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城市群發展,這個論壇發出倡議——

2019-11-26     發展北京

11月22日,由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發起並主辦的首屆「城市與城市群發展北京論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拉開序幕。本次論壇旨在搭建一個暢談觀點、交流思想,互相借鑑、互相啟發的平台。

來自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等地發展改革系統研究院所、大學和政府機構的150餘人,圍繞「城市高質量發展與治理現代化」,研討城市發展、城市治理的關鍵問題,為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奉獻智慧。

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邁進新時代,跨入新階段,城市群日益成為新型城市化的主體形態、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平台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載體。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的19個城市群,承載了我國78%的人口,貢獻了超過80%的國內生產總值。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五大城市群以10.4%的國土面積,集聚了近40%的人口,創造了超過一半的國內生產總值。

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楊旭輝在致辭中提到京津冀城市群。他說,五年來,京津冀三地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以推動京津冀全面深化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持續推進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燕趙大地加速崛起,並正通過軌道交通、公路網絡、產業鏈條不斷「舒筋活絡」連成一個緊密的整體,三地之間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新格局也逐漸明晰,以首都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正在不斷發展壯大。同時,他也表示,京津冀城市群還需要在城市和城市群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上,持續開展深入研究,力求取得新的突破。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執行會長鄭新立在主旨發言中回顧了京津冀、珠三角和長三角城市群在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帶動作用,從經濟總量、創新能力、經濟外向度、城鄉差距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分析比較了三大城市群發展的優劣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他著重強調了北京應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為全國做出表率。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環境所副所長、北京大學教授楊開忠,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書記趙義懷研究員,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院原常務副院長聶輝華教授分別就實施競爭中立的都市圈戰略、京滬兩地經濟發展比較、成渝城市群一體化建設、中國城市政商關係研究等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和見解。

會上,論壇主辦方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發出了倡議。

論壇倡議

「城市與城市群發展北京論壇」,宗旨是交流互鑒、共建共享、共同發展。我們在此倡議:

(一)建立論壇專家諮詢委員會和專家庫

(二)建立研究網絡

(三)開展合作研究等

作為論壇發起人,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將設立論壇秘書處,開展相關工作;並與發展改革系統研究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研究機構一道,建立互聯互通、共享平台,共同開展合作研究,把握世界城市與城市群發展規律。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院、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所等就論壇倡議做出了積極響應。 

此外,本屆論壇還設立了「城市戰略定位與城市群發展」和「城市治理與改革開放」兩個分論壇,發言代表分別對特大城市「十四五」規劃的新視野、城市數字治理、大型居住區和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分論壇後,首屆城市與城市群發展北京論壇圓滿結束。論壇期間,150餘名專家學者為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真知灼見,為城市發展、城市治理提供了珍貴借鑑。未來,論壇將持續搭建城市發展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平台,加強城市間研究合作,力爭成為城市發展和科學決策的可靠智囊,為更美好的城市、更宜居的城市生活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ATIpW4BMH2_cNUgZ5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