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心靈去度假,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矽谷,它是高科技產地的代名詞,位於美國舊金山,最早是 生產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晶片的地方,所以被稱為矽谷。如今是電子工業和計算機的聚集體,共有包括谷歌、英特爾、臉書、蘋果等在內的計算機公司1500多家。
可以說,矽谷曾經是很多科技精英的夢想地。20年前馬雲在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也曾經到矽谷取過經。不過,如今在矽谷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矽谷的印度人很多,印裔人在矽谷的收入不僅超過了華裔,還是矽谷美國人平均收入的兩倍。主要因為,印度人在矽谷主要從事的是高科技的技術研發崗位和管理崗位,而且不少還成為了這裡大公司的CEO。
有數據統計,美國矽谷的印度人大概占了6%,三分之一的工程師都是印度人,而且印度人在矽谷創辦的公司數量已經占到了全部公司的15.5%。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華人在矽谷印度人開的公司裡面為印度人打工。不得不承認,矽谷的印裔精英要遠多於華裔。
那麼,這能代表印度的科技人才比我們多,科技實力比我們強嗎?其實不然。我們國內很多人的確是去矽谷取過經,不過很多都回來創業了,設立了中國的科技公司。而很多印度人都選擇留在了美國,為美國工作。
事實上,我們不但創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還將它發展到國外,包括印度。舉個例子,曾經印度的手機市場被三星占了絕對優勢,而最近這一兩年這個現象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印度手機市場第一季度的銷售情況來看,銷售榜單前五名,除了第三名的三星,其它四個都是中國的手機品牌。其中,小米成為了印度銷量第一的手機品牌,占了30.6%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三星在印度的銷售額逐年下降,甚至還不夠排在第二的vivo。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創始人之一的林斌也曾在矽谷工作,回國後和雷軍一起創辦了小米。這些曾經在美國矽谷取經的中國人放棄了在矽谷的不錯崗位,紛紛回國開創了自己的公司,比如張朝陽、陳歐、李開復、黃崢、王興等等,他們創辦了搜狐、聚美優品、拼多多、美團等國人熟知的網際網路企業。
這些頂尖的人才回國創業只是個縮影,還有更多的留學生和在矽谷工作的華人都選擇回國。一方面說明了中國的創業氛圍濃,國家越來越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的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發展迅速。而印度人選擇留在美國,背後卻反映了印度的人才流失,所以並不一定是個好現象。其實,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工作。
現在有這樣一個說法,最聰明的印度人移民到了美國,但是移民去美國的中國人卻未必是最聰明的,中國為這些精英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舞台,是金子在這裡肯定能發光。其實,人才每個國家都有,關鍵看有沒有用武之地,能不能留得住。
所以,美國矽谷的印度人遠多於華人,這並不是壞事,你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7jA4XEBfGB4SiUwHJ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