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帶著滿身詩意,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呈現最美春光。
今天跟隨我們投稿粉絲仲磊的腳步,飽覽嶗山的爛漫春光。
小編溫馨提示:
1.景區內覓天洞等非露天性景點暫緩開放;太清宮、明霞洞、上清宮、太平宮、蔚竹觀、華嚴寺等宗教場所暫緩開放。
2.春色再美,出門踏春請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上個周六是一個特別好的日子,似乎是因為我們要爬山,天氣也突然變得晴朗暖和起來。怎麼說呢,疫情期間我們很少外出,或許是憋悶了太久,所以這次嶗山之行,我們像放飛的小鳥一樣,一路上嘰嘰喳喳,聊個不停(戴著口罩聊的~謹記防護措),最大的體會就是太開心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下次還來——緣來有你!
出行者的春天,帶著一份嚮往
我提前一天線上預約好遊覽區,與登山好友在嶗山遊客服務中心集合,按照景區入園指引測溫後進入太清遊覽區,計劃從太清宮太清索道下站八水河,來一個小循環,嶗山之行開始啦~
首先第一站,到達太清宮。由於受疫情影響,太清宮暫不開放。雖然會有一點點的小遺憾,但太清廣場、太清灣的景色依舊迷人,絲毫不影響此行。
嶗山地處海濱,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說。嶗山方圓百里,宮觀星羅棋布,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其中以太清宮最負盛名。在眾多的道教廟殿當中,太清宮是有記載的最早的嶗山道教祖庭。太清宮已經歷兩千多年的歷史,幾乎每朝每代都進行過修葺,至今其建築風格還一直保留著宋代建築的典型風格,這在國內各宗教建築中,也是極少有的。因此,又可以說,太清景區是嶗山景區中展現道教文化的代表景區。
接下來一站到達太清索道下站,抬頭便可看到瑤池。嶗山瑤池位於太清宮後山,因崮頂有大小好幾個天池而得名,相傳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天池,王母娘娘欣賞嶗山的美景,命一隻巨大神獸從天宮馱著瑤池來到了嶗山,故名「瑤池」。
熬過了一個寒冬,身體在艱難的積蓄之後,就是釋放和爆發,而這個季節,是屬於每一個生命的,是屬於腳步的。我們不能只爬爬山出出汗,我們更想通過拍攝,留住嶗山美好的時刻。儘管我們走的有點慢,但是內心非常高興,汗也沒少出,風景也沒少看。
最後行至八水河,這是嶗山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這裡風景優美、河海相連、有山有水、交通方便,是游嶗山必到之處。而炎熱夏天,在八水覓清涼是島城市民的共識。
八水河是以八條澗水彙集成一條長長的山澗而得名,河水流到太清灣,靠近海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八水河停車場。八水河至龍潭瀑段1000米長遊覽路,經重新修繕由原來的2米加寬到6米,還架上了漂亮的欄杆。特別在龍潭瀑水庫,改成上坡路,遊客可一邊爬山一邊欣賞龍潭瀑水庫蓄滿清水的秀姿。
沿水庫而上,轉過山坳,迎面峭壁上一股瀑布從岩頂衝下,陡然而跌,凌空飛瀉呈八字形,恰好與其匯合的8條澗水相映成趣。由於此處是20多米高的懸崖,大雨過後,山洪爆發,瀑布水量急增,滾翻飛騰,衝出石壁,仿佛玉龍橫空,攪起漫天水霧,如雨似雪。尤其是在日光照耀下,瀰漫於瀑布之外,「鱗甲」閃光,似白龍戲水,蔚為壯觀,有嶗山十二景「龍潭噴雨」之稱。
今日之行,收穫滿滿,嶗山美好的春光,令人流連忘返。嶗山,期待下次與你相遇!
春天,整個嶗山現在都透著芬芳,靜靜的站在花叢林間,深深的呼入一口氣,把整個嶗山的美收入皮囊之中,如一壇老酒,在漫長歲月的陳釀中愈久彌香。
這個季節,我們往往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輸出,盡可最大限度的輸入,帶著一份期待,帶著一份真誠,帶著一份傲嬌,走進嶗山,感知嶗山,聆聽嶗山,春天會給你最好的一天。
以上攝影文字:仲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