多多不同的訓練方法,每種訓練方法都有著自己的練習功能和操作要求。我們熟知的法特萊克跑、亞索800、MAF180、漢森訓練法都是一種特定的訓練方法,可以作為任何訓練系統的一部分。

所以當我們提到漢森馬拉松訓練法,我們只是會提到他是一種訓練「方法」,而不是「訓練系統」。它對你的幫助很有限。

所以,不要痴迷於某一份課表能夠給你帶來翻來覆地的蛻變。一份好的課表,它僅是你訓練方向的指路者,並不能直接給你大幅度提高。但如果作為一名小白跑者,你需要開啟科學的訓練之路;亦或是作為一名進階跑者,你想在現有水平突破自我,我相信這一份訓練課表遠遠滿足不了你的需求。

這時你有非常多需要考慮的,比如:你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技能進行全方面的評估、對當前跑步實力進行評估、要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跑姿是否有方向性錯誤、是否具有良好的訓練環境,是否可以進行合理飲食和規律作息。

雖然我們可能覺得跑步是件小事,但真的想做好這件事很難。如果你想真的在成績上有所突破,一份課表真的做不到。你需要做的事找一位靠譜的教練,或是加入一個訓練營,針對自身情況去進行提升。千萬別被無良教練的一份課表給糊弄了!希望大家都可以早日完成自己的 330 或是破 4 的目標。


今日話題

「你在跑步時定下的目標是什麼?達到了麼?請分享在評論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fBhGWwBmyVoG_1Zpy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