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我們》,就是每一個人

2020-04-08   江蘇網警

在蘇州,我們共同抗疫的70多個晝夜

有許多值得記憶的畫面和聲音

他們,挺身而出,義無反顧

用背影重塑了英雄的定義

他們,日夜值守,穿梭小巷

維持城市功能的良性運轉

他們,奉獻愛心,傳遞勇氣

守護這座城市暖人的溫度

  這是首部蘇州戰「疫」影像志——紀錄片《我們》。歷時兩個多月,蘇州廣播電視總台攝製組記錄了很多真實感人的瞬間,用歷史的眼光記錄下了蘇州各級政府在這場戰役中的高效務實科學把控,記錄下了蘇州普通市民在疫情里的守望相助愛心築城


大數據精準戰「疫」


  鼠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這場雷霆萬鈞的阻擊攻堅戰中,他作為蘇州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大數據專班負責人,勇挑重擔,始終以最佳的工作狀態馳而不息奮戰在疫情防控、維護穩定的第一線,為全市公安機關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他就是蘇州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陳沁浩。

警醫並戰 共護平安


  疫情就是警情,戰疫就是命令,抗擊疫情刻不容緩。不同的行業,共同的戰場,一個是人民衛士,一個是白衣天使,陳沁浩和他的愛人朱莉(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副主任醫生)從大年三十開始,就各自主動放棄休息,每天工作到凌晨,深夜回到家,女兒已經睡著了,一大早女兒還沒起床,他們又沖向了各自的陣地。

  剛讀初一的女兒,正處於學習承上啟下和需要父母陪伴的關鍵時期。懂事的她卻說,雖然也感覺有點失落,但爸爸媽媽為了保護大家捨棄小家,非常偉大,一定乖乖在家待著,好好學習,不讓爸爸媽媽因為擔心自己耽誤了工作。

數據賦能 抗擊疫情


  突出數據賦能應用,蘇州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大數據專班對公安部、省廳、市局和大量外單位匯聚過來的超過300萬條海量涉疫情報數據,強化大數據處理、情報精準導控,扎口匯聚人員數據,全面進行清洗、比對、去重,形成了涉重點疫區入蘇人員數據底庫,並盡最大可能核實、增補了居住地、手機等關鍵要素,實現了對「窗口期」涉疫人員數據的精準推送,充分釋放警務大數據紅利,為全市公安機關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截至目前,累計查否數據1.9萬餘條,補全地址缺失數據10.1萬餘條,去重9.9萬條,相關疫區人員核查見面率達到了100%。

  面對疫情,陳沁浩帶領的蘇州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大數據專班給在蘇和即將返蘇的人員賦予三種顏色身份,制定相應升降色規則,配合建設開發防控工具——「蘇城碼」。「蘇城碼」成為了每個人的特殊「身份證」,其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和後台系統,更是開發了許多衍生功能。目前,「蘇城碼」申領人數已突破創紀錄的1556.8萬、累計訪問量超17.6億次。

凝聚警心 齊心抗「疫」


  陳沁浩說「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是一個戰鬥的集體」。他始終帶頭站在防控疫情一線,當好疫情防控的「指揮員」「戰鬥員」,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勇挑重擔、親力親為,在大數據專班內部營造出齊心協力、履職盡責、迎難而上、團結拼搏的戰鬥氛圍,真正發揮了「頭雁效應」。在他的帶領下,大數據專班民警輪番上陣,24小時連軸開展數據分析,爭分奪秒地為一線實戰單位傳遞精準數據。疫情阻擊戰以來,他們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市局黨委的充分肯定,市局大數據專班榮獲集體三等功1次,3人次榮獲個人三等功,1人次榮獲個人嘉獎,4人次被市局通報表揚。

  歲月靜好,只因有人在負重前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履職盡責、擔當作為,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踐行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宗旨,為疫情防控提供了精準高效的數據服務。


你就是照進這個城市的光


江蘇蘇州:《我們》,就是每一個人

  「雷所你看,在疫情面前,這群人還敢這麼干!已經基本摸清情況,可以收網了!」2月20日下午,太倉市公安局瀏河派出所民警位洪明正在向副所長雷清源彙報一起防疫口罩詐騙案的最新進展。正當雷清源低頭看筆記本上的案件分析導圖時,突然聽到「砰」的一聲,位洪明倒在了地上,緊握著拳頭,臉色蒼白。

  打120、開窗通風、做心肺復甦、不停呼喊名字……隨後不到5分鐘的時間裡,雷清源和另外兩名同事做了能做的一切。「我們都學過急救,我感覺能把他救回來!」雷清源說。

  很快,位洪明被送到了附近的醫院,太倉市人民醫院的專家也聞訊趕來。雖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最終還是沒能挽留住35歲的生命。

夜以繼日 倒下的前一分鐘還在研究案情

  到位洪明犧牲的這一天,他已經連續工作了20多天。在他的筆記本上,寫了這樣一句話:「守土有責、守土擔責,我是黨員、我先上!」這大概就是他堅守的動力。

  由於和上海接壤,瀏河是江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東大門,疫情防控任務非常重。2月初,上海一位老人來太倉農家樂遊玩,回去後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太倉的密切接觸者多達80人,位洪明和同事一一尋訪,將一份長長的排查名單核實到位。他還負責轄區內200多家棋牌室的排摸工作,一有空隙時間,就一家家勸說,經常忙到深夜。有人問他,怕不怕,畢竟這些人里也可能有人被感染。位洪明搖頭,「哪有時間怕!」

  2月12日,一位瀏河居民報警稱,疫情期間,自己和朋友一起在網上購買口罩,結果被騙了近40萬。 「在大家都齊心協力抗疫的時候幹這種事,我不信揪不出這些落井下石的騙子!」經過整整7天的偵查,位洪明發現,這是一起跨境詐騙案,網購口罩的巨款經過中間商層層轉包,最終流向了國外。

  這天中午,同事劉曉偉在宿舍午休,突然看到位洪明走進來,就笑著問他:「稀客啊,你怎麼來午睡了?」因為在這之前,他從不睡午覺,總是喜歡在辦公室翻案卷、查資料。位洪明說,「這個口罩案件弄了兩個通宵,有點困,睡會兒。」然而睡了不足半個小時,他又起身去了辦公室。

位洪明手繪的偵查導圖

  下午3點,位洪明把自己親手繪製的這張涉及8層關係網格、即將形成閉環的偵查導圖放在了領導面前。這張圖雖然看起來分叉複雜,實則指向明確。從受害人到嫌疑人,一共8層關係網絡,摸清楚的寫得明明白白,還沒摸清楚的打著問號。每一個分叉都是他無數電話的核實,每一層延伸都是他忙碌查訪的腳步。


無數網友在留言中向這位抗疫英雄致敬

  沒想到的是,短短几分鐘後,他高大的身影就猝不及防地倒下了。聽到消息後,劉曉偉飛奔上樓,「這一路我心裡都想著,他估計是累了,想睡會兒。」2小時後,位洪明因為突發心源性心臟病搶救無效,永遠閉上了眼睛。

紮根基層 9年沒回老家過年

位洪明學生時期照片(左一為位洪明)

  位洪明本科畢業於甘肅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專業,碩士就讀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1年研究生畢業,站在人生的交叉點上,面對去江蘇警官學院任教,和留在北京市局、去福建泉州市局等多個看起來「更光明」的選擇時,位洪明最終選擇了太倉市公安局瀏河派出所工作,成為派出所里唯一一位公安專業的研究生。「他說,他更喜歡基層的簡單和直接,更喜歡與基層民警手牽手,與廣大群眾心連心。」位洪明的師傅、市公安局政治處戰訓科科長張大偉一直覺得位洪明這是低就了,位洪明卻沒有一絲絲後悔。

位洪明生前工作畫面

  位洪明這一干就是9年。這9年間,他沒有一個春節是在老家度過的。年前,位洪明跟同事說,今年過年得回趟家,母親身體不好,心裡很牽掛她老人家。大年初二,正是他的歸期,但所里抗疫的集結號恰好吹響,他調轉車頭義無反顧地回到派出所。「爸媽,等疫情一結束,我馬上回來看你們!」然而這個簡單的諾言,他卻最終沒能兌現。

  位洪明同志的哥哥位洪松說,「爸媽總是表示理解,『這是你的工作,自己注意安全,不用挂念家裡。』誰知道一年前和父母的見面竟是永別。爸媽來看你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兒子卻靜靜地躺在那裡,從此再也聽不到他叫上一聲爸爸、媽媽!」

在來來往往的世界 讓暖陽長留人間

  「現在最遺憾的事情,就是師傅不能陪著師娘,帶著兩個寶寶,來參加我的婚禮了,再也不能了……」入所就開始跟著位洪明學習的朱競翔說道。這個身形魁梧的男子漢哭得像個孩子,在他心目中,師傅在工作中簡直是無所不能的。位洪明的微信名叫SUNNY,在同事看來,他擁有陽光一樣的人生,聰明好學,高大帥氣,還有一位善良賢惠的妻子和兩個寶貝女兒,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

位洪明生前與妻女合影

  位洪明有兩個女兒,小名叫「來來」和「往往」, 希望以後兩個人常常來來往往,能夠相互陪伴。位洪明常說,家裡有三個丫頭,三千金,自己這輩子都要好好照顧她們,因為自己是家裡唯一的男子漢!

  平常,位洪明一有時間就會回家陪家人,燒得一手好菜,特別是餃子包得好。所里的民警大都被他熱情地邀請到家裡吃過餃子。妻子陳姍姍說,他一直就是這樣一個傻乎乎的陽光大男孩,從來不計較得失,也從來不喊累,回來就一副開開心心的樣子……

位洪明桌上還放著一盒沒有打開的奶粉

  疫情期間,一歲大的老二奶粉吃完了,沒地方買,位洪明厚著臉皮向劉曉偉借奶粉。可是至今,奶粉還放在他的桌上,他卻再也沒能帶回家。

  「娃特別想他,他說回來給寶寶做她們想吃的糖餅。」2月24日在殯儀館,陳姍姍泣不成聲。「還有幾個月就到結婚7周年了,我怎麼能夠相信你就這麼走了呢?」

  在女兒來來往往的世界裡,沒有了爸爸。但是在這個來來往往的世界上,他被無數人銘記,正如他的微信名一樣溫暖著人間。疫情不退,警察不退。感謝無數警務工作者守衛在百姓的身邊,讓我們收穫著一份安心和放心。


從「非典」到「新冠病毒」,守衛蘇州北大門


  陳剛是蘇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八大隊中隊長,突如其來的疫情匆匆結束了這個春節假期,夫妻倆各自奔向了自己的崗位。陳剛是大隊疫情防控工作組副組長,是最早響應市局黨委倡議黨員幹部去一線執勤的大隊黨員先鋒隊員之一。

  他03年非典期間擔負守衛蘇州北大門的防疫任務,工作經驗豐富,協助大隊制定完善了《疫情防控交通管控工作方案》;他接到開設澱山湖檢測點任務後,緊盯一線、多方協調、靠前作戰,12小時就完成了滬常高速入蘇方向澱山湖管控執勤點的開設任務;他每日在澱山湖執勤點一線檢查入蘇車輛加強分流管控,守護入蘇第一道屏障。

_

_

  陳剛的妻子許芳蘭是蘇州市附二院心胸外科護士長,每天在各個病房之間穿梭,細心照料患者,時不時提醒大家注意對疫情的防護。

  1月29日妻子與丈夫一同寫下了《請戰書》,請求去防疫一線、去支援武漢,但因為年紀原因沒有入選第一梯隊,妻子又主動找到院領導彙報,後被納入了增援隊伍名單,並已於2月9日隨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奔赴一線。

  附二醫院心胸外科是蘇州知名的心肺治療科室,病房內多是接受心臟、肺部手術或化療的患者,不能夠延時,每天必須要接待這些病人。

  因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侵蝕的是肺部,患者們更加恐懼,他們更需要醫護人員的指導,指導他們如何做好防護。妻子說「我的病人現在更離不開我們,更加需要醫務人員給他們安慰」。

  從1月29日那天,陳剛、許芳蘭各自走上自己的崗位後,至今沒能好好地聊上一句,沒能一起吃口團圓飯,丈夫早上6點就要出門,晚10點才下班到家。兩人僅有的聯繫只有在休息間隙通過手機視頻互報聲平安,沒有往常噓寒問暖,匆匆幾句問候,夫妻倆又回到各自的崗位,繼續堅守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默默奉獻,用勇氣和擔當詮釋打贏疫情防控戰的信心。

疫情終會被戰勝

春天已如期到來

經歷過考驗

這個春天越發顯得生機蓬勃

來源:蘇州公安微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