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夫妻都希望能夠做到兒女雙全,在要二胎的過程當中,總是想探究一下自己懷的到底是男是女,於是從網上找各種可能佐證胎兒性別的方法。
甚至有些人在依據了網絡上的方法進行性別判定之後,忍不住提前準備好了兒子或者是女兒的衣服和禮物,結果常常有人是判斷與現實相悖。
案例
33歲的多多,在去年的時候成功懷上了自己的二胎寶貝,原本她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因此在懷上二胎之後,她和老公一直希望能夠是一個女寶寶。
多多婆婆對於過去的「老理兒」深信不疑,由於多多在懷孕期間一直非常喜歡吃辣,所以婆婆判定了她能夠如願地生出一個女兒來。
不過多多對此卻有所懷疑,畢竟站在科學的角度吃酸吃辣似乎只是個人的口味喜好而已,如果真的那麼准,恐怕在四川湖南這樣的地方就只有女孩出生了。
為了能夠證明自己的話沒有錯,婆婆在多多懷孕中期的時候,又拿出了另外一套理論,有一天她指著多多的肚子說:「瞧瞧你這肚子,是衝著上頭長得。老話說的好,往上頭長是女、往下頭長是男。這回呀,咱家肯定能得一個小姑娘。」
原本多多對於婆婆的這些理論都是不太相信的,可令她非常驚喜的是分娩之後她真的生了個女兒。
女兒降生那一天全家人都特別開心,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小鞋小衣服,都覺按照女孩的標準準備看來還真的是做對了。
多多的婆婆當著醫生護士的面忍不住驕傲地對多多說:「你們看吧,我早就說一定是個女孩。這老理兒啊,每一個都是有依據的,當初我說的時候你還不信吧。」
在場的醫生忍不住笑出聲來,覺得多多的婆婆實在是太可愛了。醫生說:「阿姨,這生男生女可不是靠這種方法來判斷的呀,您的這些理論在科學面前可站不住腳。」
雖然婆婆想反駁,但自己的那套理論也的確是猜測,和醫生護士鬥嘴,顯然是都不過的,只好樂呵呵的哄孫女去了。
胎兒性別是咋猜對的?懷男還是懷女,其實從這周后就能看出來
很多家長都想要從網絡中的小妙招、小細節來判斷自己腹中胎兒的性別,而這些小妙招小細節通常都缺乏依據。
其實,胎兒的性別從受精卵結合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而且是由爸爸的基因來決定的。
一般情況下孕育到22周之後,胎兒自身的生殖器官就已經開始發育,隨著妊娠月份不斷增加,胎兒生殖器官也會隨之生長,變得明顯。
因此在22周之後,通過B超等方式進行檢測時,是可以大致看出胎兒到底是男是女的。
在網絡時代,人們無論是上傳消息還是查看消息都同樣的便捷,而網絡上很多所謂「生男生女大揭秘」這一類說法,十之八九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謬論。
今天就來做戳穿這些謊言,孕媽們別再上當,弄得空歡喜一場
性別判定謬論一:飲食口味「定」男女
懷了女孩喜歡辣、懷了男孩喜歡酸,這是我們常常會聽到的關於胎兒性別的民間判斷方式之一。
這種方法已經被證實毫無科學依據,女性在懷孕之後很容易出現口味上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在妊娠期期間受到身體各項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口味變重或改變,這種改變大多與內分泌激素分泌等有一定關係,與懷男懷女的關係不大。
性別判定謬論二:生育年齡「斷」男女
在很多地方將女性的生育年齡和生男生女聯繫到一起,認為女性在基數周歲時更容易懷女孩在偶數周歲時更容易懷男孩。
這樣的說法聽起來非常荒誕,從既往的大數據來,女性的年紀和生男生女沒有直接聯繫,並不存在機率的側重。
性別判定謬論三:孕肚形狀「看」男女
很多老人喜歡將孕肚形狀和懷男懷女聯繫到一處,認為腹部向上生長的就是懷了女兒,腹部向下生長的就是懷了兒子。
實際上孕婦的孕肚形狀,主要是受到體內胎兒的生長狀況影響,胎兒位置在子宮內壁、子宮後,孕婦的肚子也會有不同的形狀體現,和懷男懷女無直接聯繫。
生男生女主要是由男性的y染色體所決定的,女性體內只有xx染色體,而男性體內則是有xy染色體,所以,胎寶的男女性別結合的一刻已經註定,改變不了,那些偶然猜對的只是運氣好罷了,不能輕信。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