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與男女朋友還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區別的,假如你在普通朋友甚至好朋友身上找到了情侶的感覺,那就不要捨近求遠再去苦苦追尋什麼遠要天邊的愛情。
但假如你非常明白兩者之間的區別,那就不要與異性朋友隨隨便便搞曖昧,那樣只能令你自己的感情世界變得一片淆亂,也會錯過自己真正想擁有的完美的愛情。
這些道理說起來似乎很簡單明了,但做起來卻又未必人人都能清醒自持。
真正深入談一談大家才會發現,異性朋友之間的曖昧,以下這些東西才是主謀,如果不想將自己的生活與感情搞得一團亂,變得無端複雜,那平時就得注意了,不要輕易越過雷池,養成一種習慣性依賴。
1.把對方當做生活必須
朋友相處起來怎麼樣才能算是正常?就是離開各自都能好好生活,不會過分記掛與想念,而有機會見面之時,也會自然投緣,相談甚歡,又不會影響各自擁有自己正常的愛情。
也就是說,朋友甚至是好朋友之間,不存在一種「排他性」:只允許彼此存在於對方的世界,而容不下此外其他的異性。
假如上升到把對方當成生活必須,感覺沒人可以取代其在自己生活與內心當中的地位的話,那不必多言,你都應該知道,你與對方之間的這份感情,已經完完全全不只是普通感情這麼簡單了。
世間只有愛情與伴侶,才能滿足這一重功能,也唯有愛情與伴侶,才能名符其實擁有這種功勞所匹配的合理性。
如果你發現自己與身邊異性朋友已經有了這種默契,那麼你們就算從前是由普通朋友做起,也可以適當思考一下調整一下彼此真正位於對方心目當中的地位了,免得日後產生更多的麻煩與困擾。
2.將對方的給予當做理所當然
普通男女朋友之間應當抱著互利互惠、禮尚往來的原則進行相處,這樣才算是正常與合理。
而假如已經發展到將對方的給予當做理所當然的地步,那也就意味著你們對友情的定義不準確,不說已經產生了愛情,但這種視對方付出的心意、金錢與物質當成一種屬於自己的本分的想法,就暴露出你們對於彼此的定位存在非常大的問題。
朋友的確也可以同甘共苦,不計較利害得失並和你談心,但它的前提可以是:無論相識的時間長短、無論見面的次數多少,只要彼此能以誠相待的,便是朋友。
而戀人則完全不一樣,他們在此之上可以理所當然擁有彼此的忠誠與付出,並將此當成一種表現雙方情意的特殊表達方式,不會被對方所埋怨,也不會被周圍人群所非議。
假如一對男女自翊只是朋友,卻又在實際行動上表現出這些想法與意願時,他們內心甚至是行為存在曖昧是顯而易見,不容質疑的。
3.習慣向對方訴苦談心
朋友之間還有一個特徵很明顯,那就是儘可能不要將人生所有的秘密都告知對方。
你可以適當在痛苦及遇到困難時找對方傾訴或尋求幫助,但不能將這種需求合理化,當成自己的一種權利、對方的一種義務。
只有情侶與夫妻之間,才需要擁有更多心理方面的交流與分享,越少秘密存在,才對彼此之間的情感越為穩定與忠誠。
當你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向對方訴苦談心的愛好,又或者自己有點什麼高興或快樂的事情,都第一時間想要迫不急待向對方分享的想法的話,可能對方在你心目當中,絕非只是朋友這麼簡單,而是已經上升到了視對方為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人的這種地步。
如果你們各自或一方擁有戀人或伴侶的話,那這份「友情」,無疑已經變質了,非常危險,隨時都會有危及自己感情的可能。
因為在你們雙方的內心當中,都認同了這種要求的合理性,也認為它是屬於你們之間的一種正常交流,這就會破壞它在自己戀人或伴侶那裡體現的合理性與唯一性。
而它勢必造成你與戀人與情侶之間心意難以相通的可能,卻會增加你與自己所認為的朋友之間情感的持續升溫,及對彼此內心不自覺地信任與依戀的可能。
這如果還不能歸於反常的話,也就沒有辦法解釋了不是嗎?
其實就一般層面來說,朋友與戀人、夫妻之間的感覺是很難混淆與模糊的,因為兩者之間不具比可比性。
朋友之間只有相見時的坦然,沒有分開後強烈的思念;朋友之間只有一種不自私的友情,卻沒有非得要求對方對這份友情忠誠的貪婪,除此之外,還有不能擁有其他朋友的苛求。
可是戀人與夫妻就不一樣了,正好與此相反,唯有這兩種關係,才能將對方當成生活所需、才能理所當然接受對方的付出與給予、才能盡情向對方訴苦而不需要擔心是否逾越。
如果你發現自己與「朋友」產生了這些互動且習以為常,那別人認為你們之間存在曖昧並不是多疑或空穴來風,是時候想想該如何處理才對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