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打破越南稱霸東南亞的美夢,也打擊了蘇聯的帝國夢

2021-01-31     枕貓

原標題:中越戰爭:打破越南稱霸東南亞的美夢,也打擊了蘇聯的帝國夢

1984年,導演謝晉執導拍攝了一部關於戰爭的影片。這場戰爭今天的我們或許不太熟悉,儘管它不像是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役那樣廣為人知,但是這卻是一場對於新中國來說具有重大意義的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國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歷史發展的重要轉變時期,國內局勢風起雲湧,國際政治格局風雲變換,一個發生在敏感時間點的戰爭,其背後有著怎樣的博弈?這一場戰爭究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始末

中越雙方的歷史淵源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當中,中越雙方的關係其實似乎長期以來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越南作為中國的鄰國,從中國古代開始,就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國古代,又很長一段時間,越南是作為中國的屬國存在的,對於古代中國來說,越南就像是中國的某一個諸侯國。

越南人民長期以來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在文化方面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在政治和經濟方面也曾經有著眾多的交往。進入近代,西方列強入侵亞洲地區,越南也同其他亞洲國家一樣,備受西方殖民者的壓迫和剝削。

那個時候的中國和越南,用一句詩來形容就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共同的苦難讓我們彼此之間更加的親近。實現國家獨立於民族解放,徹底打敗侵略者是中越雙方共同的願望。

越南

1949年,新中國結束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和3年的解放戰爭,新中國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民族的解放於獨立。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仿佛是殖民地國家獨立的榜樣一般,激勵著那些曾經被殖民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解放。

新生的中國也在幫助著其他國家實現解放於發展。越南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支援力度最大的國家。很多人都知道,曾經有一個叫胡志明的越南人在廣東參加過中國的革命運動,這個人在後來成為了越南的領導人。胡志明主席甚至還將毛澤東思想寫入越南勞動黨的黨章。

越南戰爭時期,新中國也給予了越南人民極大的幫助,抗美援越,提供物資和人力支援。按道理來講,雙方之間的關係本該親密無間,本該是友好的戰略夥伴,是什麼原因使得越南與中國反目?

胡志明

戰爭雙方背景初探

1969年,一直以來將中國視為朋友的胡志明主席逝世,越南領導人換屆,從前親中的胡志明主席被親蘇派所替代。1975年,當時的越南領導人黎筍發動戰爭,擊敗南越,成功完成了越南的統一。政權的更迭影響到了雙方之間原本親密無間的關係。

從前親中的官員被打壓,曾經被寫入黨章的毛澤東思想被刪除,親蘇派大肆擴張著自己的實力。一時之間,越南排華勢力暴漲。中越雙方關係急劇惡化。

雙方之間的領土爭端的矛盾逐漸尖銳,越南方面開始挑釁中國,試圖占據中國邊境的領土,越南方面在中國邊境製造武裝衝突,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受到嚴重挑釁。此時的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已經走上了對外擴張的路。在東南亞越南的擴張也在瘋狂地進行。

1978年,越南爭取到了蘇聯方面的支持,開始了對柬埔寨的侵略。為了阻止越南對中國邊境的蠶食,也為了支援柬埔寨打擊越南背信棄義的行為,中國政府決定展開對越自衛反擊戰。

柬埔寨

其實這場戰爭的背後,依然是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美蘇之間的關係深深影響著當時世界其他國家。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蘇關係破裂,中國獨立自主的主張不利於蘇聯對中方和亞洲局勢的控制。

蘇聯方面發現中國是一隻難以控制的老虎,決定放棄中國轉而培養其他國家作為其在亞洲的代理人,這個時候,越南就進入了蘇聯的視野。此時的中國,為了應對蘇聯方面的威脅,中美關係逐漸緩和進入正常化階段。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遏制美國,鞏固其在亞洲的影響,蘇聯方面,決定支持越南在東南亞的擴張。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彼時的中國已經很久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了。更為重要的是,越南的地勢極為複雜,原始森林、河流山川,都不利於解放軍作戰。但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卻再一次將勝利帶回了祖國。這場戰爭造成的傷亡是巨大的,產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那麼,這一場對越自衛反擊戰究竟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經驗和教訓?

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響

對越自衛反擊戰對中越雙方的影響

1. 中國方面

鍛鍊了中國對解放軍的戰鬥力和戰備經濟。1979年的中國剛剛從過去十年的動亂中走出來,那漫長的十年動盪時光對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對越自衛反擊戰使得當時中國解放軍部隊建制、指戰員思想、武器裝備等多方面的弊病暴露無疑,中國人民解放軍迫切的需要進行改革和整頓,我們需要進行一場大練兵,以解決部隊存在的種種弊病,保持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對越自衛反擊戰恰恰是一場「大練兵」。

越南軍隊的很多戰略和戰術思想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無償教給越南的。這一場戰爭再一次磨練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術戰略,並對其不斷進行優化,中國人民解放軍經歷了一次結實的磨練。

對越自衛反擊戰

穩定了中國的外部環境,鞏固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這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擊了越南狂妄擴張的腳步,徹底震懾了世界上那些對中國虎視眈眈的國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戰鬥力,展示了中國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安全的堅定決心。

此時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偉大轉折點。中國的工作重心從階級鬥爭向經濟發展轉變,經濟要發展,就需要對外開放,需要同世界其他國家開展經貿往來。我們需要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需要一個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機會。越南戰爭就是這個機會。

這場戰爭的勝利提升了中國的威望,增強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這讓很多國家願意相信中國是一個有實力、有能力、有市場的國家,同時也為中國的改革開放贏得了和平的發展環境。中國開始踏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改革開放

2. 越南方面

徹底打擊了越南的囂張氣焰,阻礙了越南經濟發展的步伐。越南戰爭之後,越南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獲得蘇聯支持之後,越南野心極大地膨脹,開始向沙文主義發展。戰爭的失利使得越南軍隊有著極強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並不只存在於陸軍。

在南海戰場,中國人民解放軍重創越南海軍,收回被越南侵占的島嶼。這次的勝利,基本奠定了之後的南海格局,時至今日,我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依然震懾著越方,震懾著那些企圖打南海主義的國家,而越南,或許從此之後對解放軍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對越南經濟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有意識地摧毀了越南境內的物資和工事,破壞了越南的工業基礎。不過,解放軍破壞的都是中國政府援助越南的,越南剛靠著中國的援助獲得了發展就調轉槍口站隊蘇聯,實在是背信棄義。

對越自衛反擊戰

也正是因為如此,儘管雙方的武力衝突已經結束,但是這場戰爭對其經濟產生的打擊是長期存在的。戰後幾十年,越南經濟始終難以獲得發展,幾乎是原地踏步。時至今日,越南的經濟發展依然不景氣。由於工業基礎和科技實力的缺乏,越南在國際分工之中只能獲得微薄的收益。

今天越南的經濟勢力甚至無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相比,更遑論同整個中國相比。這場戰爭之後,越南的中國學習潮更加洶湧,國家發展戰略、軍隊建制、文化發展等多方面都在模仿中國,這場戰爭的影響其實還在繼續。

對越戰爭與國際格局變化

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後,中國大力扶持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使得越南對這些國家的控制力和影響力極大的減弱,越南稱霸東南亞的美夢就此破碎。更重要的是這場戰爭打擊了其幕後黑手——蘇聯。對越自衛反擊戰成為了蘇聯的包袱,阿富汗戰場已經將蘇聯拖入了泥潭,越南在戰爭中的失利,無疑是雪上加霜。

蘇聯

結語

對中國來說,戰爭從來不是目的,更不是侵略他國的手段,而是維護自身和平與發展的不得已而為之的手段。中國人民不想戰,卻從來不怕戰,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儘管中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犧牲在這場戰爭中的那些解放軍戰士卻再也回不來。

他們用血染的風采,告訴那些對中國虎視眈眈的列強,中國不是大清,他們照亮了中國前進的方向,我們將永遠銘記並秉承他們的遺志,不斷向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V6eWncB9EJ7ZLmJ69l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