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式」過冬方式,收拾行囊,獅城眾多老年人開始「南飛」

2019-12-19     滄州晚報



本報記者 龐維雙

進入12月後,冷空氣不時光臨,氣溫逐漸下降,我市許多老人收拾好行囊,飛赴溫暖的南方過冬。每年這個時候南下,次年三四月份再回來,這種「候鳥式」過冬方式漸漸流行起來。

「攜程」1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冬「避寒游」市場,三亞人氣排名仍居第一,北海、昆明、海口、南寧、湛江、廈門、桂林、珠海、佛山列第2位至第10位。

「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

「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如今,出門「去看看」的可不止年輕人,中老年人冬天到溫暖的南方小住幾個月享受生活,已然成為新的潮流。

「三亞空氣清新、氣溫舒適、風景優美,適合老人居住。」王女士今年只有50多歲,幾年前在三亞買了一套房子。從此以後,她每年冬天都要帶著雙方父母過去住一段時間,老人們對這種過冬方式也很滿意。

60多歲的市民趙女士和老伴兒已經買好了幾天後的機票。這次和她一同前往昆明的,還有她妹妹一家人。「我們已連續4年在南方過冬了,每次都會選擇不同的城市,我覺得趁身體狀況允許,一定要多出去走走。」趙女士說。

近年來,我市像王女士和趙女士這樣選擇南下過冬的中老年人越來越多。

記者從網上聯繫了三亞一家酒店服務有限公司。對方表示,他們經營旅居養老度假業務已有10年時間,一開始顧客並不多,但之後每年都在增加。據對方介紹,該公司的接待旺季是每年10月份至來年三四月份,旅客主要來自東三省、北京、河北等地。其中,來自滄州的旅客也在逐年增加,其中大部分是退休人員。

居住方式多樣,花銷高低不等

張先生退休後和朋友去了一次南方後,便喜歡上了這種生活方式。近幾年,他帶著家人先後去過北海、昆明、廈門等地。比起住酒店,他更喜歡租住當地的家庭公寓。

張先生說,自己每次居住的時間較長,住酒店十分不划算,而家庭公寓價格實惠,配備的設施比較齊全,甚至可以自己做飯吃。

而錢女士每次去海南,都住在老年公寓里。這種公寓管吃管住,每個月的租金約是3000元。她說,出門在外,花錢在所難免,花的少的一個月要幾千元,花的多的一個月得上萬元。

錢女士提醒有意去南方過冬的市民,不要去私人辦的小型旅店居住,這種小型旅店的衛生、安全等條件都難以令人放心。

除此之外,在南方城市購買住房,已成為更多人的選擇。三亞、北海、昆明是近年來「候鳥族」的購房熱點城市。除了更高的性價比外,具備醫院、公園、超市等配套設施,也是中老年人比較看重的因素。

「原本想在三亞購房,但是去年出了限購令,我們現在開始考慮買昆明的房子。我老伴兒有心血管疾病,昆明溫暖的氣候對她的身體好。將來即使不願意在那裡住了,我們也可以當作投資。」市民趙先生說。

「候鳥式」過冬,市民看法不一

針對「候鳥式」過冬這種生活方式,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大家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60多歲的張女士是「候鳥式」過冬方式的推崇者。

張女士說,她在三亞居住時,每天都去海邊散步,或者去跳廣場舞。而且,她還結交了很多來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大家每天說說笑笑的,一起放鬆身心,比「窩」在家裡有意思。

20多歲的楊女士十分支持父母去南方過冬。她說,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就是:走到哪兒住到哪兒,玩到哪兒吃到哪兒。父母年輕時很辛苦,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應該趁著有時間和精力,多出去走走。

市民李女士每天都要接送孫子上下學,她無奈地說:「這種生活方式是很好,但我孫子現在上學了,兒子兒媳工作忙,沒時間接送孩子,我只能幫幫他們。現在,我即使有心去南方過冬,也走不開。」

40多歲的王先生說,這樣的生活方式確實挺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那麼做,這種生活方式適合那些既有錢又有閒的人。

市中心醫院老年內科主任劉雲峰說,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外界環境改變時更應該注意身體。服藥時要嚴格遵照醫囑,不得自行增減劑量。病情不穩定的老人,不要遠行。長途旅行時要定時活動四肢,防止形成血栓。外出活動時要量力而行,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停止活動並就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dlQMG8BMH2_cNUgKy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