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發現:兒童染新冠也會出現重症,3名兒童疑因該病夭折

2020-04-08     美國僑報網

【綜合訊】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6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美大多數新冠病毒兒童患者症狀溫和、死亡率低。

出現重症的情況在嬰兒中更為常見

中新社報道,報告顯示,兒童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咳嗽、氣短。研究發現,至少73%的兒童患者出現了上述症狀。不過,這些症狀的發生率低於成年人。

CDC報告中關於兒童患者症狀的表格。(圖片來源:CDC官網截圖)

報告指出,雖然大多數兒童患者症狀溫和,但仍有不少兒童出現了重症。

報告介紹,這份調查由CDC研究人員完成。他們分析了全美各地,包括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關島等4個海外屬地,在2月12日至4月2日期間出現的已知年齡的確診病例。這些病例共計14.976萬宗。其中小於18歲的有2572例,占研究樣本總數的1.7%。

報告稱,大多數孩子沒有患上重病。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被感染的情況更常見,但出現重症的情況在嬰兒中更為常見。男孩患者略多於女孩。

報告稱,全美有3名兒童疑似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

CDC報告中關於兒童患者住院情況的表格。(圖片來源:CDC官網截圖)

CDC強調,由於包括兒童在內的無症狀者可能會傳播病毒,因此,建議所有年齡段的人要堅持保持約1.8米的社交距離,並採取日常預防措施。

美聯社消息,芝加哥盧里兒童醫院的傳染病專家拉里·科奇萊克稱,這一研究結果對家長們來說是個好消息,不過,它給減少新冠病毒在社區的傳播帶來了挑戰。科奇萊克說,尤其是在考慮複課計劃時,政府需注意到這一隱患。

一名女子和一個孩子6日在華盛頓玩耍。(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中文網報道,CDC說,這些發現與中國研究人員的數據相符。最近發表在《兒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1143例1月16日至2月8日期間報告的確診或疑似新冠的兒童病例進行了研究。該研究發現,中國有一些兒童感染了新冠後發展成中度甚至重度病情,有一名兒童死亡。超過90%的病例為無症狀,輕度或中度病例。兒童病例中近6%為中度或嚴重病例,而成年人為18.5%。

在疫情暴發初期,研究人員和傳染病專家說,這種病毒似乎對兒童無影響,而在老年人和具有潛在健康狀況的人中殺傷力尤為嚴重。但是,一位研究人員指出,在確診病例中,明顯缺乏兒童的原因還可能是,因為他們雖然被感染了,但出現了較輕的症狀,因此尚未向地方當局報告。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馬克·利普西奇(Marc Lipsitch)2月說:「數據在很多地方以多種形式出現。」 在其他呼吸系統疾病中也可以看到不同年齡組的症狀差異。季節性流感每年在美國感染數百萬人,通常在成年人中比兒童更為嚴重。根據CDC的數據,在美國每年有數千名兒童因流感住院,但死亡很少;有50%至70%與流感相關的住院治療病例發生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

中國研究發現:兒童潛伏期長於成人,排毒長達2-4周

中新社報道,此前,一家中國醫院3月9日披露,研究發現,孩子新冠肺炎發病平均潛伏期長於成人,非重症病例無需抗病毒和經驗抗生素治療。

中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唯一定點收治確診兒童患者的醫院。感染傳染科新發傳染病醫療組總結了中國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中國流行初期和高峰期武漢地區以外的新冠肺炎患兒臨床和流行病學特徵。「我國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例系列報道」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感染病雜誌《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系列報道」由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主治醫生蔡潔皓和主任曾玫教授親自撰寫並投稿。

兒科醫院傳染科主任曾玫教授表示,該研究不僅包括了2020年2月3日前上海市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還包括了海南省、安徽合肥和山東青島確診的兒童病例,具有地域代表性。

曾玫教授介紹,基於詳細的第一手臨床數據和嚴謹的分析,專家們發現,在中國第一波新冠流行高峰期間,兒童新型冠狀肺炎患者通常表現輕型或普通型;大多數發生在家庭暴露成人病例後,成人發病到孩子發病的平均潛伏期為6.5天,比成人報道的5.4天長。曾玫指出,也有個例孩子發病後7天父母繼發感染並發病。據悉,患兒鼻咽/咽部排毒6-21天(平均12天),糞便中RNA檢出率高,而且排毒長達2-4周。(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M2tVnEBiuFnsJQVFk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