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數小幅高開,開盤之後指數快速回落,白銀、黃金板塊走弱,而虛擬現實板塊則紛紛走強,水泥、無線耳機、半導體板塊較為活躍,個股漲跌互半,跌停家數增多,此後三大指數開始窄幅震盪,中國軟體一度帶動國產軟體板塊迅速走強,市場做多氛圍較好,午後市場窄幅震盪,科創板板塊在華興源創的帶動下集體走高,而三大指數則維持橫盤震盪的態勢,自主可控板塊較為強勢,個股漲跌互半,資金開始謹慎觀望。臨近尾盤,指數持續震盪。截止收盤滬指漲0.08%,深成指跌0.02%,創業板指跌0.33%。
2、板塊概念方面,鋼鐵、水泥板塊領漲,血製品板塊領跌。
3、兩市共1836隻個股上漲,36隻個股漲停,除新股外漲停30隻;1629隻個股下跌,4隻個股跌停,13隻股票炸板,炸板率35%。
4、滬股通流入31.15億,深股通流入15.79億。
臨近年末,以鋼鐵、水泥等為代表的多個周期品種出現價格上漲,部分品種價格甚至突破一段時間內的新高。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有望從中受益。首先意料之外的是鋼鐵。在局部地區,如華南地區的廣州市,近期螺紋鋼價格一路飆漲至5000元/噸。同樣無預兆跳漲的還有尿素。中國化肥網數據顯示,11月23日至今短短一周時間內,全國大部分地區尿素價格上漲了20元-80元/噸,漲勢急且猛。近期原紙、紙板漲價函繼續傳出。PVC自11月中旬開啟一輪漲價。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的背景下,2016年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提出要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辦法,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包括嚴禁新增鋼鐵產能、依法依規去落後產能、應退盡退殭屍企業;到2020年,我國粗鋼產能凈減少1-1.5億噸到10億噸以下,產能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到80%。
後續經濟企穩的驅動力來自於基建,關注低估值且和經濟早周期相關的金融、地產、汽車、建材等行業。從歷次經濟企穩的驅動力來看,基建均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2008年是四萬億投資計劃,而2012年基建先於經濟就開始修復,2016年經濟復甦前後雖然基建增速未有明顯抬升,但總體保持20%左右的增速。年初以來基建投資修復性增長,但是力度弱於市場預期,僅有個位數的增速,核心的變化在於項目特別是優質大項目缺乏以及隱性債務清理限制了地方政府融資能力,8月份之後對於基建支持的政策陸續出台,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將延續修復性的增長。配置上維持12月月報的觀點,布局暖冬,關注低估值且和經濟早周期相關的金融、地產、汽車、建材等行業。
目前來看,主要看賺錢效應,大盤也許就是這麼的震盪下去,失去指導意義。最好是跟隨資金做,看資金往哪裡去。
短線操作為主,不要輕易重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WDT6W4BMH2_cNUgGwC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