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王競
編劇:吳楠
主演:顏丙燕,焦剛,李現,趙倩
類型: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上映時間:2012.11.16
片長:120分鐘
面對生活,大家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苦痛,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溫暖,各有各的殘酷。
前段時間,鄭爽因為新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收拾率暴跌而喜提熱搜,一同被詬病的,還有她數十年如一日的爛台詞、差演技。
對此,鄭爽回應道:「我想說我的人生不止電視劇」。
不但懟了觀眾,就連替她說話的粉絲也終於忍不住反撕起偶像:
「就算是為了拿錢,那能不能把演技提上去?她是演員這不是她的本職工作嗎?」
坦白說,對影視行業有所了解,都知道現在大IP+頂流的操作不管用了,觀眾上了一次當,又怎會再踏進同一個坑裡,這才有了《人民的名義》逆風翻紅,才會有各種大卡司加持的改編劇紛紛撲街,說句俗話,浪潮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粉絲經濟不頂用了,才明白演技方是王道。
中國缺好演員嗎?
這個問題永遠都有人在問,而我的回答永遠是不缺,缺少的,只是認識她們的人,和認識她們的機會。
比如顏丙燕,一部2012年最好的國產電影《萬箭穿心》,足以叫你記住這個演技炸裂的女人。
/ Part 01
「我對他這麼好,他跳江連遺書都不寫我」
很多人知道《萬箭穿心》,不是因為電影,而是湖北著名女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
內容大致沒變,講的仍是武漢女人李寶莉的大半輩子。她生性潑辣,勤扒苦做,卻在生活蒸蒸日上換新房之際遭遇頂樑柱丈夫出軌偷情。
她用報警的方式報復了丈夫馬學武,致使他丟了工作,跳江自殺,一個普通女人,就此挑起贍養老人照顧孩子的重擔。
故事到這結束了嗎?不,這只是「萬箭穿心」的開始。
當李寶莉十幾年賣血賣力挑扁擔,贖罪般的供養家庭,兒子、公婆卻對她恨之入骨,等到兒子畢業,她被無情的趕出家門,故事戛然而止於她年過半百的一無所有。
悲劇的源頭是什麼?
電影抓住了李寶莉和馬學武漸行漸遠的婚姻。
顏丙燕其實是標準的北京大妞,但在這部電影里,她學會了武漢話,挑戰用方言來演繹一個在漢正街打工賣襪子的底層婦女,沒什麼文化教養,脾氣還特別火爆市儈。而她的丈夫馬學武,則是唯唯諾諾,與之性格完全相反的男人。
故事一開始,是馬學武升了車間主任,分了房子,一家人第一次住進帶電梯的高樓,李寶莉早就因搬家工人坐地起價而憋了一肚子火,見到丈夫客氣的給工人發煙,當即破口大罵:
「我出錢,他們做事,天經地義!剛才在那邊,坐地漲價你不吭聲,現在跑出來發煙,你自己看看他們乾的什麼活!煙不要錢?汽水不要錢?你當這是在廠里搞招待啊,真是賤!」
落地有聲,分面不留,無怪連工人都可憐馬學武:「你被這樣的女人管一輩子,真的挺可憐的。」
幾個鏡頭,夫妻倆緊繃的關係已顯露無疑。
我只說一個細節,當李寶莉報警讓丈夫與同事出軌的醜聞暴露於眾後,馬學武也曾低頭回歸家庭,換來的是李寶莉更為苛刻的對待。
寶莉的朋友曾問她為什麼這麼對待丈夫,李寶莉是這麼說的:「我家裡條件是不好,菜場賣菜人的姑娘,可憑我的長相,追我的人也不少這你知道,我選他個鄉下人,是他的福氣。他憑什麼不好好對我,還要我好好對他。」
收到下崗通知,知道是李寶莉報警舉報自己,未來一片黯淡,接二連三的打擊,讓馬學武最終選擇了跳江自殺。
李寶莉始終不明白問題出在哪,丈夫的遺書為何狠心到一句關乎她的內容都沒有。
說來也是,人生若只如初見,李寶莉是熱情活潑的漂亮姑娘,馬學武是溫柔有才的窮小子,合照上兩人甜蜜依偎,又怎想到婚後生活,溫柔成了懦弱,活潑成了蠻橫,有才成了和別的女人偷情的小九九,熱情成了口不擇言的庸俗。
就像導演王競所說:「婚姻有的時候就像夫妻兩個人都伸出一隻手去托起一個美麗但是脆弱的花瓶,中間這種關係的建立其實是很脆弱很微妙的。那麼家庭當中的一個悲劇,我覺得通常來說,雙方都需要檢討。」
李寶莉始終不明白,正常的婚姻關係是一種尊重和平等,不是誰壓著誰,更不是誰欠了誰。
而馬學武沒錯嗎?他也不明白沉默,其實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 Part 02
「被自己孩子趕出家門,是怎樣的體驗?」
我從來都覺得家庭主婦是個很偉大的職業,對,我說的是職業。
她們能遊刃有餘的處理好上有老下有小的衣食起居,能將家裡維持的井然有序,能一日三餐不辭辛勞的定點做飯,還能365天全年無休,每天除了睡覺之外的時間都在「工作」,這還不偉大嗎?要照這個標準來找家政女工,你覺得多少薪酬合適?
所以,李寶莉不招人待見是一回事,她的偉大,也是真的。
電影中,顏丙燕飾演這個角色不單面臨著已婚和喪偶兩種身份,時間更是橫跨十數年,孩子都成人了,李寶莉的背也彎了,頭髮也白了,但顏丙燕很好的拿捏住了前後的差異。
當初那個和朋友說:「憑我的長相,追我的人不少」的女人,幾分姿色,早已剝落。
從丈夫自殺後,李寶莉便挑起生活的重擔,重複起馬學武沉默的生活,像是一場輪迴的報應。
她厚著臉皮去搶男人做的體力活,住在髒亂差的群居宿舍,十年的供養,最終換來的是兒子和公婆的遺棄——他們自始至終都認為是李寶莉是馬學武自殺的罪魁禍首。
我記得我當時看電影時開著彈幕,留言紛紛咒罵這個兒子白眼狼。
李寶莉期盼著他們能懂,但這些年來,她只學會了「忍」,卻沒有學會「表達」,養出這樣的兒子,她也有自己的責任。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當馬學武向李寶莉提出離婚後,李寶莉把自己的兒子弄哭,拿孩子來威脅馬學武回歸家庭,這個母親做的是否稱職?可見一斑。
李寶莉不是不愛兒子,但她的付出,始終沒有讓兒子感覺到被愛。
她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張口閉口就是「婊子養的」和「你他媽的」,她愛兒子的方式就是你負責寫完作業,我負責掙錢給你買作業本,她也想和家人多些親近陪伴,也想讓自己的苦衷得到理解,只是她要賺錢,就要和家人聚少離多。可這年頭,面子工程不做全,誰願意理解你的內在?不交流,大家只看得到你的刀子嘴,誰願意去體諒你的豆腐心?
我們感動自我的犧牲,真的是別人接受的嗎?
/ Part 03
「逆風翻盤的人生,在於不破不立」
《萬箭穿心》這個奇怪的片名,其實源自風水中一個名詞,指的是多條馬路彙集與樓下的格局,當時李寶莉的閨蜜一看,就知道這風水不好。
李寶莉最初不信,說什麼萬箭穿心,馬學武這一死,她要扛起整個家,這叫萬丈光芒。
而後,由不得她不信,十年來,每天的日子都活在揪心裡,連兒子小寶都因為這個房子要和她斷絕關係,讓她過戶後自生自滅。
李寶莉想過爭,但最後拿出自己挑扁擔的硬氣,打包了兩件行李便走了。走之前婆婆問兒媳,有沒有話想對小寶說,李寶莉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
我覺得這段像極對馬學武遺書的呼應,他隻字不提李寶莉,仿佛這個人不曾存在過他的生命,如今李寶莉也沒什麼好對小寶說的,母子做到這個絕情的份上,也算是緣盡。
小說里有句話我很喜歡,但電影中並沒有出現:「人生是自己的,不管是兒孫滿堂還是孤家寡人,我總得要走完它。」
李寶莉如今,一定心中無愧,豪情萬丈。
憑藉著李寶莉這個角色,當年40歲的顏丙燕拿下華表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在內的八個獎項最佳女主角,是名符其實的「八料影后」。
但作為一個女演員,她已然錯過了所謂大紅大紫的「黃金期」,在她的作品履歷中,自2012年以後,也再沒有能和《萬箭穿心》匹配的佳作出現。
是演員的問題嗎?
其實未必。
之前焦俊艷上節目談到30歲女演員的困境,說她們:「就像一棵菜,被人挑選,嫌你菜葉子老了,嫌你日期不新鮮。」
而四十歲的女演員,除了拚命演少女,還有什麼選擇?
大s說,現在找她的都是去演「媽」。
柏林影后詠梅接受採訪說:「市場上給我們的機會太少了。」
中國不缺好演員,缺的倒是好劇本。
顏丙燕是出道特別早的類型,1994年22歲便主演了第一部電影,三年後拿下金鷹獎最佳女配,但就在她事業蒸蒸日上時,她的母親病重,此後八年,顏丙燕給自己定下規矩,拍片只接北京周邊的戲,避開戲份吃重的角色,儘量多騰出時間陪伴母親。
八年,就這麼過去了,她錯過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黃金期
——像不像李寶莉蹉跎的十年?
但就像李寶莉轉身找准自己的人生的路,顏丙燕同樣也明白她的演員之路該如何行進。
豐富的閱歷,精準的表達。
這麼好的演員,只希望有更好的電影,讓她能繼續萬丈光芒。
討論:你覺得李寶莉的人生悲哀嗎?如果重新來過,她會被馬學武愛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