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細菌,病毒又小又原始,直徑均是納米級,結構就是小段基因套個蛋白質馬甲,自己不能繁衍增殖,看起來讓人覺得它們根本不是個活物,而恰恰是這樣不起眼的魔鬼,卻造成了人類無數次疾病大流行,死亡的人數超過任何一次戰爭造成的傷亡。
不講現在的新冠,也不說上個世紀的愛滋,就講已經快要被人遺忘的天花,從字表意思就能看出來,這是個本土命名,既不是音譯,也不帶有現代命名色彩,說明天花病毒曾在中華大地長久的肆虐過,下至黎民百姓,上至皇親國戚都是天花的受害者。
這方面,清皇朝的皇族曾遭到過重創,可以說是死傷無數,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直系子孫中三代以內就有8人死於天花這一種疾病,但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2歲患天花,雖然最終保住性命,卻落了個終生麻臉的後遺症,皇族尚且如此,何況平民百姓,死亡無數,中國如此,國際上也別無二致,遠至古埃及法老,近到西班牙國王都有因患天花死亡的病例。
當然,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不是天花作為人間病魔如何肆虐又如何被消滅的,而是要討論為什麼新世紀以來大流行的總是病毒,細菌怎麼不那麼囂張了,其實歷史上鼠疫,霍亂,傷寒等病菌也曾造成千萬級的病死大流行,現在卻罕有聽聞了,這是為什麼?
問題不能簡單的歸結於我們發明了抗生素,各種細菌都能夠被抗生素很快治癒這一點上,其實我們也有很多種對付病毒的辦法,比如天花就是被廣泛接種疫苗給消滅了,我們也有抗病毒藥物,對病毒也有一定的效果,那為什麼我們還是屢遭病毒感染,甚至發生重大疫情呢?
還是因為病毒構造太簡單了,細菌比其他生物也簡單的多,但好歹具有自我生存繁衍的功能,病毒不需要,找到攻擊對象寄生於其內部才能一個變多個,這就是病毒的優勢,功能簡單不怕變異把自己變死,個頭太小,感染性就強,悄悄的進入人體,人體的免疫力很多時候都沒有反應。
總是變異這一點很要命,像流感病毒,能夠導致人生流感的有甲型和乙型兩大類,這甲乙兩大類都會極快變異,周期半年到一年,有時候選擇接種疫苗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年初接種的疫苗,年中病毒變異了,疫苗白接種,又或者病毒沒變異,上半年接種的是甲流疫苗,年末流行的卻是乙流,也白接種,還有人體產生的抗體對變異後的病毒不起作用,這也是很多人一年一到兩次流感的原因,有些人會發展成重症流感肺炎。
雖然有針對病毒的抗病毒藥物,但大部分需要病毒還沒有進入細胞的時候就用,否則效果就不太好了,這一點有些人不能理解,這主要和病毒侵襲特點有關,病毒在體內必須進入被感染的細胞才能利用細胞的一系列複製基因的工具來增殖,而一旦病毒進入了細胞藥物就難以起作用了,一方面進入細胞後,病毒脫去外殼就剩基因,大部分抗病毒藥物失去起作用的靶點,沒有攻擊的抓手,另一方面,藥物也大部分進入不了細胞,所以病毒逃之夭夭了。
像流感病毒就是這樣,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只有在病毒感染的初期使用才有效果,過了48小時再用,效果就大打折扣或者很快就自愈了。在這裡順便提醒大家,流感病毒並不像想像中的不嚴重,每年死於流感病毒的患者並不比今年新冠這麼少,只是死亡率比較低而已。
簡單列舉一下常見的幾個曾經大流行的病毒,新冠,SARS,MRES,流感,禽流感,AIDS,伊波拉,天花,個個都是兇猛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