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10億!《哪吒》中的5條教育啟示,爸媽看出來了嗎?

2019-07-31   花生寶貝

《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

截至7月30日16點11分54秒

上映5天破10億票房

刷新動畫片單日觀影記錄

口碑更是炸裂

觀眾紛紛讚嘆是「國漫之光」

今年夏天的這個小哪吒打破以往傳統形象,不再以一個正義凜然的小英雄形象出現——變成了一個「魔童」。

魔童「熊」起來有多嚇人?看看這版哪吒就知道了:

丸子頭,酒糟鼻,黑眼圈……雖然只有是個三歲不到的小屁孩,但讓所有陳塘關居民聞風喪膽,一聽到「三二一」,只想快快躺平花式裝死,跑的跑,躲的躲,甚至鑽進地洞,扎進茅房:

因為差點傷人,哪吒被太乙真人關在《山河社稷圖》中。面對長輩時,這個熊孩子像個糙漢,雙手吊兒郎當地插在褲子裡,還故意惡作劇戲弄老師:

故事進行到這裡,這名「魔童」已經集合了家長們眼中所有熊孩子的惡習:沒禮貌,沒素質,暴躁、叛逆,不尊敬師長,處處和家長作對……

然而,調皮搗蛋頑劣外表下,哪吒其實擁有著一顆期待被認可的心,於是他踏上了一條艱難的成長之路。

在三年的時間裡,他打破偏見、和命運抗爭,在父母的愛和寬容中克服魔性,逆風翻盤。

打破偏見我命由我不由天

電影中有句話,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無法搬動它。哪吒被壓在這座山下,用自己逆反的方式,反抗村民的偏見,為自己正名,得到世人的認可。

攜「魔丸」出生的哪吒,成為人人懼怕、躲閃不及的魔童。而所謂的魔,與其說是他的本性,不如說是世人強加在他身上的偏見。

有時人們習慣性地想當然,只願意相信自己看見的。這些成見,模糊了真相,讓人迂腐懵懂。放下成見,才能看清真實的世界。

鬥爭到底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哪吒托生魔丸,出生就開始註定死。但哪吒不認命,靠著強硬的態度反抗命運。這個過程又心酸又痛苦,但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回憶和成長。

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現實中生活的我們或許會遇到許多無法改變的事情,只能接受它,但這不代表我們的人生就此定性,無法改變。

想要展現不凡,就要勇於和命運抗爭,敢於為此付出行動。

陪伴成長家是最溫暖的港灣

性格火爆,斬妖除魔的殷夫人抽空也要陪哪吒踢毽子,給哪吒做好吃的,用最好的溫柔哺育兒子。

嘴上強硬,內心深愛兒子的李靖,不惜捨棄自己的情面,幫助哪吒得到世人認可。

李靖毫不猶豫的選擇用自己的命來替兒子受死,這個舉動也使哪吒克服了魔性,學會了責任與擔當,勇於面對命運。

現實中無數父母深沉的愛,匯聚到這兩個人物形象上,打動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這部適合全年齡段觀眾觀看的電影,笑與淚的交織,書寫了哪吒成長的點點滴滴。影片中的許多情節,都能夠給家長以家庭教育的啟發。

下面這五條啟示,家長一定要看看。

啟示一:父母的愛與陪伴給予孩子力量

哪吒由一魔丸投胎轉世,世人見之都避恐不及,唯獨父母將其捧在手心,多加呵護。哪吒母親溫柔的眼神,時刻都給予哪吒內心善良和安全感。

哪吒的父親,堅定而偉大,總是以身作則,說的少做的多,從行動上支持自己的孩子。知道哪吒生性邪惡,但依然希望在哪吒短暫的時間裡可以教他做人。

他對哪吒深沉的父愛讓人動容,甚至是在哪吒三歲生辰時寧願挨家挨戶磕頭,也要把百姓求來參加生辰禮。

李靖夫婦對於哪吒的態度與影響,是幫助哪吒克服魔性,終逆天改命的重要力量。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那還有誰能?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惜自己的孩子,那還有誰愛?

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才能讓孩子的內心充滿力量。

啟示二:不要輕易給孩子帶上「壞孩子」的帽子

哪吒從出生起就被人視為「壞孩子」,他救出小女孩,卻被認為是搶走了小女孩而遭到謾罵;他苦練一身本領,想要降妖除魔,卻被嘲笑說他自己就是妖魔。

「他們把我當妖怪,我就當妖怪給他們瞧瞧!」

於是他便開始成為人們所認為的那個樣子,大搞破壞,小到家裡的物件、院牆,大到整個陳塘關的房屋、路面,都遭到破壞。

生活中,有些家長也常常不自覺地扮演著「陳塘關百姓」的角色,用批評、指責的方式給孩子扣上一個個不太雅觀的帽子,這也是值得家長思考的問題。

對孩子多一些認可,將眼光和注意力集中於孩子的長處和優勢上,你或許會驚喜地發現,他在向著你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啟示三:正視錯誤是成長的必然歷程

哪吒在影片中一直被人誤解敵視,他內心是孤獨的。為了引起大家的關注,他時不時出去製造麻煩,不斷犯錯。

但當哪吒在面臨他人的誤解偏見時,父母選擇站在了他這邊,並開導他,肯定他。雖然哪吒當下礙於情面沒表達出喜悅之情,但他卻已接收到了父母的愛與信任。

回歸本心地教育孩子,讓他自然地長成理想的樣子。接受孩子犯錯並不是任由孩子去故意犯錯,而是在孩子需要家長關注的時候,給予他包容和等待。

面對錯誤,能正確認識,並引導其改正,這才是家長應當關注的。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需要父母適時地給予孩子正向而明確地指引,孩子必然會有所領悟並走向正道。

啟示四:賦予孩子責任和擔當

李靖曾對哪吒說,你是靈珠轉世,你將來要拯救天下於水火中。正是這善意的謊言,成了哪吒莫大的動力。

或許哪吒一開始並沒有特別大的擔當,也沒有多麼強大的責任感,更不會想到拯救黎民蒼生,但父親的這句話,在哪吒心裡埋下了一顆責任與擔當的種子。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可以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更多的責任與擔當,放手讓他們去做一些看起來可能力所不能及的事。

請務必相信,他們比想像中強大得多,就如同那顆在哪吒心中埋藏了三年的種子,在面對陳塘關殘垣斷瓦時,義無反顧沖向冰山的那一剎那,它,發芽了。

而哪吒也用他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責任越大,力量也越大。

啟示五:每個孩子都期待成長和成功

每個孩子都期待成功,這是他們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哪吒雖托生魔丸,但他終究是個孩子,一個渴望被認可被接納的孩子。於是他會不顧一切去追逐海夜叉,因為他知道,只要救下海夜叉手裡的女孩,他就能夠被人們接受。

或許正因為這份執念,讓他最後甘願頂起那壓向陳塘關的冰山,保護自己的家人,保護自己的故鄉。

他期待成功後被人們認可的喜悅,他期待自己成為人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每個孩子都是如此,請相信他們,為了獲得成功他們會付出超乎想像的努力,因為每個孩子都想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

沒有一個「熊孩子」是天生的

只要父母願意陪伴和引導

給孩子心中種下溫暖的太陽

每個孩子都能開出向善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