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渭南健康碼」嗎?

2020-04-15     華山網

一、健康風險判定及賦碼標準

根據居民近期旅行史或居住史、目前和既往健康狀況、病例密切接觸史等判斷其傳播疾病風險,將居民劃分為三類:

(一)高風險人員,賦予紅碼。包括所有14天內有境外和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正在接受治療的確診病人;正在接受診療的疑似病人;正在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正在實施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確診病人治癒出院後未滿14天的;其他需要納入高風險人員管理的人員。

(二)中風險人員,賦予黃碼。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有發熱、乾咳、氣促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確診病人治癒出院後14天複診正常的;其他需要納入中風險人員管理的人員。

(三)低風險人員,賦予綠碼。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人員;高風險、中風險人員以外的人員。

二、管理措施

(一)高風險人員。所有來自境外和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應當自到達目的地開始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確診病人、疑似病人應當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至符合出院標準。確診病人治癒出院後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健康管理14天,複診為陰性後繼續居家隔離14天。

無症狀感染者應當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原則上連續兩次標本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後可解除隔離。

密切接觸者應當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為與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末次接觸後14天。相關機構和社區負責對高風險人員進行嚴格管控。

(二)中風險人員。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應當自到達目的地開始實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有發熱、乾咳、氣促等呼吸道症狀或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的人員應當由社區/單位專車轉運至就近定點發熱門診進行排查。

確診病人治癒出院後14天複診正常的,應當實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

中風險人員應當嚴格落實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要求,自覺接受社區管理。

(三)低風險人員。體溫檢測正常可出行和復工。

三、健康碼轉換條件

(一)高、中、低風險地區劃定,根據疫情實行動態調整。地區風險級別調整後,相應人員賦碼結果予以調整。

(二)持有紅碼的居民。疑似病人持出院診斷證明排除新冠肺炎的,調整為綠碼。14天內有境外、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和密切接觸者,隔離期內體溫正常、無咳嗽等症狀的,隔離期滿調整為綠碼。

(三)持有黃碼的居民。由綠碼調整為黃碼的居民,以及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連續14天體溫正常,無咳嗽等症狀的,可調整為綠碼。如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認定為密切接觸者的,調整為紅碼。

(四)持有綠碼的居民。如出現體溫超過37.3℃,或出現咳嗽等症狀的,調整為黃碼;如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認定為密切接觸者的,調整為紅碼。

四、健康碼查驗範圍

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在相關公共場所進行體溫檢測和健康碼查驗,嚴防疫情輸入。省級三級響應期間,在以下場所實施體溫測定和健康碼查驗:交通檢疫點;火車站、長途客車站,公共運輸工具;機關企事業單位、小區入口;商場、超市、圖書館等室內公共場所入口;醫療機構;其他需要開展查驗的場所。

五、健康碼規則調整

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根據中省健康碼管理規則要求,及疫情發展形勢和風險等級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渭南健康碼賦碼及轉換規則,並第一時間做好新規則的通報工作,以便及時更新渭南健康碼系統。

編輯:於小歡

審核:李增平 姜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K8DfnEBrZ4kL1Vi2h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