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星野喵0ww@bigfun社區
(本文涉及一部分劇透)
雖然離七夕已經過去了數月有餘,不過年末的時候由湯淺政明指導的《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還是和內地觀眾見面了。當然,從現在的網絡評價來看大概是褒貶不一,悲喜交加,不過這也不妨礙我們通過這部作品去挖掘湯淺的想法,他的經歷,以及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這部「愛情」故事。
湯淺與他的世界
說起湯淺政明這個名字,你說他廣為人之,倒也的確擁有不少粉絲,甚至是死忠粉。但是你說這個人我好像不太了解,也沒有太大問題。畢竟對於國內觀眾來說,動畫電影導演,宮崎駿大師以及後起之秀的新海誠自然是頭牌所在。那接下來呢,或許押井守(代表作《攻殼機動隊》系列),庵野秀明(代表作《新福音戰士》系列),細田守(代表作《夏日大作戰》)等等可能更受到大家關注一些。
只是,如果在這裡給你提幾部作品,遠一點來說改編自永井豪名作的動畫版《惡魔人crybaby》,近一點來說新作《四疊半神話大系》,《春宵苦短,少女前行吧!》都出自於他手,那麼湯淺政明對於大家來說其實也就不陌生了。
當然,這位導演與現在日本業界的其他人相比,的確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而這也造就了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兩個標籤:一個是「小眾風格動畫的獨立踐行者」,另外一個就是「鬼才監督。」
前者很好理解,所謂「小眾風格動畫」就是不盲從於行業主流,遠離大量的商業話題,依靠自我判斷和想法做出能夠讓觀眾欣賞的藝術作品。當然這樣來說或許不夠形象,我們換一種簡單解釋就是單純一眼望過去,湯淺的動畫既沒有現在流行的萌系少女美感,又很少描繪那些大家喜聞樂見的話題,尤其是畫面風格,鏡頭使用還時不時的非常怪異。
至於「鬼才監督」這個詞,則多有業內或者觀眾們對他的讚譽之意。
一方面能被大家稱讚首先是經驗豐富,資歷深厚。如果有興趣翻一翻湯淺的背景就會發現,他先是於1990年與1992年在日本兩個國民級動畫作品《櫻桃小丸子》和《蠟筆小新》中分別擔任美術設計與作畫監督,原畫。後又進軍短片創作尤其是2001年的《貓湯》讓他備受關注。再之後無論是處女作《心靈遊戲》還是《獸爪》都為他在「鬼才」之路上奠定著基礎。直到2010年《四疊半神話大系》力壓當時的劇場版《涼宮春日的消失》以及《Angel Beats!》拿下當年日本文化廳的動畫獎項,被中日兩國觀眾大量熟知。而後面的《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和《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更是將他推到新的高度,以至於在東京舉辦的第31屆國際電影節上,還專門有著他的展映。
另外一方面稱他為鬼才,其實也就是進一步來解釋他的「小眾風格」。從《惡魔人crybaby》開始到才上映的《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下稱「海浪之上」),我們會發現湯淺作品的第一大特點就是色調對比強烈。就算如漫無邊際的黑夜裡,也會將角色們塗上各種怪異,不算符合審美標準的顏色。
(這種風格在《惡魔人crybaby》中尤為突出)
而對於像「海浪之上」這本就發生在明亮夏日的劇情,那麼如藍天,海灘,角色衣服甚至是海豚布偶這一個個色塊的對比也及其明顯,它不柔和更不相稱。這種風格其實離不開他曾經的共事者永井博與鈴木英人,換言之這種做法就是要給觀眾一種明顯配合故事發展的視覺衝擊力。
第二個特點則是湯淺的作品裡無時無刻反應對「水」的創作。先不說這次上映的電影名字中就和水有直接關係。在他的處女作《心靈遊戲》里,主角們被吞進鯨魚肚子中開始了一種被水包圍的生活就成為了這部動畫的故事主體。而在後來的《宣告黎明的露之歌》中就直接將水具體化為與人類相互對抗的敵人。而「水」之所以能夠成為湯淺獨有的風格表現,其實是他希望通過這個隨處可見的元素向大家傳遞著想要被洞悉的動畫意義。如主角們在被水包圍的世界中生存,則體現出他幻想的烏托邦內涵。而水變成敵人,則又有強調人類面對困境時,直面痛苦,不言放棄的光輝。
第三個特點大家肯定很容易發現,就是湯淺作品裡的角色常常被不講道理的在外貌體態上扭曲化,而《春宵苦短,少女前行吧!》中為人津津樂道的「詭辯之舞」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當然如此頗具荒誕的畫面在湯淺的視野里常常是基於劇情產生的情緒所決定的,悲傷的時候身體會變成什麼樣子?快樂的時候身體又是什麼樣子?如此來說湯淺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代替語言對話這種文字表達,把故事中的情緒不那麼直白和膚淺的傳遞出來。
「海浪之上」的故事到底有什麼不同?
在前面我們花了比較大篇幅簡單介紹了湯淺與他的作品風格之後,下面我們還是要回到本次上映的電影《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當然不管這部作品風評是好是壞,相比於現在那些流水線生產應付於市場的動畫來說,筆者還是想提一下湯淺在前期所做的努力。
從人員的配置上就可以看出他在準備時下夠了功夫。作為本作的核心職務之一,編劇是由曾執筆《輕音少女!》劇場版,《利茲與青鳥》的吉田玲子來擔任,而她在《宣告黎明的露之歌》里也與湯淺有過合作。而音樂方面請來的則是參與03 版《鋼之鍊金術師》以及《小魔女學院》製作的大島滿來擔當。
配音方面更是厲害,「GENERATIONS from EXILE TRIBE」的片寄涼太為男主角港配音,女主角日菜子則是 AKB48 的川榮李奈。僅憑這兩位的出現就能為整部作品帶來不少的熱度,而從實際的觀影效果來看,他們的配音也不亞於一些當紅聲優。
(參與配音的片寄涼太)
那麼在這樣一個豪華的陣容下,湯淺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劇情呢?其實就是用愛情作為基礎和依託描述了一個如何突破青春迷茫時期尋找自我人生意義的故事。
雖然這部片子打著各種旗號吸引小情侶來觀影,但是本身來說如果劇情完全著眼於純愛,戀愛故事,那麼整個進程的發展就應該和今年上映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一樣,即使有著時間跨越,但是卻不會放棄以男主女主間純真愛情為核心,不去摻雜任何其它事物的觀點。
但是「海浪之上」明顯不同。大家都能夠發現的是,這部動畫的表達核心是利用了「海浪」這個載體,而它的作用除了用來傳遞女主和男主之間因為衝浪這項體育運動不斷完善的戀愛關係。更重要的是「海浪」還有一個潛在的引申意義,就是男主港希望女主日菜子站在自我人生的浪潮之上。換言之也就是表達了湯淺希望他的年輕觀眾們,即使現在身處青春迷茫時期,備受痛苦,挑戰,也要勇于堅持下去,最後在和命運,和人生的對抗中占據上風。
這樣來說湯淺想傳達的含義就是從愛情到人生價值,甚至於在世界中取得一席之地這個遞進關係。為此有趣的事情就出現了,因為今年上映的其它動畫電影,它們很多在這個主旨的表達上是完全相反的,換言之是從人生,世界觀價值做開頭,最後都落腳於愛情上。如《遊戲人生》劇場版,在無序爭端的世界背景下,影片結尾卻在努力展示跨越種族的戀情。《天氣之子》更不必說,在影片最後甚至連拯救東京的人生價值都沒有了,完全回到了小人物式的愛情觀。
為此,或許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這部影片的特殊之處與魅力所在吧。
浪花退卻,我們到底期待一個怎麼樣的故事?
大家也知道,雖然《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從上映伊始一直備受觀眾矚目,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也的確顯得不盡如人意。在這裡一個小問題和一個大問題尤為突出。
小問題就是在電影中不斷被重複的連接男主與女主間的歌曲《Brand New Story》,這個在作者看來很有青春化,像是會在海邊一邊走一邊放的歌曲,在90多分鐘的放映時間內出現了幾十次有餘,以至於被觀眾認為是囉嗦甚至是懷疑這部電影是不是窮到只能製作這一首歌。
當然這些直觀的反應其實也就凸顯了湯淺這部作品裡的一個問題:到底怎麼做才能把握好觀眾的觀影感受!說到底,這首歌的作用筆者在上面已經提到就是兩個方面:
1.表現男主與女主地久天長的愛情。
2.表達男主對於女主的期望,希望她最終可以使自己的人生綻放光彩,站在命運的「海浪之上。」
如此來說,這部電影需要一直圍繞這兩個主題作文章,那麼通過歌曲這個載體多次出現來進行講述也是理所應當。只是囉嗦的問題在於這種載體的表現總是依賴女主角唱歌,換句話說稍微改動下形式,比如拿出CD聽聽錄音,上網頁點點內容這種多角度的結合,是不是就會消除很多囉嗦的感覺呢?
而大問題說起來就更簡單了,很多觀眾都會提及這個故事用不用非要讓男主死掉變成水中幽靈才能完成?要知道正是因為男主死掉,才使得觀眾感覺「海浪之上」是一個既不算完全愛情又不算完全勵志的不可描述的混合物。
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如果湯淺將這部電影變成純愛片,在此基礎上添加直面人生這種話題,那麼他能不能製作出一部面向觀眾的優秀作品。答案雖然不敢肯定,但是這種想法對於湯淺來說也不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所以在這裡依舊可以看成他對於面向觀眾口味把握的一次失敗。
但是不得不說,雖然毀譽參半,但是湯淺政明確實是一位實力不容小視有著自己獨特創造力的導演,所以在未來,筆者還是願意相信會看到他更多的優秀作品呈現在大家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