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位萬億GDP17城新座次排定寧波創近10年來最佳

2020-04-06     寧波日報

各地新動能持續發力

從各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量來看,不難發現新動能正在持續發力,成為新的增長極。

比如,重慶近幾年的增長主要來源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2019年重慶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2%,較上年提升5.7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6%和11.6%,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的比重分別達到19.2%和25.0%,同時信息服務業新增長點不斷湧現,1-11月,全市規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228.70億元,同比增長45.2%。

杭州則主要得益於服務業的迅猛發展,2019年,杭州市服務業增加值突破萬億,達到10172億元,對GDP增長貢獻率達72.9%。其中,金融服務產業增加值1791億元,增長9.1%,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22家,累計192家,居全國第四。同時,杭州繼續享受著亞運紅利帶來的投資增長,2019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6%,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而寧波的成長主要還是依靠工業的強大基礎,從三次產業比例看,寧波是GDP前16城市中二產比例最高的,達48.2%。這也是寧波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歷史新高。

寧波擁有39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全國第一。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穩居省內第一,成為全國第10個工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的城市,在計劃單列市中位居第二,僅次於深圳。

寧波市博士聯誼會秘書長、寧波經濟界資深學者方建新博士認為,2019年度寧波市GDP能夠名列全國第12位,獲得穩定的增長,還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推動——

首先是得益於在高新技術產業上的投入;

其次,在方建新看來,良好的營商環境也為寧波經濟的穩定發展積蓄了力量;

再者是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重大進程,讓寧波製造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寧波迎來新機遇

「寧波的增長是真金白銀的。不論是從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來看,還是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進程來看,寧波都下了大功夫。」方建新肯定道。

在持續的研發投入下,寧波企業也在各行各業展現了自己的光彩。比如,舜宇光學的鏡頭幾乎覆蓋了車載攝像頭的各個領域,從2012年開始,公司做到了全球車載鏡頭出貨量第一,占有率達到30%以上;江豐電子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用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的企業,為改變中國缺「芯」少「核」現狀而生;寧波柯力傳感的應變式傳感器是物聯網時代的核心零部件;寧波中車新能源的超級電容則是領先於已開發國家的新能源設備……

2019年11月,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名單,寧波市再次彰顯了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第一城的實力,共有11家(包括單項冠軍示範企業4家和單項冠軍產品7個)入選,占第四批公示企業總數的8.9%。全市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達到39家(個)。

單項冠軍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們是行業內利潤最高、業務最為穩定的企業。作為一個細分領域做得最精、最大、最強的企業,更掌握著行業的話語權、定價權。更重要的是,這些隱形冠軍可以憑藉自身的優勢,掌握更具競爭力的核心技術,打破行業壟斷。

轉型升級方面,則可從傳統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步伐一窺進程。截至目前,我市已有7993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項目8815個,其中5770個已竣工。已竣工的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高63.7%,企業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1.7%。爭相擁抱數字化,為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傳統製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在營商環境方面,近些年,寧波市陸續出台了「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5條」「打造一流營商環境80條」等一系列惠企強企政策,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務實精準高效開展「三服務」活動,全力推進「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和「225」外貿雙萬億行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2019年11月,寧波市場主體突破百萬,這意味著,寧波每千人擁有企業約50戶,商事主體約125戶,可以說是「每8個寧波人就有一個是老闆」。對於城市來說,創業密度是一個城市的底氣,體現了城市創新動能的培育情況,從這一點看,創業創新已經成了寧波城市基因的一部分。

活躍的民營經濟則吸引了各類人才湧入,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據統計,2019年,寧波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4家、省級博士後工作站27家,均居全省第一。近兩年,寧波新引進的14家產業技術產業院,已集聚各類人才3萬多名,研發人才占比超70%,其中,產業創新關鍵人才近700人。

頂尖人才的到來,為寧波提升產業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發揮了極大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寧波貝發集團引進王一德院士團隊,研發攻克「易切削不鏽鋼筆頭線材料」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結束了中國原子筆核心材料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為中國高端筆進軍國際市場取得了關鍵性技術突破。

比如,寧波東方電纜公司與「中國電纜行業第一人」——黃崇祺院士專家團隊合作,打破多項國外技術壟斷。2019年11月,該公司建設的溫州南麂島與大陸聯網35千伏輸變電海纜正式交付,標誌著我省最後一個「孤網」鄉鎮成為歷史。

國研經濟研究院東海分院研究員管如鏡認為:「在這一輪科技革命的環境下,寧波企業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通過戰略重塑、技術投入、模式創新、服務延伸等方式,加快轉型升級,產品和服務不斷向微笑曲線兩端附加值較高的環節提升。」

去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意味著作為國家戰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邁入了全新的歷史起點。

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會給寧波製造業迎來新的機遇。尤其是前灣新區、甬江科創大走廊等一個個高能級大平台的建設,集聚了大量要素資源,成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

「在長三角區域,寧波的製造業基礎紮實,產業鏈完善,隨著交通體系地不斷完善,還有很大挖掘潛力。」方建新說。

管如鏡則提出,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下,寧波仍有幾個必須突破的重點——

一是要加快提升省內、省際交通的通達性,構建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合作、服務共贏共享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儘可能縮短主要城市間的時間距離。

二是正確認識自己的比較優勢,爭取建立更高能級的開放平台,集中力量導入關鍵要素,目的還是在於服務長三角,實現成果共享。

三是要積極探索制度創新,儘可能放大平台和項目的溢出效益,也為長三角地區經濟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提供經驗和樣板。

2020年,在疫情襲擊下,寧波市再次奮勇當先,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戰」行動中又一次次跑出加速度,走在全國前列。沖寒已覺東風暖!眼下,沐浴著明媚春光的四明大地,正迸發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活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mywTHEBnkjnB-0z0zmz.html